林晓军;张红璇
我们在对81例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术后镇痛(PAC)时,出现了6例意识障碍,通过改进了治疗方案后,没有再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梁明清;虞焰;郭忠宝;孙晓众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我院1996~2005年间在1 256例右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超声检查中,曾因右下腹部包块的干扰而导致右输尿管结石漏诊者13例,占所检右侧输尿管结石0.97%.分析如下.
作者:李铭 刊期: 2007年第30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病案管理也必须进入现代化管理的领域.目前,病案的应用范围不但是临床、教学、科研,而且扩大到保险、公安、司法等部门,病案日趋重要.病案质量管理还是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医疗质量必须从病案质量管理抓起,病案质量管理取决于病案管理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的密切配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的病案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郑惠 刊期: 2007年第30期
2004-10~2006-10我院用肌氨肽苷治疗包裹性脑出血195例,取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脑出血患者195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包裹性脑出血.为安全性及不影响患者治疗,采用患者排除标准:(1)72 h仍中、重度昏迷患者;(2)半球出血量>50 ml或脑干出血量>3.5 ml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08例,男55例,女43例,年龄30~74岁,平均56.5岁;对照组97例,男54例,女43例,年龄31~76岁,平均57.8岁.两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头颅CT改变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谷秀珍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现代社会抗菌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为临床医师在抗菌药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同时也加重了抗菌药物的滥用.儿童做为一个特殊的用药群体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下瑞就儿童应用抗菌药物的一些误区与预防探讨如下.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肺癌误诊为其他疾病并非罕见,特别是年龄40岁以下[1]并且带有其他较典型症状的患者,往往忽视肺癌之诊断.我院胸外科2003-01~2005-12发现青年肺癌误诊1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兴伟;洪征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CT引导下进行胸部病变穿刺活检239例,其中肺部病变213例,胸壁病变3例,胸膜病变3例,纵隔病变20例.总结准确穿刺经验和产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一次成功穿刺231例,占96%(231/239),多次重复穿刺8例占4%(8/239).气胸发生率3.7%(9/239),出血发生率1%(2/239).结论: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是安全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
作者:赵素岗;李宏儒;邓玉云;吕忠敏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通过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白蛋白水平,探讨两者在肝硬化时的相互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和血清白蛋白浓度进行检测,血清胆碱酯酶以速率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浓度以溴甲酚绿法(BCG)在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白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蛋白与胆碱酯酶比值(Alb/CHE)分析优于常规肝功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白蛋白水平测定有同样重要的价值[1].
作者:张依军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西黄丸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治疗组28例口服西黄丸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3周VAS评分和麻木感、烧灼感、皮肤刺痒等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均明显减轻,二组间无差异,但治疗组神经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西黄丸治疗带状疱疹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费用低廉,药源丰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芮;郭华;高远征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873例各年龄段城区企业职工的体检,了解其血糖、血脂异常情况.方法:对873例年龄在20~70岁,间隔10岁分5组测定其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SPSS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各组血糖、血脂的异常比例增加,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糖、血脂和血糖血脂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作者:王文平;杨进波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对我院近几年来婴幼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误诊3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3~12月龄12例,1~3岁26例.农村33例,城镇5例.做结核菌素试验33例,其中阳性反应15例.
作者:孟秀英;肖玲 刊期: 2007年第30期
1 病历摘要男,45岁.因右上腹疼痛1 d加重3 h入院.疼痛为持续性隐痛,向右胸背部放散.无胸闷、咳嗽,无大汗,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无发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 a,一直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正常值范围.
作者:陈军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与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1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在理想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50 mg、3次/d,连用3周;硫辛酸450mg/d静点,连用15 d;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维生素B1 100 mg及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连用15 d.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与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满意,在没有更明确治疗方法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昕昳;孙毓蔓;杜兴旭;孙琳;赵殿军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5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其中开放性前列腺切除450例,TURP70例,出现尿路并发症29例)进行分析,术后24~48 h内常见并发症为术后出血,前列腺组织富含纤维素酶,开放性手术时挤压前列腺组织,可使该酶入血,引起纤维蛋白溶解而出血,其他并发症主要有尿路感染及尿道狭窄,发生原因主要有术前未能控制原有尿路感染,术中操作不当.尿道狭窄为远期并发症,两种手术方法均有发生.结果:前列腺术后出血多数患者经反复盐水冲洗冲出血块,应用止血剂后出血即可停止,出血仍不止量较大者应立即重新缝合止血,必要时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尿路感染经充分引流尿液,应用敏感抗生素即可治愈.尿道狭窄尿道扩张无效时应行尿道内切开.结论: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在逐年增加,虽然前列腺各种手术例数在增加,但前列腺各种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前列腺手术并发症会越来越少.
作者:张小雷;甄长春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对我院1995-12~21304-12在肺科住院的肺癌误诊6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3例,女19例,年龄27~79岁.其中27~44岁17例(27.4%),45~79岁45例(72.58%).1.2误诊情况误诊时间(自发病到确诊),3个月内34例,6个月内16例,7~11个月8例,>12个月4例.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34例(其中双阳性5例),粟粒型肺结核6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支气管肺炎8例.
作者:李爱民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传统易患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等.高尿酸血症常与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并存.
作者:辛克北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睾丸在阴囊内活动度大且有坚韧的白膜保护,发生损伤的机会较少,由于部队战士训练的特殊性,较一般人群易造成闭合性睾丸损伤.为避免误诊和提高诊治水平,对我院1985年以来收治延误诊治闭合性睾丸15例分析如下.
作者:叶长琦;梁启伟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误诊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1岁.胸闷、气短和消瘦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伴心悸、多汗,症状每于活动后明显加重.院外3次ECG示快速房颤、心室率102~114次/min,UCG示左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诊为风心病但服药效不佳.病来稍惧热,体重减少18 kg.
作者:郭德良;孙国栋;李博兴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我院近年来共发现8例胆囊切除术中漏诊胆总管结石的病例,现对胆囊切除术中漏诊胆总管结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洪勇;胡虞乾;廖文胜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选2003-01~2007-01发生的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87例,其发生率为5.46%(187/3428).宫缩乏力占52.41%,胎盘因素占35.29%,产道损伤占5.35%,凝血功能障碍占1.07%.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作者:孔嫦瑛 刊期: 200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