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伤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颅内压关系的研究

蒋文庆;卞晓星;陈红春;魏文峰;金鹏

关键词:脑损伤, 颅内压, 炎症细胞因子, 神经炎症, 生物标记物
摘要:目的 研究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颅内压(ICP)之间的关系.方法 32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均于术中放置ICP探头,术前及术后每12小时采集血清并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比较各炎症因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记录每小时ICP值,以12h为周期,20 mm Hg为基线,将该时间段超过20 mm Hg的ICP差值累加,得到ICP的时间累积值(PTD-ICP20),将该值分别与该12 h周期前(Pre)和后(Post)各炎症因子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血清IL-1β、IL-8及TNF-α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本组患者的PTD-ICP20均值为(42.9±60.2)mm Hg/h.Pre-IL-8(r=0.554,P<0.05)、Pre-TNF-α、Post-IL-8及Post-TNF-α均与PTD-ICP20呈正相关(r=0.554、0.597、0.629、0.538,P<0.05).结论 血清IL-8及TNF-α可作为监测脑外伤患者ICP的生物标记物,对指导脑外伤诊治,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CAM、ALCAM、VCAM、PECAM-1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 (ICAM)、活化白细胞细胞黏附分子(ALCAM)、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60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无斑块11例,稳定斑块22例,不稳定斑块27例.选择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选健康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CAM、ALCAM、VCAM、PECAM-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ICAM、ALCAM、VCAM、PECAM-1水平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梗死组、糖尿病组ICAM、ALCAM、VCAM、PE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糖尿病组ICAM、ALCAM、VCAM、PE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7.39±1.72)分高于脑梗死组患者(5.33±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6,P<0.05).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ICAM、ALCAM、VCAM、PECAM-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59、0.619、0.421、0.451,P均<0.007).随着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ICAM、ALCAM、VCAM、PECAM-1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ICAM、ALCAM、VCAM、PECAM-1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呈现异常升高,他们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春苗;周艳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国居民常见肛肠疾病相关症状及分布特征

    目的 了解肛肠疾病相关症状在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中的分布特征,为预防、保健和治疗肛肠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对68 906名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资料.结果 共调查68 906名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其中有25 634人自我报告近3个月出现至少1种肛肠疾病症状,占37.20%.调查对象中,自我报告出现肛内肿物脱出、肛周疼痛、肛门坠胀、肛门流脓和便血症状者分别占14.55%、16.53%、14.98%、5.88%和22.52%,各症状出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 727.6,P<0.01).肛肠疾病相关症状多发于城市户籍、男性、25~54岁年龄段、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缺少体力活动的人群.结论 我国居民肛肠疾病相关症状发生比例较高,各症状有较明显的分布特征,对易发肛肠疾病尤其是易出现较严重症状的人群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平;韩宝;周璐;史李铄;陈功;燕虹;李十月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5年江津区脊髓灰质炎抗体检测

    目的 了解该区脊髓灰质炎防控形势,评价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方法 应用批量质量保证抽样方法(LQAS)结合多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方法.结果 (1)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接种率100%,基础合格接种率100%,常规全程接种完成占80.78%;(2)接种3荆次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抗体阳性率要低于接种大于3剂次的抗体阳性率,但接种4剂次跟接种大于4剂次之间的抗体阳性率没有差别.结论 该区脊髓灰质炎防控形势整体良好,但4岁龄加强接种荆次在有效范围内比较延后.

    作者:王卫国;杨茗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宫颈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颈治疗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住院分娩且孕前在该院行各类宫颈治疗的初产妇共249例为研究组,研究组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97例(环形电刀锥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及物理治疗组152例(激光和聚焦超声).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分娩,无宫颈治疗史的初产妇2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的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体质量.结果 (1)研究组剖宫产率为65.86%,早产率为13.65%,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28、10.452、8.066,P<0.05).研究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 360.71±517.08)g,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9,P<0.05).(2)宫颈手术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剖宫产率分别为76.28%和5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681、P<0.01).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28.87%和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58,P<0.01).(3)手术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对照组顺产产程时间分别为(7.18±2.97)、(7.27±3.17)和(7.71±2.88)h,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15、0.790、0.143,P>0.05).结论 各类宫颈治疗增加了早产、胎膜早破及剖宫产率,对产程时间无影响.

    作者:陈湘漪;孙国强;管平;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翻转课堂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的文献学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怎样把主动性还给学生,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提升,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种基于“通用学习没计”理念的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出现了.“通用设计”这一理念源于无障碍设计思想.美国特殊技术应用中心(CAST)结合大脑研究的新成果和网络通讯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即通用学习设计(UDL)[1].它主要是指精心设计教学资源和活动,以使在听、看、说、读、写、行动力、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实现预期学习月标[2].“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中“老师讲”“课堂练习、回答”以及“家庭作业”3个步骤不同,而是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安排进行重新规划,它的三部曲是“检查作业”“讨论、交流”“不会的再由教师讲解”,这样通过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知识巩固的颠倒安排实现师生角色的翻转[3-4].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如何,与两个环节密切相关:(1)学生课前得到的学习资源的质量:(2)课堂中“讨论、交流”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内容质量[5].临床医学是实践性、记忆性、理解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等均要求很高的学科,UDL的理念和翻转课堂非常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因此,对翻转课堂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实践的现状进行文献学统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晓凤;秧茂盛;向志钢;罗家顺;李继红;周异曾;罗勇;魏仁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IR)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因素.方法 抽取302例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HbA1c不同水平分为4组,A组:HbA1c<6.5%(89例);B组:6.5%≤HbA1c≤7.0%(74例);C组:7.0%<HbA1c≤9.0%(84例);D组4:HbA1c>9.0%(55例),比较4组间NLR的差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对NLR曲线变化的影响.结果 HbA1c<9.0%(1、2、3组),NLR随HbA1c水平的升高而升高,HbA1c≥9.0%时(4组),NLR出现下降,与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2.21±0.69;2组:2.43±0.60;3组:2.51±0.57;4组:2.20±0.66;P<0.05.).结论 当HbA1c<9%时,NLR随HbA1c的增高而增高,可能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有关,交感兴奋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NLR上升;当HbA1c>9%时,NLR呈现下降趋势,可能与高血糖引起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了淋巴细胞数目增加使NLR呈下降趋势.

    作者:吴智勇;柳依萌;高小燕;李文高;余思渊;罗鹏;张富贵;何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对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失血量影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对于初次、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并且术后采用自体血回输的该类病例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共有124例纳入研究,将其分为试验组(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滴注),分别记录及比较两组的术后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术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术后凝血指标、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异体输血例数以及输血量.结果 试验组术后6h引流量及自体血回输量较对照组少,术后1、3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降低值小,术后1dD二聚体较低,术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1例需要输异体血,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两组均无深静脉血栓及其他重大并发症出现.结论 在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止血带及不特殊止血,术后采用自体血回输的患者中,关闭切口时静脉使用氨甲环酸(15 mg/kg)能够有效减少总失血量,特别是术后早期引流量,能够降低异体血输血比例并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作者:陆振飞;徐兵;王庆;杨俊峰;王善付;王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外伤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颅内压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颅内压(ICP)之间的关系.方法 32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均于术中放置ICP探头,术前及术后每12小时采集血清并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比较各炎症因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记录每小时ICP值,以12h为周期,20 mm Hg为基线,将该时间段超过20 mm Hg的ICP差值累加,得到ICP的时间累积值(PTD-ICP20),将该值分别与该12 h周期前(Pre)和后(Post)各炎症因子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血清IL-1β、IL-8及TNF-α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本组患者的PTD-ICP20均值为(42.9±60.2)mm Hg/h.Pre-IL-8(r=0.554,P<0.05)、Pre-TNF-α、Post-IL-8及Post-TNF-α均与PTD-ICP20呈正相关(r=0.554、0.597、0.629、0.538,P<0.05).结论 血清IL-8及TNF-α可作为监测脑外伤患者ICP的生物标记物,对指导脑外伤诊治,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蒋文庆;卞晓星;陈红春;魏文峰;金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肝衰竭分期联合MELD评分对肝衰竭短期预后判断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肝衰竭分期联合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短期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感染消化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10例HBV-ACLF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早、中、晚期3组,比较各组3个月时的病死率.按照入组时的MELD分值,分为MELD< 20分、20分≤MELD< 30分、30分≤MELD< 40分、40分≤MELD 4个组,比较各组3个月病死率.将肝衰竭分期为中期的患者按照△MELD(△MELD=MELD1周-MELD基线)<0分或>0分分为两组,比较两组3个月病死率.结果 早(n=18)、中(n=48)、晚期(n=44)患者3个月病死率为0、50%、95% (P<0.05);MELD<20分(n=24)、20分≤MELD<30分(n=54)、30分≤MELD<40分(n=28)、40分≤MELD(n=4),各组的病死率为31.58%、66.67%、85.71%、100% (P<0.05).肝衰竭分期为中期的患者中,按照△MELD<0分或>0分,两组的病死率分别为41.18%和85.71% (P<0.05).结论 肝衰竭早期患者生存概率大,而肝衰竭晚期以及△MELD>0的中期患者3月死亡风险高.

    作者:田小利;彭颖;吴松林;吴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过敏性紫癜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人体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D]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3例HSP患者和161例随机对照儿童血清25(OH)D水平,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以214例研究对象的25(OH)D水平四分位数为依据将其分为4个区间,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各区间血清25(OH)D水平与HSP发病风险的关联程度.结果 病例组血清25(OH)D水平中位数为11.40 ng/mL,对照组为15.36 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低浓度组即第1区间为参考水平,第2、3、4区间OR值及95%cI分别为0.468(0.341~0.771)、0.442(0.302~0.627)、0.339(0.199~0.501).采用前进法对性别、抽血季节进行校正,校正后第2、3、4区间OR值及95%CI分别为0.459(0.333~0.741)、0.408(0.317~0.611)、0.387(0.221~0.517),25(OH)D水平的升高与HSP发病风险的下降存在线性相关(P<0.05).结论 HSP发病风险随血清25(OH)D水平的增高而降低,25(OH)D可能是HSP发病的一项保护因素.

    作者:董显燕;钟涛;黄郁波;易玲;曾海江;钟小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白细胞介素23与血液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IL)因初发现其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起调节作用,所以将此命名为白细胞介素,目前已发现了至少38个IL,其中IL-23是2000年由Oppmann等[1]发现,它是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淋巴因子,它可和血细胞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IL-23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2]、强直性脊柱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4];可诱导肿瘤反应,如肝癌[5-6]、大肠癌[7-8]、恶性黑色素瘤[9];作为一个促炎细胞因子,还可诱导CD4+T细胞分泌IL-17和IFN-γ,并刺激记忆性CD4+T细胞增殖.IL-23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在多种疾病中呈高表达状态的报道越来越多,近年来,其与血液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近年来IL-23与血液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刘艳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专业能力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的专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及自评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比较不同组问护士的专业能力.结果 基础护理技能单项得分(2.47±0.57)分,新生儿重症护理技能(1.49±0.80)分,新生儿外科护理技能(0.76±0.51)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内外科护士得分明显高于普通儿科病房护士得分.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职称的晋升及学历的提高,各项得分也明显提高.儿童专科医院得分高于其他类别医院,三甲医院高于其他级别医院.结论 新生儿种护士重症护理技能及外科护理技能较为缺乏,专科护士培训班是提升专业技能的理想途径..

    作者:范娟;张先红;胡丽君;何华云;申玉洁;何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在术前肾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7种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程在术前肾癌患者肾功能监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泌尿外科肾细胞癌术前住院患者386例,以99mTc2-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参考标准(rGFR),与7种eGFR做比较.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价“金标准”GFR (rGFR)与eGFR的相关性;计算系列诊断性能指标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估算方程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诊断能力.结果 7种eGFR与rGFR的结果具有相关性(P均<0.001).从诊断性能来看,eGFR1和eGFR2较好;而通过各估算方程ROC曲线发现,eGFR5、eGFR2和eGFR1的ROC曲线下面积相对较高.结论 7种eGFR方程在术前肾癌患者肾功能评价方面存在一定差异.CKD-EPI公式诊断价值大,其次为瑞金公式,但是对于大于70岁的患者不适月.

    作者:吴燕;谌海兰;侯玉磊;毕小云;徐华建;胥飚;陈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非耳疾就诊患者的听力筛查意愿与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非耳疾就诊患者的听力筛查意愿及分析筛查结果,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对听力健康的重视程度,尽可能避免可控因素致听力损害.方法 记录参与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愿意行听力筛查者行纯音听阈测定并分析结果;对拒绝行听力筛查者完成问卷以明确其拒绝原因.结果 280例参与调查的患者中,72例愿意行听力筛查,208例拒绝听力筛查;拒绝筛查的主要原因为自觉听力正常、自觉听力与本次就诊疾病无关;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家属或身边重要人士有听力疾患者较对照组更愿意接受听力筛查(均P<0.05);约40.00%长期服药患者存在听力障碍,较对照组更多(P<0.05);自觉听力状况与纯音听阈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力障碍在非耳疾就诊患者中有极高的患病率,高龄、长期服药等患者应特别重视听力健康状况;自觉听力正常者仍应警惕潜在的听力障碍.

    作者:苏俊波;骆文龙;王德平;郝亚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锁孔手术治疗老年患者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锁孔手术治疗老年患者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手术治疗的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3例锁孔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1例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o.05),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孔手术治疗老年患者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牟晓洋;李栋良;张光亮;费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妊娠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对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耱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743例GDM孕妇HbA1c值,按照HbA1c水平分为3组,<5.5%为G1组,5.5%~6.5%为G2组,>6.5%为G3组,监测每组孕妇所生新生儿1、4、8h的血糖值,采用SPSS17.0软件对3组新生儿低血糖及阈值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1 h低血糖发生率在G1和G2组均高于G3组(P<0.05).4、8h低血糖发生率G3组高于G1和G2组(P<0.05).(2)G1及G2组低血糖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G3组低血糖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无明显下降(P>0.05).(3)1、4、8h阈值血糖的发生率在G3和G2组高于G1组(P<0.05),G2组和G3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G1组阚值血糖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G2组阈值血糖发生率在生后4h内无明显下降(P>0.05),G3组阈值血糖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无明显下降(P>0.05).(5)母亲HbA1c水平与婴儿生后1h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401,P<0.05).结论 GDM孕妇新生儿的低血糖及阈值血耱发病风险随HbA1c水平增高而增加.

    作者:谢茜;吴艳;钟晓云;贺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碎石术并发肾破裂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并发肾脏破裂的可能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 收集该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并发严重肾破裂的4例患者资料,分析其围术期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4例患者出现患侧肾破裂大出血,3例为肾包膜下血肿,1例重度积液患者出血填塞集合系统,4例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并发肾脏破裂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同术前肾皮质的厚度和肾脏积液程度关系密切,另外泌尿系感染、术中冲水压力及熟练程度同肾脏损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姜华;李淦洪;刘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10年以上94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与原发性肝癌术后获长期生存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该院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生存10年以上94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能获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是:(1)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占73.4%),外周型肝癌(占70.2%);(2)对复发患者行有效治疗;(3)术后长期行抗肝纤维化联合抗肿瘤治疗(以服用中药为主);(4)坚持随访.结论 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尤其是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外周型肝癌患者,坚持随访,坚持行抗纤维化联合抗肿瘤为主的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雪婧;李智贤;梁水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材料对糖尿病兔种植体周围Runx-2/ALP/OC基因的影响

    目的 将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转化生长因子-p1缓释微球复合涂层种植体运用于糖尿病兔胫骨,探讨其周围Runx-2/ALP/OC基因表达的改变,从分子水平评估该种植体的成骨性.方法 制备复合涂层种植体,运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其表面形貌.并建立SPF级新西兰兔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在其胫骨干骺端植入种植体,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出带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分别检测普通图和糖尿病兔在不同种植体植入后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表达量.结果 Runx-2、ALP、OC在改性涂层种植体表面的mRNA表达在同一时间点上,改性种植体组的表达量高于普通种植体组;不同时间点上,使用改性种植体的Runx-2、ALP、OC的基因表达量增加高于普通种植体,正常兔改性种植体基因表达高.结论 复合涂层种植体能促进高糖环境下Runx-2/ALP/OC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前景.

    作者:刘星宇;雷婷婷;苟诗然;郑立舸;郭玲;牟雁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同伴教育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母乳是新生儿理想的天然食物,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佳的喂养方式[1].然而由于受术后疼痛、麻醉药物使用等因素影响,剖宫产产妇术后大多哺乳延迟、乳量减少,从而给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带来一定困难[2].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促进母乳喂养的关键措施,但目前国内所采用的健康教育模式仍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生活背景、经历、文化或由于某种原因使之具有共同语言的人聚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及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3].同伴教育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持续提供灵活服务的优点极大弥补了医疗机构在健康教育中的不足[4].但同伴教育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创新性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在促进纯母乳喂养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迪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