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春来;张菁菁;雷建明
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检出率升高明显.
作者:乔德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自然史状态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水平及其用于自然史状态区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60例,根据自然史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n=4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组(n=37)、非活动携带组(n=39)及HBeAg阴性CHB组(n=41),同时纳入HBeAg阳性(n=44)及阴性肝硬化患者(n=46).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抗-HBc、HBV DNA载量及HBV基因型.分析抗-HBc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用于自然史状态区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不同自然史状态抗-HBc由高至低为:HBeAg阳性CHB组(4.22±0.68)log10 IU/mL、HBeAg阴性CHB组(3.89±0.88)log10 IU/mL、非活动携带组(3.07±0.68)log10 IU/mL及免疫耐受组(2.88±0.82)log10 IU/mL.HBeAg阳性及阴性肝硬化患者抗-HBc分别为(3.04±0.82)、(3.15±0.86)log10 IU/mL.HBeAg阳性CHB组抗-HBc与ALT(r=0.353,P=0.032)及AST(r=0.421,P=0.009)呈正相关;HBeAg阴性CHB组抗-HBc与HBV DNA(r=0.343,P=0.028)、ALT(r=0.458,P=0.003)及AST(r=0.495,P=0.001)呈正相关.抗-HBc区别诊断免疫耐受状态及HBeAg阳性CHB的AUC为0.903,区别非活动携带状态及HBeAg阴性CHB的AUC为0.833.结论 不同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状态下血清抗-HB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抗-HBc可用于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状态的区别诊断,诊断价值高于HBsAg水平.
作者:曹鸿挺;姚尚彦;罗海波;刘运周;李建业;吴英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外科减压方式对中重型颅脑损伤(TBI)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中重型TBI患者29 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前后常规理化指标(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血小板、体温和血糖),以及PbtO2监测结果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两组血糖水平在术前及术后1、3、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手术前后PbtO2均低于5 mm Hg,多表现为重度缺氧状态,而预后良好组PbtO2在15 mm Hg以上,多表现为轻中度缺氧或正常.预后不良组术后PbtO2改变(-0.47±0.37)mm Hg,预后良好组术后PbtO2改变(1.73±2.15)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tO2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脑缺氧,对早期判断患者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骨瓣减压在中重型TBI患者救治中更能改善其PbtO2.
作者:张礼均;刘明冬;余政;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检测Gab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该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术切除的107例患者浆液性卵巢癌组织、12例膀胱癌根治术中切除正常卵巢组织中Gab2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Gab2表达与临床分期,以及与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Gab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与肿瘤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晚表达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卵巢癌患者化疗敏感,46例发生耐药,化疗耐药患者Gab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敏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b2可能成为预测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冯敏;邢人鑫;邢薇;苟元彬;李光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妇女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和耐药情况,为及时有效地治疗阴道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455例疑似有阴道感染者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结果 455份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90株,检出率为41.76%,其中革兰阴性菌70株(36.84%),革兰阳性菌36株(29.47%),真菌64株(33.68%),支原体20株(10.53%).分离的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48株,占25.26%),其次为大肠埃希菌(36株,占18.95%)和费氏柠檬酸杆菌(24株,占12.63%);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全部耐药,部分对伊曲康唑和咪康唑耐药,耐药率分别为2.08%、8.33%;待检菌株均对氟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费氏柠檬酸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但对磺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第3代头孢耐药较明显.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和费氏柠檬酸杆菌是重庆地区女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菌,已有耐药情况发生.
作者:何萍;李春莉;杨晓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MR-DTI)定量评价脉络宁注射液对非压迫性腰神经根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巴马小型猪9只,分入A组、B组、C组,各3只,在CT引导下建立非压迫性腰神经根炎模型,各组于造模后14 d硬膜外分别注射脉络宁(10 mL)、生理盐水(10 mL)、消炎液(10 mL),造模前、造模后14 d、治疗前均进行MR-DTI扫描,治疗后3、7、14 d分别从各组取出1只实验猪进行MR-DTI扫描后处死并取神经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MR-DTI图像中测量神经根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对FA值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DTI:各组造模后FA值均降低(P<0.05);A组治疗后14 d FA值回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3、7 d FA值无明显上升,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FA值回升较其他两组早且迅速(P<0.05);治疗后14 d,A组FA值回升,双侧神经根FA值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间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治疗后7 d,A组神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积分吸光度值(IA值)开始下降;治疗后14 d,A组与C组TNF-α IA值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络宁注射液对非压迫性腰神经根炎具有一定疗效,并可用DTI对其进行评价.
作者:彭涛;牛翔科;肖建明;王宗勇;植彪;杨朝炳;陈云涛;杨玺;韩立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该院收治的9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因、并发症等临床特征,并按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75例)、中年组(321例)及老年组(51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以老年患者(56.39%)为主,其住院时间较中年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青年组好转率(100.00%)与中年组(94.70%)、老年组(92.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以消化性溃疡为主要病因.
作者:张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分型,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比值(GqHBsR)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17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比较GqHBsR与γ-GT、HBsAg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果.结果 B、C基因型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中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γ-GT、GqHBsR值及肝纤维化评分随肝纤维化分期级别的增高而上升,HBsAg定量则逐渐降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γ-GT、HBsAg定量、GqHBsR值及肝纤维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评分与GqHBsR值呈正相关(r=0.423 5,P<0.01);GqHBsR、γ-GT、HBsAg、FIB-4、APRI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0.599、0.590、0.789、0.775,GqHBsR诊断各期肝纤维化的AUC均在0.9左右,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均较高.结论 GqHBsR模型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此类患者接受肝穿刺活检的比例.
作者:张峰;徐元宏;高勇;李风成;张建;李卫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现代医学模拟教学应运而生.以现代计算机技术、模拟仿真技术为标志的医学模拟教学是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SimMan综合模拟人是目前世界先进的高级医学教学模型,由仿真人体模型、笔记本电脑、患者监护仪、连接盒、后台操作系统、空气压缩器等组成,可模拟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模拟的医疗环境,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模拟训练[1].
作者:谈益芬;许小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感染幽门螺杆菌(Hp)患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及四联抗Hp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该院住院及门诊确诊的Hp感染患者180例,其中COPD患者(COPD组)与非COPD患者(对照组)各90例.所有患者胃镜下取胃窦部黏膜组织进行Hp培养、鉴定,观察各组对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的耐药情况;此外,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案将两组均分为A、B、C 3个亚组,分别给予包含阿莫西林+克拉霉素(A组)、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B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C组)的3种四联方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感染Hp菌株对克拉霉素的、甲硝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1.11%、55.56%、3.33%、5.56%,而COPD组患者感染Hp菌株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26.67%、57.78%、7.78%、16.67%,两组均未发现对呋喃唑酮耐药的Hp菌株;两组左氧氟沙星及总双重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个亚组应用3种四联方案的根除率分别为A组90.0%、B组96.7%、C组100.0%,而COPD组分别为86.7%、80.0、96.7%;两组采用B组方案的患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感染Hp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有增高趋势,应谨慎使用,包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可作为COPD患者初次Hp根除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周钢;胡毅;赵正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TIPS)对该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呈现逐渐取代外科手术的趋势[1].
作者:谢春花;呼增吉;蔡笃雄;李慧子;李小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家庭坚韧性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RNS患儿的家属进行调查,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坚韧性量表(FHI)、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与评价,总结难治性肾病患儿家庭坚韧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RNS患儿家庭坚韧性得分中责任维度得分高,其次为控制维度;患儿家属自我效能感评分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评分均处于轻度焦虑/抑郁水平,其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积分较高.(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治疗时间、患儿家属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是影响家庭坚韧性评分的相关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评分、积极应对评分与家庭坚韧性评分呈正相关(r=0.425、0.536,P=0.011、0.002),焦虑、抑郁评分与家庭坚韧性评分呈负相关(r=-0.581、-0.671,P=0.001、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效能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积极应对均为影响家庭坚韧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RNS患儿家庭坚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家庭月收入、患儿家属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焦虑及抑郁情绪均为影响家庭坚韧性的相关因素.
作者:洪兴路;陈学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胎儿超声心动图(FE)在胎儿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妊娠超过20周的3 680例孕妇行FE产前检查,从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双房及双室短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及左室长轴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等多切面观察胎儿心脏大小、结构,大血管血流情况及各瓣口、间隔.结果 67例胎儿存在各种心脏发育不良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2例、胎儿心律失常13例、胎儿心肌病7例、心功能不全4例、胎儿心脏肿瘤1例;漏诊1例肺动脉狭窄、1例心律失常;FE检测的灵敏度为98.5%,特异度为100.0%.结论 FE对胎儿结构性心脏病产前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振兴;周江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并发症患者的主要生化指标.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12例,根据是否有并发症将其分为T2DM无并发症组(61例)与T2DM合并并发症组(5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胰岛素、空腹血糖(FBG)、D-二聚体(D-D)及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 T2DM无并发症组及T2DM合并并发症组患者FBG、D-D、TC、TG及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与H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了HDL,胰岛素、FBG、D-D、LDL、TC和TG水平在T2DM合并并发症组与T2DM无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艾萍;杨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科素亚治疗老年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收治的老年IgA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慢性基础病并口服科素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连续 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清蛋白(Alb)、尿TGF-β1、PAI-1及VEGF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24 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各时间点观察组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及尿TGF-β1、PAI-1、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Scr、BUN水平及尿TGF-β1、PAI-1、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白细胞减少,1例肝功能异常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科素亚对老年IgA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降低患者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且临床应用较安全,其可能通过降低TGF-β1、PAI-1及VEGF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作者:方辉;张旭环;张辰颉;刘海燕;陈铁计;任庆洁;曹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肩膀关节活动度、患肢水肿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前屈、外展、内旋、外旋、内收和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增大(P<0.05).两组术前患侧上肢容积、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患侧上肢容积明显减小[1 543.38±414.93)mL vs.(1 635.58±401.58) mL,P=0.000];术后6个月SAS评分明显降低[(37.87±6.90)分 vs.(44.07±12.32)分,P=0.000],SDS评分明显降低[(38.32±6.65)分 vs.(45.02±11.07)分,P=0.000],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增加[(77.52±7.28)分 vs.(70.28±7.55) 分,P=0.000].结论 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和生存质量,并减轻患肢水肿程度.
作者:方仁桂;王建军;占小平;王学军;严世立;叶妙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表达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50例,治疗前行病理诊断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随后予以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定期随访,行颅脑增强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判断脑转移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00~44.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8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95%CI(3.1,18.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2%、54.6%、24.6%.18例MGMT(-)及IDH1(+)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95%CI(11.0,18.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1%、74.9%、41.2%;11例MGMT(+)及IDH1(+)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95%CI(10.1,16.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1%、43.2%、21.3%;7例MGMT(-)及IDH1(-)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CI(9.7,14.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1%、47.3%、19.2%;14例MGMT(+)及IDH1(-)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95%CI(3.7,8.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4.2%、21.1%、0;MGMT及IDH1表达不同的患者间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MGMT及IDH1不同表达可反映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患者脑转移的疗效.
作者:苏雷;胡玲;崔桂敏;霍燃;张建军;李小芳;徐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非产科因素的首要病因,尽早干预和积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大部分的孕妇在内科治疗下能得到有效缓解,而少部分孕妇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接受心脏外科治疗,如主动脉瘤、风湿性心脏病、心脏肿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作者:李畑波;顾强;王学锋;肖颖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超声诊断的价值及超声评分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丽水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健康成人5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膝关节滑膜厚度、增生滑膜内血管检出率、超声评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髌上囊积液、髌下囊积液、关节腔积液、膝关节软骨和骨表面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膝关节滑膜厚度[(0.50±0.19)cm vs.(0.13±0.05)cm,P=0.000]、髌上囊液体深度[(0.62±0.27)cm vs.(0.23±0.05)cm,P=0.000]、髌下囊液体深度[(0.58±0.12)cm vs.(0.21±0.04)cm,P=0.000]、关节腔液体深度[(0.48±0.28)cm vs.(0.12±0.08) cm,P=0.000]、红细胞沉降率[(43.29±12.58)mm/h vs.(12.95±4.39)mm/h,P=0.000]、C反应蛋白水平[(8.95±3.29)mg/L vs.(3.29±1.54)mg/L,P=0.000]、增生滑膜内血管检出率(84.20% vs.13.00%,P=0.000)均明显增加.且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髌上囊液体深度、髌下囊液体深度和关节腔液体深度均呈正相关(r=0.583、0.258、0.383、0.219、0.228、0.248,均P<0.05).结论 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超声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度.
作者:章春来;张菁菁;雷建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桡骨高度恢复的重要性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关节骨科和创伤骨科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1例,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骨折分型C1型34例、C2型14例、C3型13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27例)、外固定支架组(18例)、钢板螺钉内固定组(16例),比较各组治疗后的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及Gartland-Werley评分(G-W评分).结果 58例患者获得随访.3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及G-W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桡骨高度及尺偏角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组G-W评分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钉内固定组与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组及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高度的恢复可以较好地恢复尺偏角和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陈群群;段瑞奇;乔荣勤;周驰;蔡桦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