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综合治疗严重一氧化碳中毒致心搏骤停1例

林琳;赵迎春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跳停止, 心搏骤停, 呼吸困难, 重度, 血压, 死亡, 脉搏, 昏迷, 患者
摘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 P )重度可致昏迷、呼吸困难、脉搏加速、血压或高或低 ,严重可呼吸、心跳停止 ,迅即死亡.现将本院高压氧(HBO )综合治疗1例严重ACM P致心搏骤停患者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良性骨肿瘤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局部切除良性骨肿瘤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到2012年12月对8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其中骨软骨瘤3例 ,骨囊肿2例 ,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 ,骨样骨瘤2例.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定位 ,置入关节镜及刨刀进入病灶区 ,在关节镜监视下局部切除肿瘤 ,并用等离子刀处理切除肿瘤后创面 ,对存在骨缺损病例以同种异体骨充填.结果 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入路切口小于3个 ,切口长度小于1 .5 cm ,其中2例充填同种异体骨.随访8~12个月 ,平均10个月 ,无复发、骨折及功能障碍 ;术后X线片显示病变切除彻底 ,骨缺损病灶同种异体骨充填完全.结论 深部骨良性肿瘤在关节镜监视下可以大限度保留局部解剖结构.

    作者:江长青;张文涛;肖德明;李伟;张红雷;杨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ICU转出患者迁移应激的研究进展

    危重症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 U )接受治疗往往会产生以焦虑、恐惧为主的应激反应 ,从IC U转出至普通病房常被视为病情好转的表现 ,然而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 ,转出同样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 ,甚至对患者造成精神困扰或创伤 ,诸多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转移性焦虑(transfer anxiety ) ,也有学者将其称为迁移性焦虑(relocation anxiety )或迁移应激(relocation stress).1992年 ,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 )将迁移应激纳入护理诊断体系 ,并定义为 :个体由于从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紊乱的状态 ,主要症状为焦虑、抑郁和孤独[1 ].随着对相关研究的深入 ,学者认为从IC U转出、转入普通病房这一迁移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生理或心理紊乱的问题 ,而不仅仅是焦虑 ,相比较转移性焦虑 ,迁移应激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上述问题.

    作者:曹祝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胃癌患者心理弹性与情绪调节方式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相关性 ,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14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胃癌组) ,选取同期1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心理弹性问卷(CD-RISC )进行调查 ,分析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患者整体CD-RISC得分为(58 .12 ± 9 .19 )分 ,属于较差范围 ;胃癌组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心理弹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内外向、神经质、宣泄调节、抑郁调节对胃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有较大影响( P<0 .05 );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宣泄、抑制调节呈正相关( r= 0 .287、0 .136 ,P< 0 .05 ) ,与内外向、神经质呈负相关( r= -0 .232、-0 .789 ,P<0 .05 ).结论 胃癌患者的内外向、神经质、宣泄调节、抑郁调节是影响心理弹性水平的重要因素 ,应采取多角度干预措施提高胃癌心理弹性水平.

    作者:侯悦媚;邹少华;郑丽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02例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保守治疗与分析

    目的 评价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患儿102例 ,按Salter-Harris分型将所有患儿分为4组 :Ⅰ型14例 ,Ⅱ型55例 ,Ⅲ型5例 ,Ⅳ型28例.采取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并全程随访.随访1~4年 ,采用Berton评价标准评价患儿术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总体预后较好 ,但不同类型的骨骺损伤预后不同 ,Ⅰ型、Ⅱ型、Ⅳ型预后较好 ,Ⅲ型预后欠佳 ,伴有正中神经损伤时预后欠佳.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因其优良率高 ,术后并发症较少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任海军;刘传康;李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在麻风病中的研究进展

    麻风病是传统慢性传染病中的一种 ,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致.麻风杆菌感染机体后以皮肤和外周神经受累为主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 ,脱眉 ,神经粗大 ,痛温触觉减退 ,溃疡 ,爪形指 ,垂腕 ,角膜溃疡等.麻风病是人类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因感染麻风病导致残疾的人数有300万至400万人.国内由此病致残总人数约为12万人 ,其中已经完全丧失劳动力的大约有4万人.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是一个病谱性疾病[1 ] .麻风分枝菌主要寄生于人体并且通过人体传播 ,故人类是它主要的宿主和传染源.未经治疗的麻风患者(特别是多菌型)可以通过呼吸道及皮肤黏膜排出大量麻风杆菌 ,并由飞沫或悬滴向健康人进行传播.但是当正常人在与传染源同等条件下接触时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对麻风杆菌存在细胞免疫缺陷)被感染致发病[2 ] .由于麻风杆菌本身的毒力很低 ,人接触麻风杆菌后是否会感染以及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应答 ,主要是由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决定的(体液免疫对麻风杆菌没有杀灭作用)[3 ] .有研究表明 ,麻风患者细胞免疫缺陷可能与一类称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Ig )-like Transcripts , ILTs]的物质密切相关.

    作者:万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压力管理对综合医院86名执业护士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 ,综合医院执业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逐年升高的现象已对医疗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规范执业造成负面影响 ,有碍于护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故而不断有研究者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影响因素及积极干预措施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便于实施的有效干预机制.作者针对本院执业护士进行压力管理后职业倦怠改善情况进行调查 ,希望能为相关机构提供新的思路及借鉴.

    作者:汪敏;刘茜;李保兰;官莉;朱瑞仪;陈登容;姚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广西地区艾滋病患者认知功能初步调查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艾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 选择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根据实验室确诊的艾滋病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 ;同时从陪同家属中选取近3个月内无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88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中文翻译版 ,对两组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调查及评估.结果 病例组总分为2~29分 ,平均(20 .04 ± 6 .13 )分 ,其中认知功能损害48例(60 .00% );对照组总分为17~29分 ,平均(25 .02 ± 2 .98 )分 ,其中认知功能损害6例(6 .82% ).病例组MoCA量表总分、视觉与执行力、命名、延迟回忆、注意力、抽象能力及定向力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1).两组对象在各得分段人员分布及比例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3个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 ,只有文化程度是影响因素.结论 艾滋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 ,文化程度可能是影响该量表得分的因素 .

    作者:叶显芬;陈子蓉;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无标准品ELISA抗体滴度定量方法

    目的 建立无标准品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抗体滴度定量方法.方法 对血清抗体ELISA检测设置非特异、阴性对照、特异和总抗体检测组.显色早期的时间-吸光度数据经线性拟合的斜率即吸光度变化速度 ,分别记为ν0 、νC 、νS 、νT .基于底物过量时ν值与待测抗体浓度(C)呈直线关系 ,设计ν值函数计算待测样本与阴性对照样本的抗体浓度倍比.以鱼胶原蛋白免疫昆明小鼠的血清特异Ig G抗体检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 函数C/CC = (ν-ν0 )/(νC -ν0 )可计算待测样本与阴性对照样本的特异抗体浓度倍比(滴度).结论 该动力学ELISA抗体滴度检测方法适用于无标准品半定量分析.

    作者:方成;陈卓;刘立;梅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随访顺应性对急诊内镜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内镜套扎治疗后的顺应性对其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访51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行内镜套扎治疗的患者 ,按是否具有随访治疗顺应性分成顺应组和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再住院、死亡等随访指标 ,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两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 随访顺应性的差异主要由患者文化水平、收入情况及当地医疗条件决定.顺应组的病死率和再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hild-Pugh A级中的顺应组与对照组的肝癌发现率(9 .3%vs.1.67% )、肝移植率(10.2% vs.2.50% )、行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15.5% vs.3.4%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B级患者中顺应组与对照组的再出血率(28 .0% vs .53 .5% )、死亡率(5 .3% vs .9 .8% )、腹水发生率(72 .0% vs . 49 .2% )、生活质量(64 .0% vs .33 .8% )及肝功能(77 .3% vs .33 .8%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hild-Pugh C级患者两组各指标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提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随访治疗顺应性可以减少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老年患者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对肝癌的发现、肝移植的早期干预均有意义.

    作者:黄正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D-1/PD-L 1在乳腺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程序性死亡因子-1 (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是表达于多种肿瘤表面的共抑制分子 ,它在介导乳腺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对于PD-1/PD-L 1与乳腺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逐渐深入 ,包括其分子功能、表达水平及乳腺肿瘤预后等 ,尤其是PD-1/PD-L1在临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就 PD-1及其配体 PD-L1的发现、表达、功能以及在乳腺肿瘤中免疫逃逸、治疗方面予以综述 ,并对其应用进行展望.

    作者:申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配合无创正压通气(N PPV )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肺心病患者204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NPPV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各指标及治疗后心肺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肺动脉收缩压(mPAP)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氧分压(PaO2 )水平、pH值以及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丹参川芎嗪配合NPPV治疗老年肺心病 ,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烨;李清英;罗绍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两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间苯三酚配伍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与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00例分为间苯三酚组、丙泊酚组 ,每组200例 ,间苯三酚组在术前30 .00 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80 .00 mg ,术前4 .00 min宫颈注入盐酸奥布卡因凝胶30 .00 mg.丙泊酚组在丙泊酚配合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观察记录两组对象宫口松弛情况、手术时间、疼痛程度、术中及术后30 .00 min阴道流血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手术费用.结果两组对象手术时间、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间苯三酚组术中宫口松弛、药品、监护费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 ,与丙泊酚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中能达到接近丙泊酚组的镇痛效果 ,且经济实用 ,无需麻醉监护 ,可以在基层医院尤其缺少监护设施的医院应用.

    作者:凌学民;刘继群;骆慧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GSK-3β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转分化效应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转分化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1640培养基处理足细胞36 h ,采用Western blot与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足细胞表面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和间充质细胞表型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Fibronectin的表达 ;用 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处理组足细胞清蛋白流入量的变化.用GSK-3β激酶检测试剂盒检测高糖环境下足细胞GSK-3β表达量及活性的变化 ;应用GSK-3βsiRNA干扰高糖组GSK-3β后检测足细胞表型及功能变化.结果 足细胞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的蛋白表达水平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 .05) ,间充质标记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0 .05);清蛋白流入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0 .05).高糖组足细胞GSK-3β表达量增多(P<0 .05).GSK-3βsiRNA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足细胞表面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表达量增多 ,间充质标记蛋白α-SM A表达减少.结论 足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发生表型改变与功能受损 ;GSK-3β参与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的转分化过程.

    作者:杨莉莉;刘章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江苏省某地区自然绝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与MS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自然绝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与代谢综合征(M S )的相关性.方法 对江苏省泰兴地区7个行政村45~64岁已自然绝经的女性3 204人进行问卷调查、体质测量和生化检测.将调查对象按照初潮年龄小于14岁、14~16岁、>16岁分组 ,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的MS诊断标准 ,以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治疗报告(NCEP ATPⅢ)2005年根据亚洲人改良的诊断标准 ,以Logistic回归分析初潮与 MS的关联.结果 该人群MS粗患病率为35 .39% [IDF (2005)]和20 .57% [NCEP ATP Ⅲ (2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标准判断MS得出的结论一致 ,即月经初潮年龄较早(<14岁)增加MS的发生多因素调整后OR分别为1 .41(1 .10~1 .82)和1 .55(1 .16~2 .08)).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显著增加女性中心型肥胖的风险 ,而月经初潮年龄较晚(>16岁)与M S无关.结论 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是M S风险因素 ,应对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的已绝经女性加强健康宣教及防控.

    作者:吴娴;王伟;章月蟾;杨亚军;袁子宇;王笑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DCA循环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既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完善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要求 ,也是医院人事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

    作者:唐庆华;张际;王净;王素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 F-36 )为工具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抽取5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施测 ,对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5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 .01);复发次数、年龄、并发症、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等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明显下降 ,临床工作中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曾令琼;胡平;李俊;蔡英丽;何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Dkk-1及Bcl-2蛋白在人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Dickkopf-1(DKK-1)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 cell lymphoma/lewkmia-2 ,Bcl-2)蛋白在人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30例SNSCC(SNSCC组) ,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以及20例中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DKK-1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NIP组及对照组比较 ,DKK-1蛋白在SNSCC组中的表达明显下调 ,Bcl-2蛋白在SNSCC组中的表达明显上调 ;在SNSCC组中 ,DKK-1及Bcl-2蛋白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0 .00% 、68 .75% 、33 .33% 及 50 .00% 、62 .50% 、100 .00%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DKK-1蛋白可能在SNS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且与Bcl-2蛋白呈负相关 ,DKK-1蛋白可能成为SNSC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陆鸿略;张淑君;岳文慧;康菲;郝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60例硫酸镁湿热敷缓解输注氯化钾所致疼痛的探讨

    钾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电解质之一 ,低钾血症可致患者腹胀、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妇科腹腔镜手术均需在术前、术后禁食 ,并且手术患者均需进行肠道准备.患者在术后易发生低钾血症或处于临界低血钾 ,影响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在术后禁食阶段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已成为一种手术后常规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夏娟;周静;王琼;唐晓辉;贾仙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卵巢切除联合激素注射对绵羊股骨近端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去势手术联合激素注射对绵羊股骨近端骨密度(BD )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绵羊16只 ,分为假手术组(n=8)和实验组(n=8).假手术组仅对双侧卵巢进行显露 ;实验组中显露并切除双侧卵巢(OVX) ,术后1个月开始肌内注射泼尼松龙(0 .45 mg · kg -1 · d-1 ) ,共持续注射10个月.测量处理前、后绵羊股骨近端的BD ,通过压缩实验和轴向拔出实验评价处理后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结果 处理前两组绵羊BD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假手术组绵羊处理前、后股骨近端BD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实验组绵羊处理后股骨近端的BD显著下降 ,且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处理后的BD(P<0 .05).实验组的大压缩应力和能量吸收值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的大轴向拔除力和能量吸收值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去势手术联合激素注射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绵羊股骨近端的BD及生物力学强度.

    作者:刘达;康夏;谢庆云;廖冬发;黄晨;唐影超;权毅;张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 2 期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T 2 期肾细胞癌患者50例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方式治疗 ,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 .05) ,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拔管、进食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 .05).术后1 d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 d ,观察组患者CRP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标准开放性肾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一致 ,但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放;熊玮;杜杨春;吕骥;钟山;郭璞;冉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