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莉莉
高热是由于外邪浸入肌表或机体内部阴阳失调而致的一种危急重症.虽然病情凶险但只要遵行高热的辨证施护原则,认真观察,细致护理,就能达到使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作者:朱光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004~2009年906例住院患者死亡的原因,为今后医疗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906例死亡病案,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6例死亡患者,总体病死率为1.05%,男性病死率为1.34%,女性病死率为0.73%,性别比1.97:1;死因前三位分别为循环系统、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占死亡总数的78.0%.结论 某院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反映某院收治中急危重病人逐年增多,要加强死因顺位前三位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王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Numb与突变型P53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HCC组织、20例肝硬化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Numb和P53的表达.结果 HCC组织中Numb与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和70.0%.3组间的Kruskal-Wallis检验P=0.0058,差异显著,HCC组织中Numb与P53蛋白阳性强度两者间相关性Pearson检验P值为0.0248,列联系数rs=0.6232.结论 HCC中Numb的表达和P53蛋白有关联,Numb的低表达和P53蛋白的突变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廖湘晖;姚伟红;官成浓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与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的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方法 采用ELISA法对35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进行GADA与ICA的联合检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胰岛素依赖性(1型)糖尿病患者组,B组为2型糖尿病患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组GADA阳性率为52.34%,ICA阳性率为30.84%(P<0.005)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GADA阳性率为26.77%,ICA阳性率为13.39%).GADA与ICA联合检测,则1型糖尿病组的阳性率为69.56%,2型糖尿病组为24.62%.结论 GADA在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可作为1型糖尿病的免疫诊断指标,GADA与IC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1型糖尿病的检出率.对2型糖尿病而言,GADA、ICA各有一定的阳性率,其联合检测,可提高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及早筛出与治疗,并为临床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以保护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学盛;于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对内脏牵拉反应防治的麻醉临床效应.方法 将8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芬太尼组(实验组)及氟哌利多芬太尼(对照组).分别在探腹前异丙酚1.0-2.0mg/kg,芬太尼lug/kg,氟哌啶0.05mg/kg,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镇静状态、SpO2的变化情况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的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内脏牵拉反应明显公共低于对照组,镇静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循环的影响低于对照组.结论 相对于氟哌利多,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辅用丙泊酚、芬太尼对防治术中的内脏牵拉反应具有较为满意的作用.
作者:邓等良;徐文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护患关系的好与坏,是护士与病人思想感情交往的关键,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探讨护患沟通中沟通技巧的应用实践,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穆文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概述了信息素养的概念,重点论述了医学信息环境的新特点及医学信息情报人员在新形势下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内涵,讨论了医学信息情报人员为适应现代医学和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应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
作者:姚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使用CHKD的必要性图书馆作为图书情报工作的主体部门,处于医院医、教、研、管的资源建设、知识生产、推广和使用的中间环节,承担着医学知识信息搜索、整序、重组、传播、利用的重任.随着医院人员结构层次的不断提高和科研能力的不断加强,现有的纸制期刊文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及时、全面掌握国内医学的新动态和研究成果、项目查新等方面的需求.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 月1日清华同方<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资源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正式投入使用.
作者:梁俊华;潘瑞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肺源性心脏病是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合并症多.冬、春季节,气候骤变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急性期病情多变,临床上需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本文通过对临床44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对分娩的健康需求以及对产后健康指导的需求.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09年11月收治的高龄初产妇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初产妇在临产前后对分娩的相关事项尤为关切,特别希望医师、护士及家人给予更多的帮助鼓励和关心.结论 高龄产妇入院分娩实施健康教育,是产妇在短时间内获得与分娩相关信息的快捷途径,使产妇得到大程度的受益.
作者:吴双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0年~2002年,我院应用自体脂肪抽吸注射法治疗面部皱纹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6例,其中男12例占33.3%.女24例占66.7%.年龄25~60岁,平均42岁,其中鱼尾纹12例,额部皱纹15例,眉间皱纹3例,面部凹陷性瘢痕6例.
作者:孙翠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以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作回顾,同时以此历史的角度看华夏文明下的医学发展,以及现今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以史为鉴的看中医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并解放思想,以实是求是的态度发展传统医学.
作者:朱伟亮;肖江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用于三腔导尿管封管方法如下:①分离冲洗管②把引流袋上连接管端的保护帽取下,帽端向上塞入三腔导尿管的冲洗管入口,塞紧后能够将其完全封闭.
作者:肖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从而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在143例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结果 共解剖喉返神经206条,3例病例术后声嘶,术后1~3月后均恢复,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有效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建议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
作者:瞿晔;尹君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60名住院1周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和与疾病治疗有关的饮食知识需求较高;易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个体交谈;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之间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工作要根据患者的需求特点而有针对性的开展.
作者:吴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与生活习惯有关的疾病随之增加.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除与痛风有关外,也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成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常常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伴随出现.本文对高尿酸血症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作者:修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20年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具有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特点.高血压及其各种并发症己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血压控制达标率不满意,尤其是单药治疗不能满足指南对血压达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联合治疗是提高现阶段血压控制达标率重要的途径.近年来,我们采用盐酸地尔硫卓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观察联合用药的降压效果,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仁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asthma, CVA)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64例CV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孟鲁司特每晚10 mg及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32例)吸入布地奈德200~400μg每日早晚各1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晨间大呼气峰流速值(PEFam)、晚间大呼气峰流速值(PEFpm)及FEV1%等指标明显改善,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对CVA患者有改善肺功能和降低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作者:党强;仝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小儿股静脉直视取点头皮针斜刺采血与传统股静脉直刺采血的效果比较,探索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方法 对220例患儿随机行股静脉直视取点头皮针斜刺采血与传统方法直刺采血,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压迫止血时间、局部瘀斑血肿发生率.结果 直视斜刺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平均时间、采血后平均压迫止血时间均优于直刺组,局部瘀斑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直刺组.结论 小儿股静脉直视取点头皮针斜刺采血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局部瘀斑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采血方法.
作者:朱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保护性约束造成精神病人身心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320例保护性约束病人的观察,接触询问进行综合分析和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保护性约束病人身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做好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护理,杜绝医疗护理纠纷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张素专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