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利;马善美;林洁
目的 探讨应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提高热疗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方法分别从热疗前的准备及心理调护、热疗期间及热疗后的护理和辨证饮食进行指导.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进行了体外高频热疗,保证了治疗疗效. 结论在应用体外高频热疗进行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适当护理对提高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朝阳;梁志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降低脑梗塞患者恢复期的致残率和复发率.方法 出院前护士协助家属拟定家庭护理计划,出院后采取定期电话随访,给予应需指导,邀定复诊时间等方式进行康复指导.结果 11例好转患者,8例生活自理,自理率72%.结论 本护理方式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王金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孕妇系统化管理是围产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并增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妊娠疾病,保障母婴健康,对降低孕产妇死亡,胎婴儿死亡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文兰;田英;汪华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的还会危及到婴儿、家庭和社会.因此如何为患者提供佳的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一个新课题.现将其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俊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所发现的宫颈糜烂患者320例, 采用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宫颈糜烂一次治愈率为93.13 % ( 298/320) 总有效率为100 %.3 个月后12 例好转及显著好转者再行第2 次手术痊愈,总治愈率为96.88%.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法.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控制血糖,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胰岛素应用剂量减少,低血糖发生几率下降,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胰岛素泵疗效佳,是治疗糖尿病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朗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可以传染的急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1].其特点是非化脓性腺体肿大、疼痛,伴有发热,口腔科、儿科就诊患者多见.由于病原学和好发人群特点,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作者对2001年7月~2009年10月我科4年来106例流行性腮腺炎采取清开灵静脉注射,辅以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传禄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高热是由于外邪浸入肌表或机体内部阴阳失调而致的一种危急重症.虽然病情凶险但只要遵行高热的辨证施护原则,认真观察,细致护理,就能达到使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作者:朱光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心脏超声技术的发展,对临床上很多心律失常和心脏杂音的病例找到了解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内存在左室假腱造成.我院在2007-2009年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发现32例左室假腱索,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廖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将368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术后早期正确饮食、腹部按摩、早期活动指导以及经静脉止痛泵自控止痛;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待肛门排气后进食,术后给予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对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肛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给予早期正确饮食及活动指导、腹部按摩、有效止痛是避免和减少腹胀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文玲;刘卓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本文结合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特殊国情,从药物动力学这一学说出发,在全面分析老年人用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老年人用药易现得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为老年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在医疗方面全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资料.
作者:高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及其斑块形成与高血压脑卒中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20例高血压患者及40例正常人颈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分析单纯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120例高血压患者中内膜-中层增厚者112例,占93.3%;动脉粥样斑块形成89例,共165处,其中硬斑块68处,软斑块109处;管腔狭窄共计42例,其中轻度管腔狭窄25例,中度狭窄12例,严重的度狭窄5例.脑卒中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明显多于单纯高血压组,若以IMT > 1.1mm、动脉粥样斑块3处以上级及硬斑块2处以上作为预测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卒中,其敏感性85%,特异性86%,阳性预测值83%.结论 高频超声能有效检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变化,为临床预测高血压脑卒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吴永城;王良玉;李雪山;陈纪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脏门静脉、肝静脉管径及血流频谱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与肝脏疾病的联系.方法 在超声下观测并记录健康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病组34例,慢性酒精肝及脂肪肝组3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组28例的肝静脉门静脉管径、血流频谱,及门静脉血流速度.结果 各种慢性疾病之间以及与正常人群之间在肝静脉、门静脉管径、血流频谱及血流速度几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了解各种慢性肝病导致的肝血流理生理改变,并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肖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门户网站建设是数字化医院的重要内容.针对医院门户网站存在的问题,提出医院门户网站设计应遵循的公益性、宣传性、科学性、实用性、服务性、友好性、人性化、便捷性、交互性、时效性、美观性、逻辑性、适应性、系统性等原则.
作者:张旭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目的探讨长寿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资料,对我院2009年1到12月收治住院的6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年均可发病,60例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58岁,5-10岁占27例.共占45%.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腮腺肿痛,颌下腺炎及扁桃体炎是常见并发症.分别为23例和16例.血淀粉酶升高36例.血脂肪酶升高4例,心肌酶谱异常2例.白细胞升高32例,降低4例.平均住院日5.8日.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年龄出现向前和向后移的趋势.建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要靠前并在青年易感者加强接种疫苗.
作者:韩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它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和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的紊乱,使血糖过高,出现糖尿.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胰岛素(insulin , INS) 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多肽类药物.
作者:毕娟;牛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晚期癌肿疼痛.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创伤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手术并发症多.且多数患者年龄偏高,体质较差,必须严密观察和护理,因此对术后护理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2008年1月-2009年8月,我院收治了49例子宫颈癌患者,通过采取规范的护理模式,以高水平的护理技术配合医生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碧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 方法采用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6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的PT、APTT、TT、FIB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正常对照组与肝硬化组相比,PT、APTT、TT测定值有不同程度的延长(P<0.01),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1);而FI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低(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异常,由此可以根据凝血四项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作者:杨莉;张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3年9月~2009年9月,我科共收治完全性断肢55例.再植的52例全部成活,2例完全坏死,1例部分坏死.52例中41例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其疗效显著优于11例未进行系统训练者.
作者:任书信;韩雪;郭立潭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药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院的西药房工作正从单一向各层次发展,为了适应这新的形势,更应该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和工作能力.本文结合多年的卫生院西药房工作实践,对卫生院西药房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坚颖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