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斐;王筱林;杨金华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胶质细胞活化在PD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异常活化的胶质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补体、氧自由基,启动炎症等一系列反应,进一步加剧帕金森病神经元损伤及神经变性.本文就近年来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中的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春香;吴静;陈国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痔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70例痔疮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痔疮患者进行术前教育结合心理护理,术后合理的饮食宣传、疼痛护理及良好的换药均能对伤口的恢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科学护理并结合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强手术信心,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杨晓兰;田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导致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佳药物.方法 对本院2006年2月~2009年4月治疗的327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半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结果 治疗组的198例患者半年后回访治愈率达到99.24%,对照组的129例患者半年后回访治愈率为75.58%.结论 分析数据显示,治疗组对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导致慢性胃炎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詹伟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目前,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其中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较高.为针对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2010年9月对辖区内4家企业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护理学基础>说课在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为教学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联系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反复分析和讨论说课设计.结果 通过说课,加强了教师对高职教育理念的理解,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有很大的帮助.结论 <护理学基础>说课体现了高职教育理念,不但能提高教师驾驭本课程教学的能力,还能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丽娟;郭飏;苏银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病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未发生静脉炎的化疗患者,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对照组不使用.第二组为已发生静脉炎的化疗患者,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湿敷处理.结果 第一组: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组:实验组其化疗性静脉炎持续时间及静脉炎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胶体敷料对静脉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谷金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4~2010年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脐带因素4例,脐带帆状附着1例,胎儿畸形1例,死因不详2例.6例孕周小于33周和3例孕周小于36周的患者行期待治疗,所有新生儿均健康出院.结论 孕中晚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不足33周,应在密切监护母胎情况下行期待治疗,存活胎儿预后良好.
作者:姜广利;王保莲;赵孟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应用痛息通配合针刀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肱骨外上髁的临床疗效.方法 痛息通配合针刀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100%.结论 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李永胜;缪茂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医院的临床实践活动中,医患关系问题仍是当前卫生工作的热点话题.如何看待、处理、改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风建设、医疗建设、医疗系统文化建设点之一.结合我们多年医疗工作实践,通过对当今医疗条件下医患关系研究,提出了一些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进一步推进医院建设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作者:查正科;王乃俊;许发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采用B/S架构的医院HIS系统,在药房工作站可以通过应用Ajax的自动刷新技术来获取新录入处方,相比手工检测处方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药房发药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鲁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重建钢板,锁定加压钢板,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治疗,其中克氏针32例,普通重建钢板44例,锁定加压钢板18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8例.结果 随访6~24月,平均13月,根据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本组病例优85例,良12例,尚可5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及个体差异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效果确切,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作者:曾仪;江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取术前、术后、以及康复锻炼的综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本组患者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郑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加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治疗.方法 41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0).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P和H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昏迷时间,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HP/HD,可大大提高急性重症AOPP的治愈率.
作者:敖芸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使用微量泵静脉持续应用垂体后叶素在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中的疗效.方法 60例中枢性尿崩症患者随机分为微泵组与皮下注射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行积极病因治疗.微泵组在积极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尿量的情况,通过微量泵给予垂体后叶素,皮下注射组则给予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监测患者尿量、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 微泵组患者尿量、血清钠、血浆渗透压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与皮下注射组比较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使用微泵持续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能有效改善中枢性尿崩症症状.
作者:林启良;黎英;陈荍;黄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选择我院门诊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莫沙比利5mg,3/d,治疗组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3/d,复方消化酶2粒,3/d,疗程为4周.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其中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说明两种药联用可明显改善FD患者的多种症状,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曹艺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护理质量是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得出的结果.方法文章利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统计资料及医院护理工作检查中所得资料,依据模糊数学基本概念作为评价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方法进行了尝试.结果 文章对该方法的科学性、应用性及指标选取做了初步探讨,并利用计算机简便的统计功能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结论 模型使非量化的工作质量得到量化的处理与评判,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刘姗姗;周金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膜早破、宫颈水肿、宫缩乏力及产程延长等为头位难产的临床特征.结论 重视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及早识别发现难产征象并及时进行干预处理,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
作者:农桂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艾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艾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中老年患者,并以男性为主(63.64%),反应可发生在用药过程、用药后和多次用药后,以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多(36.37%).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54.55%),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系统和呼吸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其可能引起左心衰竭、冠心病和血小板减少等严重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艾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孔永红;康红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截瘫病人在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上的新措施.方法 对临床35例截瘫病人受伤早期用两种不同方法施行泌尿系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即早期关闭导尿管,定时放尿,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且中途不更换导尿管,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结果 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关闭导尿管,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一种有效、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者:谢敏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