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强
本文从缺血性脑卒再发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着重讲解了中西医结合预防缺血性脑卒再发的方法.后得出:采用中西医结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作者:朱永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选取我院诊治的9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对症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统计学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肯定,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永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和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的变化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HA、LN、Ⅳ-C、PCⅢ均明显改善,尤其以HA改善为著.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片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王燕;刘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腰椎滑脱症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多数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而获得较好疗效,但约有20%的患者经大于6个月的正规保守治疗无效,仍需手术治疗.术者自2006年10月~2009年08月应用经单侧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斐;王筱林;杨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两组,联合治疗组(65例)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单纯治疗组(65例)给予雷尼替丁、庆大霉素,疗程结束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①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计分情况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和93.8%,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提高溃疡愈合率,降低溃疡复发率.
作者:刘嘉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日趋成熟,成功率不断提高,并发症不断减少,已成为绝大多数快速心率失常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科收治1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再发心律失常的患者,2个月前行外科射频消融术,现再发心律失常,再次行CARTO射频消融术.术后股静脉加压超过6h仍出血,经我科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很快痊愈出院.
作者:赵宏晶;孙慧;王秋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膜早破、宫颈水肿、宫缩乏力及产程延长等为头位难产的临床特征.结论 重视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及早识别发现难产征象并及时进行干预处理,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
作者:农桂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多由医院走进家庭.家庭护理容易为病人创造安静、安全、熟悉、温馨的环境,更能满足临终病人的特殊需要,既适合临终病人的特殊情况,同时为病人家属提供更方便、宽松、舒适的照顾环境,更加体现人道主义的关怀理念.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8例临终期病人实施家庭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瑜玮;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5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高低.并与3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硬化发生发展与一氧化氮(NO)存在着密切关系.
作者:王静;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父母产生的压力反应及焦虑程度,以及他们面对这一事件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问卷式调查法对84例住院手术的尿道下裂患儿父母进行卷式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能积极应对;文化程度低的患儿父母则消极应对.结论 消极应对不但妨碍个体有效地处理面临的问题,而且还有损于身心健康.
作者:阮巧;钟秋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消痛宁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使用自拟消痛宁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 消痛宁汤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息风除湿之功效,可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急性期的神经根水肿,从而有效的缓解症状.
作者:徐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为完成医院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动力和保证,以人为本,把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落实在服务人民,创新支部建设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是保持和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其目标是推动医院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
作者:李艺虹;尚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产伤性出生幼儿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原则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四十八例产伤性出生幼儿锁骨骨折的防治过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四十八名骨折婴儿经过四到十一个月的随访,发现患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广大医护人员助产前须根据胎儿的重量,帮助孕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采用先进的助产技术,并教导产妇对患儿给予专业护理,就能大限度防止出生幼儿锁骨骨折.
作者:曹艳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此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搏动点下0.3cm的地方做穿刺点,与皮肤60°角针头斜面向上进针.结果 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一般垂直穿刺法.结论 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时间,而且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痛苦感觉.
作者:安春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某某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与30例健康新生儿在治疗前后都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基本达到了对照组的水平.结论 某某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符合相关预期,血清TBIL、DBIL、IBIL都有明显降低,但是经过合理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基本达到了健康对照组的水平.
作者:刘会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长期通路的使用效果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51名患者内瘘使用情况,包括平均血流量,使用时间的分析,分为内瘘闭塞组和内瘘非闭塞组.结果 内瘘狭窄18例,内瘘非狭窄33例.结论 通过合理有效的维护措施,保护好透析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疗护理费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冯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检验系实验室的工作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其规范管理要求达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技术操作规范;同时还要加强对实验室生物标本存放、各种有毒有害物品、化学试剂、防火、防盗等的管理,做到各项安全技术指标均能达到标准.
作者:张勇;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七氟醚复合N2O吸入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进一步评价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20例,气管插管后用50%O2+50%N2O+七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初始吸入浓度4%,分别于呼气末浓度达到0.5、0.75、1.0、1.3和1.5MAC时记录BIS、BP和HR等指标,然后维持呼气末浓度2~3%(1.3MAC),15min后开始手术,观察切皮时患者有无反应.术中维持呼气末浓度2~3%(1.3MAC),术毕前5~10min停吸七氟醚,观察苏醒期BIS的变化.结果 随着七氟醚吸入浓度的增加,BIS和SBP明显下降.切皮时有2例患者对疼痛刺激有反应,SBP和HR升高25%以上.麻醉维持期间7/20的患者BP和HR逐渐升高,4/7此期间BIS无相应变化.苏醒期随着麻醉减浅,BIS逐渐升高.结论 双频谱分析技术可较好地反映七氟醚和N2O麻醉过程中的麻醉深度.
作者:龚清安;司小萌;张兆伟;王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对医疗纠纷档案建立的必要性及医疗纠纷档案包含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提出了如何做好医疗纠纷档案收集工作几点想法.
作者:陈纲琳;熊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高频及低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高频及低频探头对108例术后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点.结果 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诊断78例,检出率72.2%.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8例,术前超声诊断32例,检出率为55.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例,术前超声诊断28例,检出率为87.5%;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18例,超声诊断18例,诊断率为100%.结论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左春洁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