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
我院(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化示范医院和临床路径试点医院.目前,我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拥有HIS、PCAS/RIS、LIS、数字化心电图管理系统等十多个子系统,使用范围几乎涵盖了医院所有的科室,使我院基本具有数字化医院的架构.2010年上半年,我院自行开发了电子临床路径系统,将临床路径细化到每一个诊疗方法、诊疗项目、诊疗环节以及护理路径之中.本研究是对2010年5~12月单发息肉应用信息化临床路径进行效果评价,全部结果都均由系统取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谭跃;凌政;赖昌生;李莉;杨双;陈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两种封管液用于正压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一次性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产科住院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50u/ml肝素液5ml封管,B组采用0.9%无菌生理盐水5ml封管.比较两组病人正压留置针封管效果.结果 A组发生堵管3例,静脉炎2例;B组发生堵管15例,静脉炎13例.结论 采用50u/ml肝素液5ml封管对妊高症病人进行正压留置针封管效果较好.
作者:梁春雨;李敏;刘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浅议新形势下馆员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时代特色要求,提出期刊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作者:苏春萍;李华;杨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多由医院走进家庭.家庭护理容易为病人创造安静、安全、熟悉、温馨的环境,更能满足临终病人的特殊需要,既适合临终病人的特殊情况,同时为病人家属提供更方便、宽松、舒适的照顾环境,更加体现人道主义的关怀理念.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8例临终期病人实施家庭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瑜玮;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取术前、术后、以及康复锻炼的综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本组患者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郑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对我院产科病房中月嫂陪护管理中发现的涉及护理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规范了护理行为、护理操作;提高了护士素质、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促进月嫂陪护的正规、健康和科学发展.
作者:王艳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拉西地平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尿素氮及肌酐正常;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59例,单纯随机分为3组,拉西地平组20例、缬沙坦组19例,分别予拉西地平4-8mg,缬沙坦80-160mg;联合治疗组20例,给予拉西地平4-6mg,缬沙坦80mg,用药均1次/d口服,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药单独治疗及联合用药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尿微量白蛋白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降低血压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幅度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 拉西地平、缬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血压、降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两药合用可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王吉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以高频热疗缓解晚期胰腺癌疼痛的护理配合,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33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在采用HG-2000型高频热疗治疗机治疗的同时,针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实施了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在肿瘤缓解疼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在高频热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晚期胰腺癌过程中对患者开展系列护理措施,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实施和提高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常,在几乎所有的乳腺癌中均存在肌上皮细胞.因此,我们通过对乳腺癌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肌上皮细胞,观察乳腺癌内的肌上皮细胞在各种病理类型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应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之一,不同物种DMP1的分布不同.该蛋白含有一些磷酸化位点,可能与牙本质的发生与矿化有关.本文就牙本质基质蛋白1得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作者:路娟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使用微量泵静脉持续应用垂体后叶素在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中的疗效.方法 60例中枢性尿崩症患者随机分为微泵组与皮下注射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行积极病因治疗.微泵组在积极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尿量的情况,通过微量泵给予垂体后叶素,皮下注射组则给予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监测患者尿量、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 微泵组患者尿量、血清钠、血浆渗透压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与皮下注射组比较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使用微泵持续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能有效改善中枢性尿崩症症状.
作者:林启良;黎英;陈荍;黄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骨科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的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0-1月~7月骨科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病例231例,统计抗菌素的使用品种、联合用药、使用时间及使用疗程,并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2009年卫生部3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通知>为评价标准,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 我院骨科闭合性骨折手术均于术前30分钟给予一剂抗菌素,术后平均使用3天.抗菌素使用品种为二、三代头孢菌素,部分病例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结论 我院骨科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术前预防用药及抗菌素的选择基本合理,但术后使用时间还需规范.
作者:薛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心理特点,寻找个性化护理措施,以降低焦虑情绪对患者的负面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测查AMI患者的焦虑程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减轻.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AMI患者的焦虑程度,个性化护理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护理法.
作者:胡新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普及,使传统的以借服务为主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服务方式转向了自动化、网络化、专业化,尽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探索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创新方式,使之更好地满足我校广大师生在学习、科研、工作方面的需要.
作者:顾冬梅;王惠芳;王军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西昌市邛海湖盆周边钉螺分布情况及近四年来螺情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沟渠地图的标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自然村民组进行沟渠查螺,记录每框内的活钉螺数,同时记录沟渠的质地、植被、地形.计算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并全部压碎镜检,计算钉螺感染率、阳性钉螺密度,并与近年来该地区螺情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共查沟渠162条,平均活螺密度0.87只/0.1m2,钉螺感染率0.36%,与2008年调查结果相比较(P>0.05).土沟、环山堰和草沟的阳性钉螺明显多于硬化沟、平地沟和无草沟(P<0.05).结论 近年来该地区钉螺分布及钉螺阳性率相比稳定,钉螺主要分布在有草的环山土沟中.
作者:谢玉先;张敏;彭淼;余希;李科;杨尚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目前,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其中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较高.为针对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2010年9月对辖区内4家企业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连续工作时间长.无规律,而且还是高危区;化学制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噪音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手术室的职业性危害已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医院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注射疫苗、每年健康查体等.现将手术室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作者:田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议题,我院有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对医院进行有组织落实医院感染临床计划,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报告医院感染信息资料,利用性息作出管理决策,下达任务,达到对院内人群、科室环境、消毒隔离措施进行一系列检测活动和管理,现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治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一般来势迅猛,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约占全脑血管意外的20~30%.病人常常不是死于出血本身,而是死于由于出血引起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
作者:柏玛丽;陶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