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酸对人血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研究

岑威

关键词:自由基, 抗氧化剂, 大黄酸, 溶血
摘要:目的 研究大黄酸对2,2 ' -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APH)引发人血红细胞溶血抑制的反应动力学,其产生的额外抑制期与大黄酸在红细胞中的浓度有关.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大黄酸和AAPH在水相中的反应.结果 大黄酸可以直接和AAPH自由基反应,捕获水相中的自由基,抑制人血红细胞溶血.结论 大黄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有效保护人血红细胞.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节育器放置异位2例分析

    1 病例例1:杜某,女,26岁,已婚已育1孩,为求长期避孕于2007年7月13日12点在当地计生站行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IUD)放置术,术中感下腹胀痛,术后休息未缓解并伴阴道流血,如月经量,鲜红色,偶有血块流出.于2007年7月13日17点转入本站.入院查:一般情况可,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婚产型,阴道通畅,血染,宫颈光滑.少量鲜血由宫颈口流出,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可,压痛明显.双附件区压痛,以右侧为重,未扪及增厚及包块.B超提示:IUD外移(子宫直肠陷凹)可能初步诊断为:IUD异位(子宫直肠陷凹).予抗炎、止血治疗后行剖腹探查取IUD术.术中于子宫直肠陷凹后腹膜后取出宫形IUD 1枚,术后抗炎对症治疗5天后出院.

    作者:彭习梅;罗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母乳喂养对4月龄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 了解4月龄后常规补铁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月龄时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差异,以便更好地为做好婴儿缺铁性贫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标本来源于我院儿童门诊从2008年1-3月和2010年1-3的出生的接受我院系统管理的婴儿中随机抽取50名.2008年1-3月的50名婴儿自4月起添加力学康片,每周一次,2010年1-3月的50名婴儿未添加力学康.在这两组婴儿6个月时测定手指末梢血化验血常规.结果 4月龄补铁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8﹪,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26﹪.结论 母乳喂养的婴儿4月龄后小剂量间断补充铁剂可以明显降低6月龄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作者:彭素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管理体会

    术后疼痛属急性疼痛范畴,是临床常见和需要处理的急性疼痛.术后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及免疫等各个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可减轻或防止患者机体对疼痛刺激的一系列应激反应所造成的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且疗效确切,用药合理安全,注重镇痛的个体变化,而使术后镇痛的治疗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但在使用过程中,如不加强管理,多加巡视,就会造成意外反应增加并发症.麻醉操作,术后患者心理精神等其他一些原因也可发生意外情况,如果诊断不清,治疗不及时,也会造成管床医师的误解,影响疼痛治疗术后的实施,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高秀梅;张继光;安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探讨

    当前,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正在积极探索道路上,卫生部也不断出台相关标准和文件支持其建设,然而关于平台的应用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进行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研究,以期对国内同行的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高昭昇;刘延芳;李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而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减少高血压的发病和控制高血压.

    作者:朱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科中毒病例分析与护理体会

    对两年多来儿科中毒患者状况分析及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的抢救,呼吁加强各种药物、鼠药、尤其是农药的管理;加强少年儿童的人文关怀及素质教育需全社会的努力!对重度有机磷重度患儿的抢救采取反复彻底洗胃,对症解毒,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阿托品用量、防止反跳、配合心里护理,提高了治疗效率,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析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本文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在社区卫生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调研分析了社区医疗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社区卫生的发展提供建议.

    作者:赵志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介绍采集桡动脉血标本的方法

    目的 通过此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搏动点下0.3cm的地方做穿刺点,与皮肤60°角针头斜面向上进针.结果 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一般垂直穿刺法.结论 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时间,而且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痛苦感觉.

    作者:安春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培养急诊新护士模式的探讨

    急诊为医院的窗口,不仅要求护士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良好的道德修养,且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护士趋向年轻化,护龄不满三年的护士不断增加,新护士的带教工作面临着挑战,如何迅速培养合格的急诊护士?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强化毕业后一年的重点培养,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熊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上海市奉贤区癌症患者抑郁状况的分析

    目的 了解奉贤区癌症患者抑郁障碍的现况,分析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肿瘤登记系统的奉贤区癌症患者资料中,选取社区中11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填写自评量表,共收回合格调查表103份.统计描述其抑郁状况的发生情况,确定患者发生抑郁的一些影响因素.结果 奉贤区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的比例为31.07%,癌症患者的学历高低、收入多少、体能评分KPS高低、VAS癌疼程度、饮食、锻炼、与病友交流、家务是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与病友交流、正常饮食、经常锻炼、经常做家务的癌症患者抑郁发生分别为8.51%、9.80%、12.24%、16.95%.结论对癌症患者进行早期病友教育干预,保持病友交流、饮食正常、经常锻炼、做家务可以减少其抑郁的发生,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卫;张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缺血坏死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所以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对我科近10年来发生的静脉滴注外渗损伤回顾分析,查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早期治疗及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智侠;邢洛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两种封管液在妊高症患者留置针封管应用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两种封管液用于正压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一次性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产科住院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50u/ml肝素液5ml封管,B组采用0.9%无菌生理盐水5ml封管.比较两组病人正压留置针封管效果.结果 A组发生堵管3例,静脉炎2例;B组发生堵管15例,静脉炎13例.结论 采用50u/ml肝素液5ml封管对妊高症病人进行正压留置针封管效果较好.

    作者:梁春雨;李敏;刘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诺和龙及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诺和龙及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8例老年2型尿病,按随机原则分成诺和龙+甘精胰岛素组﹝治疗组34例﹞和诺和锐30﹝对照组34例﹞,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量.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hC肽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 0.01); 治疗组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治疗后明显上升( P < 0.01 ),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统计学差异( P >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1 ).结论 诺和龙及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高龄老年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方便的治疗方案.

    作者:熊加红;李显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疏血通药物注射剂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

    目的 提高疏血通注射液的质量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离离心方法提取疏血通有效药物,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样品,紫外分光检测器测定样品中次黄嘌呤通的含量.结果 提取工艺的优化总体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 h,加醇量10倍.样品鉴别正确可靠.次黄嘌呤峰面积积分值RSD=1.65%,平均含量为1.25%.结论 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合理的鉴别方法与可靠的测量方法可以作为疏血通药物注射剂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专业护士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全面提高病区护理质量.方法 由病区护士中选拔一至二名专业护士,工作重点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了全面、全员、全程的督导监控.结果 专业护士持续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结论 专业护士参与病区质控,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形成大家共同参与的管理方式激活护理队伍有利于护理队伍人才培养.

    作者:梅益萍;何学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论老年人心脑血管发病纵向

    目的 探讨饮食习惯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和为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给予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城乡选取有代表性的社区60岁以上没肌梗死亡、脑卒中病历的人群,施行饮食习惯的基线调查,随访7年,对比不同饮食习惯的老年人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有无差异.结果 老年人吃早餐、常吃肉类(包含猪牛羊鸡鸭肉)、常吃鱼虾,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每一天喝牛奶、吃水果,常吃鱼虾、豆制品,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Logistic多成份分析答案显示:不吃早饭、不常吃鱼虾类食品、不常吃肉类、年纪≥75岁、糖尿病历就是心肌梗死发生的孤立影响成份.年纪≥75岁、男性、居宿在乡村、高血压病历就是脑卒中发生的影响成份,饮食习惯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仅在其它因素用途下起作用.结论 得当的饮食习惯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很有意义.

    作者:李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牙周病伴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的双套冠修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牙周病伴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应用双套冠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10例牙周病伴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经控制血糖和牙周治疗后应用双套冠修复,通过治疗后牙齿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牙槽骨边缘骨高度的变化和患者的自我感觉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共制作双套冠义齿14件,随访时间为1年~2年,经治疗后,牙齿松动度和牙周袋深度逐渐减小,牙槽骨边缘的骨高度基本不变,患者对修复效果基本满意.结论 控制血糖和牙周治疗后,牙周病伴糖尿病患者牙列缺损应用双套冠修复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昭日格图;孙婧;李利;邵文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骨质疏松症的认知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程度;方法对300名中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中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不足,缺乏预防知识;结论对中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作者:刘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治疗一般原则为抑酸、保护胃粘膜和抗菌治疗.作者在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果胶铋)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多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对20 例孕妇合并宫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孕妇手术20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18例,早产2 例.结论 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作者:黄爱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