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涛;文皓;徐顺国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结果 3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和63.2%,Survivin表达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VEGF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urvivin 和VEGF表达存在相关关系(r=0.667,P<0.05).结论 Survivin、VEGF可能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 和VEGF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作者:刘敏;李萍;兰显国;杨永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对重庆市云阳县居民的卫生服务现状进行分析,为决策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4个行政村(社区)的840户长住居民,对其进行入户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 重庆市云阳县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较大,利用能力较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偏低,居民疾病经济负担沉重;卫生服务反应性问题突出,卫生工作需要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亟待加强,居民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普遍存在,慢性病患病率高,高血压高居首位.结论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监管体系,提高妇幼卫生保健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朱耀辉;张福全;邹霞;邬启琼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为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年龄40岁以上者罕见,是儿童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儿童癌症第7~8位,也是0~20岁儿童及青少年期软组织肉瘤中常见的类型,约占50%[1];其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与年龄有关[2];而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和大小[3].5年生存率较低[4].
作者:马玉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为研究下颌骨截骨整形手术,建立生物力学相似性较高的无牙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以颅颌面系统正常的女性青年志愿者为标本,用CT断层扫描,结合Solidworks和Ansys软件建模.采用只承受拉力的Link10单元模拟下颌韧带和咀嚼肌约束,采用接触单元对关节窝约束进行模拟.结果 建立了包括颞下颌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正常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总体模型.可根据实验设计建立实验分模型.结论 提高了模型的相似性,为进一步研究下颌角截骨整形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劲;罗奇;柳大烈;王竟鹏;黄世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pRb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16、pRb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16、pRb蛋白在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59.5%和0、45.2%,两者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鳞癌中p16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者(P<0.05),pRb的表达与之相反;皮肤鳞状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者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下调(P<0.05),pRb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p16、pR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单葵;杨坤;李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SD大鼠正畸牙根吸收早期修复过程中牙周组织骨形成蛋白-2(BMP-2)、骨涎蛋白(BSP)的表达.方法 选取48只雄性SD大鼠,正畸加力14 d后拆除矫治器,在装置拆除后分别在0、1、3、5、7、10、14、28 d处死, 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MP-2、BSP的表达.结果 BMP-2、BSP的表达在矫治器拆除后开始升高,BMP-2在第1天时达到高,BSP在第3天时达到高,然后逐渐下降,到第28天时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BMP-2、BSP的浓度在牙周组织中选择性地表达升高,反映了矫治器拆除后牙周组织的修复过程活跃.
作者:张琳林;戴红卫;张定铭;任嫒姝;邹林洪;吴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思想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在60年代成为一门新的系统研究科学,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80年代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大量成果,主要都是应用于企业管理.我国在80年代后逐步引入了RM理论,上世纪末开始开展医院RM研究.
作者:余江;徐剑铖;王振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息肉的B超、宫腔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了解宫腔镜在诊断治疗宫内占位病变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门诊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的临床表现、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结果 163例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46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32例,子宫内膜呈简单型增生过长16例,呈复杂增生10例,呈分泌反应4例;黏膜下肌瘤4例,子宫内膜癌 1例.超声、宫腔镜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0.98%、90.41%.结论 宫腔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杨志玲;彭红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沟通的基本要求是对各种信息及其含义的正确表达和被理解.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在修订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时,将沟通能力定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1].由于护生在校学习时通常都是在实验室学习操作,操作对象是模型,接触的是实验物品,因而缺少与患者和家属的直接沟通机会,导致护生沟通能力差成为护理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普遍问题[2].美国各医学院的教学实践表明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3],即沟通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平台方可实现.本研究将探讨见习护生根据医院情境撰写情景案例剧本、为低年级护生表演情景剧和指导低年级护生课后操作练习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对见习护生的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影响.
作者:柳丰萍;王树树;潘红宁;王玮;黄笑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009年3 月17日,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 [1].
作者:皮星;潘舰萍;陈黎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高转移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与5-Aza-CdR处理组,分别通过Transwell趋化迁移及划痕实验、半定量逆转录PCR(Sq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等方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与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因表达、BRMS1与CXCR4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结果 对照组与处理组细胞穿过Transwell聚碳酸酯滤膜的数量分别为1 290.00±214.64与673.00±44.00,处理组细胞穿膜数量明显减少(P<0.05);24、36、48 h时间点对照组与处理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0.34±0.69、59.31±0.38、91.77±0.13 与 20.19±0.67、49.32±0.24、69.47±0.46,其中36 h与48 h时间点处理组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BRMS1的相对于内参GAPDH的灰度值(IDV)分别为0与0.39±0.001,处理组BRMS1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5-Aza-CdR使 BRMS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CpG岛B完全去甲基化,对照组与处理组CXCR4的相对于内参GAPDH 的IDV分别为0.58±0.003与0.58±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启动子区CpG岛1的非甲基化状态亦无明显改变.结论 5-Aza-CdR通过去甲基化机制重新激活肿瘤转移抑制基因BRMS1的表达,从而降低了MDA-MB-23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
作者:沈三弟;吴爱国;赵志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普外科急腹症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探查、诊断和治疗.结果 102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精神状态恢复快,肠功能恢复平均为2.8 d,大多数患者疼痛轻,无肠瘘、胆瘘、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出院前腹部B超、X线摄片未见腹腔积脓、肠梗阻等并发症.手术伤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8~20个月,无切口疝、肠梗阻等发生.结论 普外科急腹症采用腹腔镜技术探查、诊断及治疗有优势且效果好.
作者:顾敏;范原铭;王强;张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研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发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为口腔溃疡的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到该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RAU患者149例,对其进行RAU与T淋巴细胞免疫因素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结果与正常值比较,所收集的149例患者中CD3、CD4、CD8阳性细胞及CD4/CD8变异率分别为97.99%、95.30%、97.99%、96.64%,RAU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与健康人群中正常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与RAU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华昌;范小平;向学熔;杨明聪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例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 该院5年内共收治12例并随访2~24个月: 9例内科保守治疗,5例治愈;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3例.结论 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内科治疗有40%~60%治愈率,对内科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者,应积极行外科治疗.
作者:杜爱民;聂家艳;庞典付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16层多排螺旋CT诊断胸腺瘤并评价其侵袭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对48例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为胸腺瘤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腺瘤的46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非侵袭性胸腺瘤25例,侵袭性胸腺瘤21例,胸腺瘤在多层螺旋CT表现为前纵隔内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其有否侵袭性主要取决于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结论 多层螺旋CT对判断胸腺瘤及其侵袭性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临床制订治疗计划及判断预后.
作者:欧阳章宏;刘昌杰;梅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时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方法 对比分析该院2008年1~12月分别用等渗硫酸镁氧气雾化及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老年患者,并测其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肺功能得到一定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时,可选用等渗硫酸镁溶液做氧气雾化吸入治疗.
作者:周伟;秦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等的覆盖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本院23层的外科大楼和6层的放疗中心2008年投入使用后,患者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门诊人次、出院患者、手术台次、经济收入等指标同比增幅为10%~30%,单日门诊人次高超过2 000人次、住院患者超过1 000例、住院患者手术近50台次,创医院新高.
作者:王晓波;赵涛;李亚权;钱敏;罗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4个月,因地震致头部外伤13 d入院.入院前连续3次头部CT检查提示:右顶骨骨折,骨折缝逐渐增大.
作者:张列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基体烧结温度对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的基体烧结温度制备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测试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 基体烧结温度采用1 250、1 300、1 350 ℃所得复合渗透陶瓷的3点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不同基体烧结温度下,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都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作者:张晓南;辜向东;吴恙;鲜苏琴;何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川崎病患儿血脂代谢变化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害的关系,探讨是否可以将血脂作为川崎病后监测指标,尤其对冠脉病变组通过早期血脂干预达到促进冠脉修复的目的.方法 选择40例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在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分为冠脉病变组和冠脉正常组各20例,同时进行血脂6项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于恢复期的1、3、6、12个月进行血脂和心脏彩超检查,两组冠脉和血脂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川崎病患儿无论有无冠脉损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但是与冠脉正常比较,冠脉病变组TG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L的升高水平、HDL-C的下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1、ApoB、LDL-C的异常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趋势比较血脂代谢紊乱恢复正常水平冠脉正常组优于病变组.结论 川崎病患儿有冠脉损害时血脂紊乱更为严重,因此对病变组尤其应注意血脂监测,可以考虑通过指导饮食、改变生活习惯、临床早期干预来达到促进冠脉修复的目的.
作者:胡华燕;许亚红;王强;凤维萍;梁小峰;万小红;胡翔;胡列普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