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措并举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高效应对医疗高峰

王晓波;赵涛;李亚权;钱敏;罗晓

关键词:医疗质量, 全高, 效应, 住院患者, 门诊人次, 医疗服务质量, 社会保障体系, 健康的需求, 医保, 手术台, 社会经济, 人民群众, 经济收入, 放疗中心, 出院患者, 持续增长, 城镇职工, 城乡居民, 快速发, 覆盖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等的覆盖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本院23层的外科大楼和6层的放疗中心2008年投入使用后,患者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门诊人次、出院患者、手术台次、经济收入等指标同比增幅为10%~30%,单日门诊人次高超过2 000人次、住院患者超过1 000例、住院患者手术近50台次,创医院新高.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促进短肠综合征大鼠肠黏膜的适应性代偿

    目的 通过SD大鼠短肠综合征(SBS)模型,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Sham组(空回肠单纯离断吻合)(n=6);SBS组(切除大约75%中段小肠,n=6);ACEI组[(SBS+ACEI)2 mg·kg-1·d-1](n=6).术后10 d取材,测量大鼠小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层厚度,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RT-PCR技术检测肠黏膜ACE mRNA表达.结果 术后ACEI组体质量恢复速度快于SBS组,但二者都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SBS组黏膜绒毛较对照组明显增生肥大,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总高度)增加约50%[(778±30)μm vs (502±40)μm,P<0.01],给予ACEI后,肠黏膜厚度较SBS组增高更明显[(870±29)μm vs (778±30)μm,P<0.01],75%小肠切除引起了残留肠段肠上皮细胞凋亡的显著增加[(5.46±0.95)% vs (1.01±0.49)%,P<0.05],给予ACEI显著抑制了肠切除所引起的残留肠段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增加[(2.39±0.70)%,P<0.05].SBS组ACE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给予ACE抑制剂后ACE水平进一步增高 (P<0.05).结论 肠切除后ACE的升高与上皮重塑密切相关,ACEI的应用可以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促进肠黏膜适应性代偿.

    作者:王文生;肖卫东;张朝君;陈炜;孙力华;杨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盐酸小檗碱抑制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对脂多糖刺激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组;脂多糖刺激组作为炎症组,同时加入小檗碱和脂多糖组作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作为细胞炎症反应指标.结果 炎症组较对照组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浓度明显升高[(8.682±1.984)μg/L vs (22.509±1.245)μg/L,P<0.05],药物组较炎症组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浓度明显降低[(11.381±1.652)μg/L vs (22.509±1.245)μg/L,P<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可以明显抑制由脂多糖刺激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素E2.盐酸小檗碱在抗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春;向学熔;杨鑫;于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重庆市云阳县居民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目的 对重庆市云阳县居民的卫生服务现状进行分析,为决策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4个行政村(社区)的840户长住居民,对其进行入户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 重庆市云阳县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较大,利用能力较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偏低,居民疾病经济负担沉重;卫生服务反应性问题突出,卫生工作需要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亟待加强,居民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普遍存在,慢性病患病率高,高血压高居首位.结论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监管体系,提高妇幼卫生保健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朱耀辉;张福全;邹霞;邬启琼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Spline高度对种植体-基桩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目的 研究连接高度对Spline种植体-基桩界面受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0.7、1.0、1.2 mm高度Spline种植体、基桩及中央螺钉在预负荷、垂直载荷及斜向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中央螺钉的大应力值位于螺钉头部与螺杆交接处;Spline种植体的大应力值位于突起根部;1.0 mm高度的种植体、基桩应力值小,而中央螺钉应力值大.结论 1.0 mm高度是Spline种植体系为合理的连接高度.

    作者:黄茜;王聪;王少安;王璐;李苏伶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5-杂氮-2′-脱氧胞苷降低了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

    目的 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高转移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与5-Aza-CdR处理组,分别通过Transwell趋化迁移及划痕实验、半定量逆转录PCR(Sq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等方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与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因表达、BRMS1与CXCR4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结果 对照组与处理组细胞穿过Transwell聚碳酸酯滤膜的数量分别为1 290.00±214.64与673.00±44.00,处理组细胞穿膜数量明显减少(P<0.05);24、36、48 h时间点对照组与处理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0.34±0.69、59.31±0.38、91.77±0.13 与 20.19±0.67、49.32±0.24、69.47±0.46,其中36 h与48 h时间点处理组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BRMS1的相对于内参GAPDH的灰度值(IDV)分别为0与0.39±0.001,处理组BRMS1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5-Aza-CdR使 BRMS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CpG岛B完全去甲基化,对照组与处理组CXCR4的相对于内参GAPDH 的IDV分别为0.58±0.003与0.58±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启动子区CpG岛1的非甲基化状态亦无明显改变.结论 5-Aza-CdR通过去甲基化机制重新激活肿瘤转移抑制基因BRMS1的表达,从而降低了MDA-MB-23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

    作者:沈三弟;吴爱国;赵志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MUC1的研究进展

    MUC1黏蛋白(简称MUC1)是由MUC1基因编码的一种高糖基化、高分子量蛋白.它对正常的上皮起润滑和保护作用,同时还介导信号转导和细胞黏附功能,免疫活化和抑制作用等.在肿瘤组织中,MUC1常出现异常表达,非极性分布,且由于糖基转移酶活性增高而导致的糖基化不完全,使正常情况下隐蔽的表位暴露出来,成为肿瘤生物学治疗的靶点.

    作者:翁羽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2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诊疗转归分析

    目的 探讨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例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 该院5年内共收治12例并随访2~24个月: 9例内科保守治疗,5例治愈;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3例.结论 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内科治疗有40%~60%治愈率,对内科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者,应积极行外科治疗.

    作者:杜爱民;聂家艳;庞典付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30°内镜辅助支撑喉镜声门暴露困难的声带手术30例分析

    目的 探索新的手术方法,有效解决常规支撑喉镜下声带前端暴露困难的问题.方法 选取各种原因致声带前端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患者30例,经支撑喉镜采用30°内镜下暴露声带前端,行声带息肉切除术.结果 支撑喉镜下声带前端暴露困难的30例声带息肉患者均在内镜辅助下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声嘶均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可有效解决常规支撑喉镜下声带前端暴露困难的问题,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保证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晋安;张少强;徐大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生肌调节因子在儿童横纹肌肉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为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年龄40岁以上者罕见,是儿童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儿童癌症第7~8位,也是0~20岁儿童及青少年期软组织肉瘤中常见的类型,约占50%[1];其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与年龄有关[2];而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和大小[3].5年生存率较低[4].

    作者:马玉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pRb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pRb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16、pRb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16、pRb蛋白在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59.5%和0、45.2%,两者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鳞癌中p16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者(P<0.05),pRb的表达与之相反;皮肤鳞状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者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下调(P<0.05),pRb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p16、pR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单葵;杨坤;李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颅骨生长性骨折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4个月,因地震致头部外伤13 d入院.入院前连续3次头部CT检查提示:右顶骨骨折,骨折缝逐渐增大.

    作者:张列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Jones手术治疗儿童早期高弓仰趾足畸形

    目的 总结Jones手术治疗儿童早期高弓仰趾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Jones手术治疗儿童早期高弓仰趾足畸形28例(32足)并观察疗效.结果 随访13~38个月,平均25个月,26例(30足),优:17足,良11足,差2足,优良率93%.结论 采用Jones手术方法治疗儿童早期高弓仰趾足畸形是一个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法,能有效减轻足趾疼痛,矫正畸形,改善足部功能.

    作者:雷成刚;彭小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某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法,对该院14个病区252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洗手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并没有把有关对洗手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信念,更没有贯彻到行动中.结论 要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除了完善相关知识的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的配备等措施外,重要的是要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作者:曹启鸾;黄洁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因素的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发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为口腔溃疡的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到该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RAU患者149例,对其进行RAU与T淋巴细胞免疫因素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结果与正常值比较,所收集的149例患者中CD3、CD4、CD8阳性细胞及CD4/CD8变异率分别为97.99%、95.30%、97.99%、96.64%,RAU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与健康人群中正常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与RAU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华昌;范小平;向学熔;杨明聪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肝素表面处理人工晶状体在特殊类型白内障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肝素表面处理人工晶状体在特殊类型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8年所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78例(83眼)特殊类型白内障,其中28例(29眼)植入普通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50例(54眼)植入肝素表面处理人工晶状体,并对比其近远期疗效.结果 术后约79.5%术眼(66眼)发生不同程度葡萄膜炎症,其中植入普通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眼炎症发生率有26眼(占植入此类晶状体术眼比例为89.6%),植入肝素表面处理人工晶状体眼炎症发生率较低,有40眼(占植入此类晶状体术眼比例为74.0%).结论 肝素表面处理人工晶状体运用于特殊类型白内障手术后疗效与普通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比较,具有明显减轻术后眼内炎症反应及减少细胞在人工晶状体表面沉着的优点.

    作者:张委;代红权;甘树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肺隐球菌病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简略探讨.方法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的17例肺隐球菌病例的组织切片,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肺隐球菌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纤维支气管镜下为充血、水肿,表面附有灰白色黏液胶样物.病理组织学特征主要为隐球菌性炎性肉芽肿或凝固胶样非干酪状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等改变.结论 肺隐球菌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该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病灶区T淋巴细胞增多提示患者预后好,反之预后差.

    作者:蒋朝旭;蒋绍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锁骨中1/3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Orthofix)治疗锁骨中1/3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锁骨中1/3不稳定性骨折11例,全为闭合性骨折,均为中青年. 结果随访3~12个月,本组骨折全部临床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治疗结果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满意4例,未发现骨折不愈合,针孔浅表感染者经换药愈合.结论 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锁骨中1/3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微创,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局部骨膜损伤小,利于骨折愈合,疗效满意.

    作者:文涛;文皓;徐顺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理论在医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思想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在60年代成为一门新的系统研究科学,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80年代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大量成果,主要都是应用于企业管理.我国在80年代后逐步引入了RM理论,上世纪末开始开展医院RM研究.

    作者:余江;徐剑铖;王振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25例小儿重症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小儿重症肝炎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5例小儿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急性重症肝炎15例(60%)、亚急性重症肝炎10例(40%);住院期抢救治疗存活7例(28%),死亡18例(72%).病因分析显示:病因不明重症肝炎12例(48%),乙型肝炎6例(24%),巨细胞病毒肝炎3例(12%),EB病毒肝炎3例(12%),甲型肝炎1例(4%).并发症:肝性脑病18例(72%).存活组患者脑水肿的发生率、重症肝炎类型、外周血白细胞、ALT、AST、TB、GLOB、PT、APTT及TT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肝炎以急性重症居多,病情重,病死率高,肝性脑病是主要的并发症.脑水肿、重症肝炎类型等因素对预后也有明显影响.

    作者:易冬玲;陈军华;刘作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观遗传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目前WHO将其归类于髓系造血细胞肿瘤.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