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防治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射作用的观察

杨卫

关键词:舒芬太尼, 哌替啶, 硬膜外麻醉, 内脏牵拉反射
摘要: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哌替啶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防治阑尾切除术中防治牵拉反射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和哌替啶组(D),每组30例.经T11~12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固定后,切皮前S组在30s内经上肢静注舒芬太尼0.25μg/kg,D组静注哌替啶1mg/kg,两组均面罩吸氧.记录麻醉前(T1),平面固定时(T2),牵拉腹膜时(T3),牵拉阑尾时(T4)的血压和心率,和牵拉痛、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估防治内脏牵拉反应效果.结果 S组患者T1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于T2、T3、T4时,T3、T4时心率低于D组同时点心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T1时心率高于T2 时,与T3、T4时相较无统计学差异,各时点血压无统计学差异.S组患者牵拉痛和呕吐发生率低于D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防治硬膜外麻醉时内脏牵拉反射有较好的效果,能很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策略研究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观察38例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术期的病情变化,针对性加强预防措施、及早正确处理颅内动脉瘤及介入手术的并发症.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防止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术中予以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通过有效的护理避免出血、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结果 本组成功栓塞 36例动脉瘤病人,1例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因肺内感染死亡.结论 围术期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施行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常波;郑卓双;方坚玲;蔡楚红;李宜襄;林卓美;李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直腿抬高的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直腿抬高锻炼的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有无影响.方法 将55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予以直腿抬高角度达到大幅度;对照组27例,直腿抬高角度不做具体要求.术后4周,观察两组病例腰部疼痛、下肢感觉、下肢肌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腰部疼痛消失、下肢感觉和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直腿抬高锻炼达到大幅度能有效的防止神经根粘连,显著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曾嬿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在全球范围迅速进展,老年性痴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其是继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4大病因,同时该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美国每年用于护理痴呆老人的花费超过180亿美元.

    作者:陈越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6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探析

    目的 探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法 对66例住院GPP患者病例资料、临床特点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种因素可导致脓疱型银屑病发病,感染和滥用糖皮质激素是其主要诱因.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可能与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感染有关,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疗效确切.结论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宜选用非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作者:曾奇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中全科医生作用的探讨

    社区医疗服务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全科医生在整个保健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科医生都是经过专业训练培养后,工作于基层阶段的临床医生,能够给病人及居民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且服务过程中治疗效果好,经济消耗少,是大众群体都能接受了.本文重点探讨了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中全科医生的相关作用.

    作者:傅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100%,回访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对患者疼痛的观察及有效止痛;控制血压、降低心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肝切除手术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参麦组(n=33)和对照组(n=29).在肝门阻断前30min,对照组经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250ml;参麦组滴入5%葡萄糖盐水250ml+参麦注射液2ml/kg体重,术后第1~3天继续使用.两组患者分别在肝门阻断前及肝门开放后24小时和48小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在肝门阻断前和肝门开放后60min切取肝脏组织匀浆取上清,ELLISA方法进行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在肝门阻断之前检测血ALT、AST、LDH均正常,MPO、MDA、SOD的测定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参麦组患者ALT、AST、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门阻断开放后60min参麦组患者M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肝切除手术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杨清水;郭世强;廖信芳;王万川;檀谊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冠心宁、碳酸氢钠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 即VBI)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及药物较多,笔者从2006年3月~2009年6月对36例VBI性眩晕运用冠心宁、碳酸氢钠联合静脉给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世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尼卡地平靶控输注控制性降压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尼卡地平靶控输注控制性降压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 Ⅰ~Ⅲ级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100例,年龄30~50岁,于开颅后剪开脑膜前施行控制性降压,选用静脉泵入0.01~0.02℅尼卡地平,初始速度5~10ug/kg﹒min,调节尼卡地平输注速度使平均动脉压(MAP)在55~60mmHg,收缩压在100 mmHg以下,于动脉瘤夹闭后结束降压.记录降压前(T0)、降压10min(T1)、降压20min(T 2)、降压30min(T3)和降压结束后10min(T4)、降压结束后20min(T5)的颅内压(ICP),脑氧饱和度(rSo2)、HR、MAP.结果 T1~T3时MAP显著低于T0(P﹤0.01).T4时MAP明显回升(P﹤0.05),T5时回到T0水平.降压期间ICP、SpO2、HR无明显变化.结论尼卡地平靶控输注降压起效快、可控性强、降压平稳、停药后无反弹,对颅内压、脑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龚清安;司小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应用大头棉签予卧床老年女性患者会阴抹洗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对老年女性患者应用大头棉签进行会阴抹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个老年女性卧床患者160例会阴抹洗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实验组应用大头棉签+配好的PP水会阴抹洗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会阴抹洗方法.结果 实验组舒适度为81.25%,对照组为1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头棉签会阴抹洗舒适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棉球会阴抹洗法,既能有效清洁会阴皮肤,又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而且经济实惠,节约成本.

    作者:刘付珍妙;招彩玲;谭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本人对社区85例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全方位的护理,使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使病人增强了生活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雷英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沧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本市中心血站2007-2009年无偿献血者血样本27445份.1.2 仪器与试剂 TECAN-RSP100(瑞士帝肯公司)、FAME16/2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澳斯帮)、Auslab系统、TECAN SUNRISE酶标仪,TECANM12/4R洗板机.抗-HIV试剂(初检:厦门新创;复检:荷兰生物梅里埃),抗-HCV试剂(初检:厦门新创;复检:北京华大吉比爱),抗-TP试剂(初检:厦门新创;复检:北京华大吉比爱);室内质控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以上试剂均为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批批检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作者:陈淑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临床降压药物的选择

    目前降压药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并不明显.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说降压药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在选用降压药的时候,还要根据自己的病情、血压的高低、年纪的大小来选择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孙春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的校医院及门诊部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探讨

    本文通过探讨医学院校的校医院及门诊部职能特点:医疗、保健、预防与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等功能,分析当前医学院校的校医院面临的形势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的校医院职能建设、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几点体会和建议:实行一站式服务;实行目标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科培训等,更好的为全院职工和学生服务.

    作者:邓海霞;朱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控制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病人插管拔出或插管脱落(包括医疗操作脱管).机械通气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中而UEX是气管插管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通气不足,缺氧.误吸.呼吸困难.气道损伤.出血.窒息等严重后果,可使疾病恶化.

    作者:江云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肺孤立性结节(SPN)的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准确获取SPN的各项灌注参数,为临床对其良恶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使用GE16排螺旋CT机对靶层面行同层连续动态增强扫描,并利用灌注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SPN的TDC曲线、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结果 应用本CT灌注成像技术其成功率为88.5%,各项灌注参数均能满足临床.结论 病人的良好配合、造影剂的正确使用、优化的扫描技术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是准确获取各项灌注参数的关键,是CT灌注成像对SPN的良恶性进行鉴别的基础.

    作者:滕银如;赵华林;文学幸;李辉;李本泉;周闻轶;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单项唾液酸酶和联合测定试剂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进行BV单项快速唾液酸酶法和联合测定试剂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对于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同的标本,用经典检查项目Amsel诊断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两者阳性符合例数为55例(18.5%),阴性符合例数为225例(75.5%);总符合率为94.0%[(55+225)/298].结论两种快速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经济的方法,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BV.

    作者:郑华;李宏伟;马淑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析聚砜中空纤维膜在注射剂生产中的应用

    1 概述超滤技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进入工程领域,尤其是在近30年来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一些欧美国家已应用该技术进行生产无菌注射用,且国家已将该法收入其药典.根据注射剂的生产工艺特点,热原的带入途径,主要是从原料和生产过程中带入,尤其是部分从植物中提取为主要成分的原料药,更容易携带热源.无菌和热源指标成为这些品种的重大威胁.

    作者:李新柱;徐鸿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数字化校园之统计分析平台建设研究与实现

    探索建立一个统计分析平台,提供一个统一的查询接口,屏蔽底层数据源的不同,使得用户不必再考虑底层数据模型不同、位置不同等问题,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查询界面实现对网络上异构数据源的灵活访问.屏蔽它们的平台、数据结构等异构性,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

    作者:王常华;鲍剑洋;沈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研究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TIA患者58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 行DSA检查58例中54例(93.1%)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47例(81.0%).狭窄在颅外段40例(69.0%),颅内段14例(24.1%).结论 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衡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