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秀
目的 通对1例糖尿病足合并MRSA感染的分析,增强对MRSA医院获得性感染的认识,以及有效的控制传播.方法 做好隔离措施,加强伤口、基础护理,防止交叉感染、微生物传播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患者,女,79岁,因发现血糖增高6a,左下肢坏死20余天入院,病程中出现MRSA败血症,因采取合理治疗和措施,病情控制.结论 有效的预防隔离和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伤口合并MRSA感染死亡率.
作者:易晓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诊之一,临床以呕血,黑便为特征.急性大量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正确估计出血量,并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是抢救患者生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分期观察,辩证调护是基础;注重心理,调和情志,合理膳食,是避免诱发再出血的有效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辩证施护是促使上消化道出血康复的发展方向.
作者:冯翠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颅脑结构的异常在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既往对胎儿神经系统异常的诊断仅局限于二维超声图像,诊断准确率低.三维多角度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及实时四维断层呈像技术的运用能够将胎儿颅脑结构清晰,立体的成像.从而直观诊断胎儿颅脑结构异常.提高产前诊断在胎儿颅脑领域的水平.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郭佳;孙雅楠;李惠东;张志坤;吴钟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促进我国医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本文根据当前医院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对新时期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要求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新模式.
作者:李巧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1岁,因自然流产后不孕2a来诊.自诉2007年因妊娠2月自然流产不全行清宫术,之后不避孕一直未孕,2009年造影提示:右侧输卵管未显影,左侧输卵管伞部梗阻,B超检查发现子宫腺肌症,子宫增大,要求试管助孕.既往体健,无性病史,月经5 ~6/28~32d,经量正常,有明显痛经.孕1产0.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如孕3个月子宫大,活动受限,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朱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B-Lynch缝合法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及评价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9例实行B-Lynch缝合法的效果.结果 9例患者经实行B-Lynch缝合后能有效止血,有效率100%.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42d.B超子宫复旧正常,未见异常并发症.结论 B-Lynch缝合法可用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术式简单易学,疗效较好.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造瘘口的护理体会.直肠癌包括齿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方法 手术根治性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结果 直肠癌患者施行肠造瘘口后,因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气,给患者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也加重了患者的心里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加强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指导,尤其是人工肛门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郭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预防医院内感染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护理专业医学生无菌操作,提高护生的无菌意识,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内感染.
作者:关翔宇;王伟;邵长玲;孔军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从均衡教育资源促进中西部基层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回归精英教育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顺畅管理体制实现良性运行机制,创新继教改革完善医学教育培训体系五方面提出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一些建议,旨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作者:李丹丹;李红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骨筋膜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FCS),是由于骨筋膜间隔区内压力的增高、或空间变小(肢体外部受压)、或骨筋膜室内组织体积的增大(肢体内部组织肿胀)所致.病理机制是由于损伤引起特定骨筋膜室内容积骤减或内容物体积增加使室内压力急剧增高,阻断了室内组织的血液循环,致使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病变[1].临床上常以疼痛、麻痹、感觉异常、苍白、无脉症,即5个P为典型的临床表现[2].若诊断和抢救不及时,可迅速发生肢体坏死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7年7月~2012年7月,对25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痔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严重脱垂性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方法 我院对21例痔疮患者实施了该手术.通过手术前后相关护理及健康指导,患者恢复良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结果 追踪观察,患者术后遵医嘱改良生活及饮食习惯,排便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PPH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效果较传统手术方式进步.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外伤性损伤,由于老年人各个器官功能较差,疾病较多,伤后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何针对预防各种并发症,做到精心护理,对疾病的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我科在护理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阳建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随着医疗卫生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产妇分娩时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方法 产妇在分娩前往往会由于对分娩的未知性、对分娩时疼痛的惧怕等因素引起应激反应,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变化,不利于顺利分娩,医院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结果 提高产妇身体分娩耐受能力,促进产后的恢复,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结论 本研究中对分娩产妇心理护理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何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2009年,公立医院改革大潮席卷镇江的每家医院.面对未知的机遇与挑战,涉世未深的医院青年职工难免会产生胆怯和迷茫的情绪,这给医院改革的推进和长远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只有通过了解团员青年思想动态、工作现状和学习生活需求等全面信息,才能更好的把握青年动态,及时疏导青年心理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激发青年职工拥护和参与医院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我院团委于2011年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开展调研工作,就青年的基本情况和新医改环境下青年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蒋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1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原理根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及网眼理论,腰椎间盘突出不是椎间盘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体在对腰部损伤的修复过程中,腰部的软组织粘连、瘢痕,导致了腰椎受力曲线的改变,使椎间盘受到挤压,突出而引起的腰腿痛.故针刀治疗不将椎间盘切除,只是松解腰部及神经根周围的粘连和瘢痕,将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粘连分开,恢复腰部的受力曲线,以达到治疗目的[2].
作者:黄晶;邹柳;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通过对不同病因TIA患者出院后的分层跟踪管理,对其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减少反复发病住院的频率或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方法 将因不同病因住院的80例TIA患者纳入调查范围,护士对患者采集相关住院资料,出院后由护理人员个性化、系统化的进行分层跟踪管理,调查患者3年内反复发病住院的频率及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 患者反复发病住院的频率明显减少,继发脑卒中的概率明显降低.结论 分层跟踪管理可以有效减少TIA患者反复发病的频率,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燕;马秋萍;徐熙娟;邵芳;杜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摄影是医院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改的进展,医院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就医院活动中一些重要场景的摄影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陈孟利;郭伍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90名医院工作人员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名.对照组人员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人员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将对照组及观察组管理前及管理后3、6个月的控制感染意识、相关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感染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人员在接受人性化管理模式后的3、6个月,人员的控制感染意识、相关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感染控制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对控制医院感染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琦;王雪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通过深入研究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方法,提出了医疗质量全域控制的理念,并构建医疗质量全域控制体系,理清医院数字化管理架构,终设计出一种新的医院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型,实现了医院管理全域监控覆盖.
作者:世文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探讨PICC置管后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对该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分析,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中心静脉导管直接相关,也与疾病、药物治疗、患者活动度有关.娴熟的操作技术、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速凤媛;纳维娅;马艳敏;马睿;陈永莉;卜绍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