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给药的护理

李黎;马新乐;孙广荣

关键词:输注泵, 药物疗法
摘要:我院2001-01~2004-12应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微量泵配合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持续给药128例,便携式化疗微量泵能24 h持续给药 ,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酶试剂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检测

    2003-07~2003-12我们应用美国crybus公司所生产的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试剂盒对我院门诊128例进行了检测,效果良好,结果准确,现总结如下.

    作者:唐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药物所致尿频

    1 罗红霉素杨滨海等[1]报道2例:例1:女,5岁.因发热伴流涕口服罗红霉素50 mg,2次/d ,2 d后出现尿频,24 h达20余次,无尿急、尿痛,用药前尿量1 000 ml/24 h,用药后尿量1 800 ml/24 h,停药观察,2 d后尿频症状消失.例2:男,11岁.因发热伴咳嗽口服罗红霉素100 mg,2次/d,1 d后出现尿频,每日达10余次,以夜间尤甚,用药前尿量 1 100 ml/24 h,用药后尿量1 700 ml/24 h,停药观察,3 d后尿频症状消失.

    作者:刘丽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的护理

    1999-01~2003-01我科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20 0例,其中并发气胸38例,男20例,女18例,平均43岁.呼吸指导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红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误诊37例分析

    对我院1981-01~2004-01女性生殖器结核误诊37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既往史中有结核病史或结核接触史9例,生育史中未婚6例,原发不孕17例,继发不孕5 例.

    作者:邓巧子;刘晓红;王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电力系统职工慢性病患病率调查

    2000~2003年我们对报批的慢性病职工患病率进行调查如下.

    作者:卢广锋;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学龄前期儿童无热惊厥82例分析

    对我院1995-01~2000-12学龄前期无热惊厥儿童82例分析如下 .

    作者:周艳梅;董继平;王金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以人成骨肉瘤细胞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其适宜作用剂量、作用时间.方法:以微波不同作用剂量和时间,作用于人成骨肉瘤细胞 .采用形态学观察,四唑兰显色法,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FCM等方法观察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结果:寻找到了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佳作用剂量和时间,分别为100 W/m2和1 h.结论:微波辐射可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

    作者:郑联合;张伟;韩涛;马保安;范清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骨髓转移癌误诊30例分析

    对我院1994-03~2004-03接诊的骨髓转移癌首诊误诊30例分析如下.

    作者:董春玲;姜玉珍;王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在临床中的应用

    1 静脉输液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1.1 静脉药物配置环境管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于2003-03正式起用,引进了美国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设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在各个岗位的职责及标准操作程序人员的培训,严格按照人流、物流、信息传递三方面来布局.环境由办公室、摆药区、准备区、缓冲区、更衣区、配置区、成品区和药物仓库组成.空气采用层流,各区域分别达到十万级、万级、百级.配置中心有非常强大的电脑系统,与每个病区时刻保持着联系,有利于医嘱的更改.中心的核心部分有2个200 m2、洁净度达万级的配置室,每个配置室放置4个超净台,每个超净台达百万级.

    作者:肖慧;任爱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354例的护理

    我科2001-03~2004-10应用PetaxEC-3830F电子结肠镜共检查 3 084例,检出大肠息肉354例.结肠镜下电切大肠息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常青;胡素芳;叶克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关节镜下髓心减压入路BMP/牛松质骨复合物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

    我院自1996-01采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入路BMP/牛松质骨复合物植入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后随访3~6 a,疗效满意, 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捷;刘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的手术配合

    我所2000-04~2004-12采用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82例,外形及功能取得满意效果,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作者:李君;刘艳华;吴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护理

    贝尔氏面瘫是指面神经颌以下的面神经各段受损所致的面神经功能障碍,我院采用甲基强的松龙500 mg冲击治疗特发性面瘫20例.治愈率明显提高.病程明显缩短,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娥;张秀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35岁.因右侧腹痛4个月入院.患者疼痛局限,无放射,无恶心呕吐、腹胀,伴有反复发热(38~39℃),经抗炎治疗无明显改善.1周前出现右下肢肿胀,皮温升高,主动脉搏动正常.CT平扫示右肾上腺区见一11 cm×7 cm×6 cm巨大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尚清,密度均匀,增强后肿块呈中等度不均强化,肿块向前生长推移,包绕下腔静脉,致其以下至右侧髂总静脉水平管腔内均见明显瘤栓形成,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术后巨检示:肿块切面呈灰白色,部分质韧.镜检示:肾上腺正常结构消失,被瘤细胞弥漫浸润,核分裂相易见.免疫组化示:LCA(+),L26(-),UCHL-1(+),CD15 部分(+),CD30(-),CKJ(-),CHG(-),AFP(-),CD68组织细胞(+).病理诊断 :(右肾上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弥漫型,T细胞性,大细胞型.

    作者:林琳;张淑伶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严重并发症4例分析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简称碎石术)为微创手术,但若发生严重并发症则处理棘手,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我们对所遇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风;梅红兵;常江平;于海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心理指导对服毒自杀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2001-10~2004-12收治服毒自杀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指导组32例, 男8例,女24例,平均(28.4±6.3)岁;服毒种类:农药26例,医用药物4例,其他2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例,初中以下14例,文盲10例.对照组32例,男9例,女23例,平均(27.2 ±6.9)岁;服毒种类:农药25例,医用药物4例,其他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9例,初中以下15例,文盲8例.两组性别、年龄、服毒种类、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俊环;曹瑾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CT引导下空洞内注药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观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0-05~2003-03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98例,男63例,女35例,年龄16~60岁.均符合下列标准:(1)初治失败;(2)痰培养及药敏对异胭肼和利福平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3)胸部CT或胸片显示单个或多个空洞位于一侧肺内;(4)临床无发热、呼吸困难、咯血,无心、肝、肾、脑功能障碍.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两组性别、年龄、耐药情况及病史均有可比性.

    作者:郑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性胃肠炎误诊肠梗阻189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男135例,女54例,年龄6~74岁,平均41.2岁.均有腹胀、腹痛,并有从发病到就诊无排便153例,无排气135例,腹部压痛167例,恶心、呕吐105例,振水音8例,肠鸣音减弱4例. 其中有腹部手术史38例.经X线透视示腹部肠管积气,并存在1~5个气液平面,急、门诊医生诊断肠梗阻并入院.临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8 h内排除肠梗阻156例,其他16 h内完全排除肠梗阻,进行了相应处理.

    作者:董晓松;于继刚;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胸部肿瘤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1 临床资料1992-01~2002-12我科行开胸手术的胸部肿瘤患者2 001例,术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1 7例,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小腿肌静脉丛3例,胫前静脉2例),血栓性浅静脉炎12例; 年龄48~60岁,平均69.12岁;体重58.5~79 kg,平均65.32 kg,其中体重超重7例;肺癌9例 ,食管癌5例,贲门癌3例;术前输血1例,术中输血15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4例 ;左下肢13例,右下肢4例;术后第1周发病13例,术后第2周发病4例.临床表现:下肢弥漫性肿胀、疼痛,感觉迟钝,皮肤肿硬,皮温升高,肢体周径增大,t37.3~37.8℃,全身症状不明显.

    作者:郭晓峰;李变红;王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 正确的诊断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基础要及早确定病原学的诊断,这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1,2].

    作者:刘艳秋;唐利民;杨哲;尤君;李玫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