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燕
Bcl-2和Bax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原癌基因,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存活基因,通过阻断凋亡信号传递系统中的后共同通道而抑制细胞凋亡.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病理检查证实为小细胞肺癌组织的Bcl-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奕生;刘慕嫦;张惠球;黄榕权;张绘宇;顾莹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例报告女,24岁.于2004-03中旬哺乳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内有一硬结,山杏核大,无痛,无红肿及不适感.在当地医院按乳腺炎消炎治疗,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肿物渐增大5个月后 ,肿物增大至全乳房,不能哺乳,靠健侧哺乳,并且发现左腋下肿物.遂于2004-08-20来我院肿瘤科诊治.查体:患者左乳房肿大,质硬实,乳头凹陷,乳房13 cm×12 cm×6 cm, 左腋下淋巴结肿大1 cm×1 cm×1 cm.胸透:心肺无异常.
作者:王阜光;王莉;李景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尼群地平男,66岁.因高血压病给予尼群地平片10 mg口服,3次/d,次日出现胸痛、腰痛,皮肤黄染 ,随之出现腹胀、酱油色尿等一系列症状,入院诊断为急性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心绞痛 .停药后经对症治疗,胸痛仍频繁发作,皮肤黄染加重,持续无尿,终因溶血进行性加重, 于80 h后死亡.本例溶血之特点:起病急,病前有小剂量同类药物服用史,有血管内溶血和酱油色尿.其溶血机制可能与复合体型免疫性溶血有关[1].
作者:范存亮;李成建;王增泮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2001-10~2004-12收治服毒自杀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指导组32例, 男8例,女24例,平均(28.4±6.3)岁;服毒种类:农药26例,医用药物4例,其他2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例,初中以下14例,文盲10例.对照组32例,男9例,女23例,平均(27.2 ±6.9)岁;服毒种类:农药25例,医用药物4例,其他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9例,初中以下15例,文盲8例.两组性别、年龄、服毒种类、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俊环;曹瑾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一种手段,对纠正缺氧、挽救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如氧疗方法不当,护理不周,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 .
作者:段素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相继出台和实施,从法律的角度把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知情同意权利和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给予了立法上的规定.从实践来看,医患双方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履行,使医疗护理活动在双方的积极配合、理解、支持下顺利进行,医患关系逐渐缓和, 医疗护理服务逐渐规范,医患纠纷明显下降.但也有因患者对医疗护理行为知悉不足,权利的使用不当,干扰着医疗护理活动的正常运行.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1998-04~2004-08我科共收治川崎病患儿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9月龄~5岁, 平均2.1岁.用丙种球蛋白治疗35例,因经济困难未用3例.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儿平均住院16.5 d,出现冠状动脉扩张1例.未用丙种球蛋白的患儿平均住院21 d,出现冠状动脉扩张3例,均治愈出院,随诊0.5 a,心脏受损恢复.
作者:陈幼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为了大限度的保护手术室工作人员,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就手术室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晋丽君;杨红伟;焦瑞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技术操作是首要护理要求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临床护士主要通过大量的技术操作为患者服务.娴熟的技术操作与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能为患者带来大的安全感.目前,化疗仍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对血管都有较强的刺激性,特别是阿霉素、顺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毒性较大,一旦渗漏皮下,可造成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局部皮肤发黑、坏死、溃烂,后果严重.所以要求护士有一定的临床技术经验 :(1)静脉穿刺技术娴熟,以低限度损伤血管;(2)化疗药液渗透皮下时能立即进行正确处理;(3)合理使用静脉;(4)加强巡视,并在用化疗药物前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殷小勇;杨文霞;牛松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干眼症已成为目前一种流行性疾病,我国文献[1]显示此病的发病率为2.7%,然而对此病误诊却为数不少.现对我院1994-01~2004-12遇见的干眼症误诊120例分析如下.
作者:蒋毅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罗红霉素杨滨海等[1]报道2例:例1:女,5岁.因发热伴流涕口服罗红霉素50 mg,2次/d ,2 d后出现尿频,24 h达20余次,无尿急、尿痛,用药前尿量1 000 ml/24 h,用药后尿量1 800 ml/24 h,停药观察,2 d后尿频症状消失.例2:男,11岁.因发热伴咳嗽口服罗红霉素100 mg,2次/d,1 d后出现尿频,每日达10余次,以夜间尤甚,用药前尿量 1 100 ml/24 h,用药后尿量1 700 ml/24 h,停药观察,3 d后尿频症状消失.
作者:刘丽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2~2003年,笔者对心肌梗塞并发泵衰竭,发病不足24 h,在应用吸氧、心电监护、心理治疗、速尿、硝酸甘油20 靏/min静点治疗等措施的同时,采用小剂量吗啡分次静脉注射的方法,疗效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福秀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应用1.1 低血压性休克期的应用在充分补液、纠正酸中毒等治疗后,如果血压仍不回升或脉压差较小时,可考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酚妥拉明、654-2、阿拉明等 .这时应分清休克是因外周阻力增加、外周阻力降低、心衰还是由于输液速度小于血浆外渗速度引起,后两种因素在此不作陈述.如休克是因外周阻力增加所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不低,脉压差常较小,这时应适当应用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的药物.如休克是因微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所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往往均降低,脉压差正常或偏低,这时需适当用收缩周围血管的药物,以增加外周阻力.
作者:郑兰芬;崔光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心理问题脑梗塞患者大多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由于高压氧治疗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从它的密封式舱体到严格的安全措施,以及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知识的缺乏和误解,使患者感到陌生和不安,常表现为紧张、焦虑、孤独、恐惧等心理反应[1].(1)紧张: 舱体的特殊让患者产生紧张心理,从而使其心跳加快,舒张压上升,血糖升高,出汗等症状 ;(2)焦虑:由于害怕氧舱对其自身的伤害,产生痛苦不安的焦虑情绪.表现为皮肤苍白、出汗、排尿、血压上升、抽搐等变化及不同程度的愤怒、否认、伪装快乐、强迫治疗、哭泣、抑郁等行为改变;(3)恐惧:部分患者肢体功能缺失或丧失及对高压氧治疗知识缺乏且觉得自己的衰老,控制不住地产生害怕自己死亡的恐惧情绪.
作者:马海静;宁茂华;陶玉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2002-07~2004-03共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160例施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心理护理,使患者大限度地配合医护人员,顺利渡过围术期,总结如下.
作者:王荃声;刘艳萍;兰敏;冯素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置入时机近来肠道作为免疫器官在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胃肠道不仅是一个传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消化器官,也是一道分隔内外环境、保护机体免受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侵袭的内在屏障,还是体内大的细菌储源,肠道细菌或内毒素易位进入淋巴或直接引流入肝,可以启动全身的炎症反应.因此在MODS的发生中,肠道既是受损的靶器官,又是损伤的激发器官.
作者:葛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2-06~2005-01我科施行小切口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6 例,因加强了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曲桂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CT、MR等影像技术的发展,脑出血已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但临床工作中仍有部分不典型脑出血,尤其是后颅窝脑出血常被误诊.现对我院近4 a来后颅窝脑出血误诊28例分析如下.
作者:郎臣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为提高我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质控中心、护理部对2 a来部分归档病历进行抽查如下.
作者:袁先霞;张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患者采集血液标本亦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检验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药物的监测、健康状况的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临床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正确的采血操作方法,还必需了解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若干因素[1] .
作者:张保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