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玲
目的 关注分析和了解老年患者的疾病特点及其机体的生理性老化而产生的特有心理需求.做好老年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优质护理服务,帮助其建立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使其能乐观的对待疾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促使疾病早日康复.结果 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老年患者就诊数量明显上升,患者信任度增加.
作者:巩继红;杜相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而恢复慢,且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极大的负担.现代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大地改善了这种状况,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其肢体功能,降低残疾程度.我科对 5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洪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论述了兔阑尾切除术的实验教学过程,以及用活兔进行阑尾切除术的利与弊,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郑晓娟;吴明灿;袁岳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化疗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可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但化疗时也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1],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所以做好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笔者现将人文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宁琼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着重从护理角度进一步探讨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方法 对我科25例心脏性猝死患者进行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为我科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预防此类疾病发生提供指导作用.结论 护士自身应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护理质量,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医疗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阳;魏亚丽;马德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161 例手术患者感染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手术室护理技术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对手术室常见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使手术室感染管理更具科学性、实践性.
作者:苏艳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文章从危险因素、基础研究、临床研究3方面阐述卵泡抑素样蛋白l (FSTL-1)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何丹;陈远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促进<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以我院2008级高级护理本科本为教改班、2007高级护理本科班为对照班进行对照研究,并设计问卷调查.结果 实施解决问题法前后,教改班与对照班两学期期末问卷调查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专题模拟教学法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护生间的有效交流,培养护生的沟通协作精神,提高护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金先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疗垃圾具有巨大的危害性,本文阐述我院利用现有的信息监控技术,配合杭州市卫生监督所实现医疗垃圾在医院端的监控.
作者:陈磊;谢琼;徐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54名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有明显提高,血压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程度,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血压,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
作者:杜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术后6周,54例患者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12例患者术后1月坐轮椅户外活动.结论 经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患者以佳的心理及生理状态接受手术,安全、顺利地度过了手术期,达到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钟协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74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的血浆置换102人次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102人次治疗中共发生不良反应59人次,其中低钙血症反应的发生率高30人次,过敏反应的发生14例次,舒适的改变10例次,低血压3例次,TMP(跨脉压)增高2例次,所有的不良反应经正确的处理后缓解和消失,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经严格、周全的护理措施及处理后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消失.
作者:巫桂清;李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8A例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并发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便秘、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出血急性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叶春香;胡丽;冯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桡神经起于颈段5~8髓节,也常常有胸段;髓节神经根参加,支配桡侧伸腕、伸指诸肌和前臂背侧直至腕关节桡侧缘的皮肤.桡神经贴近骨质,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损伤此神经.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临床上因静脉穿刺造成的神经损伤病例不多见,笔者现将1例因静脉穿刺损伤桡神经的病例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门诊作为医院窗口部门,预防感染,对于提升医院形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积极的意义,如何进-步加强医院门诊感染管理,综合预防与控制感染仍是当前医院门诊管理中的-个难点与重点.
作者:徐彬;张玉琼;袁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高血压急重症不断增加,已成为心内科常见的重症,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本人参与护理的28例高血压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入院后及时评估高血压危险因素,耐心指导降压药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 2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刀世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触发器定义触发器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被创建后就保存在数据库中, 并在特殊的数据库活动发生时被激活自动执行.它是在触发事件发生时由数据库系统本身隐式运行的,与连接的用户或使用者的应用无关.
作者:吕海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患者出院前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低,提示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减少了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减少了并发症,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操作,能够有效的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满意率.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基础护理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通过临床护理观察,认为加强患者口腔、呼吸道、皮肤及各留置管的护理,同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及无菌技术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彭艳;陈景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新生儿,随即分为90例对照组和90例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在进行医疗操作性疼痛的全过程不给予其任何对疼痛进行缓解的干预措施;观察组新生儿在进行医疗操作性疼痛的全过程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新生儿疼痛后不同时间的NFCS比较,疼痛后1min观察组轻度疼痛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疼痛后5min观察组轻度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新生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对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大限度的减少由于疼痛可能对新生儿近期及远期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颜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