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护理

陈桂贤;刘春丽

关键词:子宫脱垂, 患者, 阴道口, 骨盆底, 坐骨, 新法接生, 韧带, 盆底肌肉, 筋膜, 宫颈外口, 保健工作, 宫颈口, 发病率, 产褥期, 中部, 张力, 位置, 损伤, 撕裂, 普及
摘要:由于骨盆底有坚韧的肌肉和筋膜支托,子宫两侧及后方有韧带与骨盆壁相连,正常子宫位于骨盆中部,宫颈口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上.当盆底肌肉、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因损伤而发生撕裂,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其张力减低时,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常伴发阴道前、后壁膨出.近年来,随着新法接生的普及和加强了妇女产褥期保健工作,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事关医院的发展和兴衰成败,在当前形势下,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我院党委始终把党风廉政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作者:张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住院痛风患者饮食护理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失调的疾病,常为先天遗传和后天饮食结构两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多发于男性成年,更年期女性也可发生.痛风具有反复发作与病程长特点,其发病与饮食习惯不良有关,如在患并早期对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对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奚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胰腺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及病情观察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4月于我院保守治疗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资料.结果 64例患者除1例患者并发感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外,其余63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8.41%.结论 细致全面的病情观察与有效护理对提高胰腺炎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效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的疾病主要为老年痴呆症,晚期癌症,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后遗症以及脏器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使患者心理生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面了解这些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帮助其减轻痛苦,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VSD负压引流治疗电击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探讨VSD负压引流治疗电击伤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电击伤后早期行清创并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使用后创面肉芽组织丰富,行刃厚皮或中厚皮植皮,皮片存活良好;2例有骨外露,行邻近皮瓣转移,皮瓣存活良好.结论 对电击伤后行VSD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提高了皮片和皮辩成活率,减少了植皮次数,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便于操作和护理,再加上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良好.

    作者:赵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门诊输液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2009年3月20日~2010年3月20日在我院门诊输液患者6480例的观察,将输液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16例输液不良反应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无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或缓解了各种不良反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都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

    当前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有:管理制度不完善、岗位分工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等,本文就如何更好地管理医学院校的化学实验室,浅谈了几点心得体会.

    作者:李赞;谭卫兵;邝雪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20例PTGD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及微创术中配合,实施术后专门护理.结果 20例次PTGD术均置管成功.1例发生堵管,经造影后无梗阻予拔管.1例出现胆道大出血,经急诊肝动脉栓塞治愈,安全度过危重期后19例患者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 PTGD术对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是一种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管道护理是置管术后重要的一环,通过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PTGD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欧阳惠少;李婉珊;陈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断及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脑瘫常见的病因之一,可分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和慢性胆红素脑病,其临床表现不同.胆红素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电生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或听性脑干反应(ABR),头颅MRI主要治疗有光疗、换血、药物、康复训练等.

    作者:徐芝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腔内治疗进展

    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应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内科、外科、介入(腔内)治疗,其中,腔内治疗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糖尿病足腔内治疗包括长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置管溶栓等治疗,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方案,可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膀胱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尿路造口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心得.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手术后的患者提供心理指导,并加强引流管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结果 50例患者均得到合理的护理指导,造口恢复情况良好.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所有患者基本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正常拔管,拔管后无不良反应.94%的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在4w内顺利出院.术后复查和随访,3个月后80%的患者基本可控制排尿,1年后可完全控制,另有10%的患者熟睡后有轻度尿失禁,及4%的患者术后出现上尿路积水伴肾功能轻度减退.结论 合理的心理护理和精心的临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手术顺利、造口回复良好的关键.

    作者:黄英凡;卢杏新;许献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51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10例剖宫产患者手术顺利,平均住院7d.术中发生:1例麻醉意外,术后发生:1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胃肠道胀气、2例泌尿道感染、无一例切口感染.结论 加强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促进剖宫产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万珍倩;丁飞霞;鄢红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ICU中护士礼仪的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护士礼仪在ICU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分析总结护士礼仪在ICU工作中应用的情况.结果 良好的护士礼仪在ICU中起到很好的效果.结论 护士礼仪是每位护士的必修课,良好的护士礼仪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也能帮助护士开展工作.

    作者:李丹;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9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 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慧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

    总结在从事社区护理管理的七年中,对社区护理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思维记忆的教学体会

    面对中职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差,学习方法盲目无科学性,运用思维记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要点,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考能力、通过率.

    作者:梁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暂时性小儿脑功能障碍,会造成小儿智利障碍[1].现将我院201 1年1~12月收治的10例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1~12月共收治10例高热惊厥患儿.男8例,年龄6个月~9岁,其中上呼吸到感染8例,占80.0%;支气管肺炎2例,占20.0%;发作时体温38℃~39℃2例,39℃~40℃6例,>40℃2例.对10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作者:唐仕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PICC术肢局部皮肤过敏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是由外周静脉,如肘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穿刺,使硅胶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1],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输液途径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外渗,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留管时间长,为临床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2].特别适宜肿瘤患者的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减少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和高浓度的营养液对血管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信心.

    作者:陈涛;刘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现状及思考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王凤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诊科临床心理护理及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急诊科临床心理护理对急诊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并且总结急诊科临床心理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12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对照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60例对照治疗组的患者在接受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还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护理,跟踪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90d的跟踪记录,比较同症状的患者,对照治疗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的平均人数相比与常规治疗组的人数要多15~20人,而且对照治疗组之间的医护关系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急诊科患者接受心理健康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作者:刘洪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