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载药释放系统治疗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研究进展

姚念东;杨英年

关键词:载药释放系统, 骨髓炎合并骨缺损, 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骨髓炎合并骨缺损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抗生素治疗,但因治疗时间长和需要反复治疗等缺点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随着载药释放系统的出现及深入研究,该病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应用,对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的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青睐.本文就载药释放系统治疗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脑脊液检查质量控制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的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严格控制检验质量,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了使CSF检查的结果能更好的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CSF检验的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标本采集和处理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因此,CSF穿刺技术要熟练,采集的CSF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采集后的CSF标本的分装、运送、保存及处理应严格按要求操作.另外,要严格掌握采集CSF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孙梅;马淑清;毕艳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议我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经过12年的工作历程,我省的医疗器械经营市场在监管指引下已有快速的发展,现以Ⅱ、Ⅲ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事权下放的契机,总结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梁杰康;符光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云克治疗60例甲亢伴侵润性突眼的护理体会

    目的 深入分析云克治疗甲亢伴侵润性突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4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60例甲亢伴侵润性突眼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使用云克进行治疗的同时接受全面的护理.结果 37例轻度突眼患者中17例显效、20例有效;中度突眼患者中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重度突眼患者中1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结论 云克是一种治疗甲亢伴侵润性眼突的理想方式,操作简洁,安全性高且无副作用,应积极推广使用,但注意要结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考章;王小玲;黄兰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诊科临床心理护理及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急诊科临床心理护理对急诊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并且总结急诊科临床心理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12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对照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60例对照治疗组的患者在接受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还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护理,跟踪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90d的跟踪记录,比较同症状的患者,对照治疗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的平均人数相比与常规治疗组的人数要多15~20人,而且对照治疗组之间的医护关系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急诊科患者接受心理健康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作者:刘洪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结果 治疗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两组的恶心、腹胀、发热、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增芳;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策略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妇产科生育患者产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存在,且抑郁更明显.文化程度、职业、生育方式、年龄对患者产后抑郁焦虑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这些焦虑心理可使产妇在产后出现情绪低沉、孤独、内疚感、自责自罪、焦虑烦躁等,还可以出现罪恶感,怀疑自己患有神种疾病,严重者出现自杀倾向因此观察分析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原因,及时、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对产后忧郁的孕妇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其做好适应性调整,恢复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做好母婴保健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罗险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刍议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比较患者心理评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比较,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伏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产妇在分娩时才有改良式的助产法,对其对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我院在2008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对所收治的分娩产妇选取50例.对这些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例.对这些患者都进行心理护理和适当的药物镇痛.试验组:产妇采用改良式助产法进行助产.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助产方式进行助产.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显效患者有20例,占80.0%;有效患者4例,占16.0%;无效患者1例,占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患者有12例,占48.0%;有效患者6例,占24.0%;无效患者7例,占28.0%;总有效率为72.0%.两组的有效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分娩时,采用改良式助产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新生儿的出生安全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陆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用药分析中有关护士问题及护理药学服务的探讨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临床药师2012年在院患者用药分析中发现的有关护士问题及护理药学服务相关内容进行探讨.通过有关存在问题探讨对问题进行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热依木·居曼;海其古丽·提力瓦地;阿瓦古丽·赛买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51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10例剖宫产患者手术顺利,平均住院7d.术中发生:1例麻醉意外,术后发生:1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胃肠道胀气、2例泌尿道感染、无一例切口感染.结论 加强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促进剖宫产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万珍倩;丁飞霞;鄢红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层医疗单位继续医学教育考核标准的探讨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完善相关继续教育制度,创新继续教育形式,寻求更加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提升学术氛围的方法,旨在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先进性,更加适应基层医疗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需求.

    作者:王雅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何做好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核心工作制度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防御系统,而患者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前题,是护理质量的底线,不能失守.外科医疗护理行为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变化快的各种疾病特殊人群,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更高,护理安全成为衡量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质量指标.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防范护理失误,我们对护理安全管理抓了规范技术操作、护理安全教育、规范护理解释用语、消毒隔离、人文管理等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小组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培训,特别是新上岗人员,使她们明确护士职责,规范技术操作程序,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加强护理安全关键点的管理,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杨敏;徐晓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家庭护理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在小儿中的发病率增高,是一种慢性的阻塞性肺部疾病,感染是常见的因素之一.我们通过对出院后BO患儿的随访,总结出了可以降低小儿BO复发率的家庭护理方法.

    作者:赵凤美;韩晓蓉;孟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护士对老年急腹症早期观察与护理

    老年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迅速,早期即可出现休克,延误手术等抢救时机而危及生命.社区护士往往早接触患者,只有掌握老年急腹症的特点,才能早期观察病情变化,以协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采取有效正确的抢救措施,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老年急腹症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何蕴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研究进展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空前活跃,有效的早期干预可以阻止患者生物学变化的进展、防止慢性症状的产生、减缓衰退、提高生活质量,使之及早回归社会.为此,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学特点及干预措施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杜建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高血压症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5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观察与护理,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 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2例,随访1~12个月,恢复20例,生活基本自理25例,不能自理11例.结论 围手术期充分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后遗症发生及提高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香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人民的生命健康紧密相连,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深入探讨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医院档案管理的原则.

    作者:邱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5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功能损害而引起的复杂临床症候群,它被认为是所有心脏病发展的终阶段.其症状反复发作,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和病死率增高.因此,掌握患者心力衰竭的特点及发展规律,精心护理,配合医生救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现将我科收治的65例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会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的治疗进展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3亿,且每年仍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高血压的治疗备受关注.系统而有效的降低高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治疗高血压长期且终身的.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指对轻型高血压或药物治疗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手段.非药物、康复治疗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关注,有约40%的患者通过运动为主的康复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高井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留置导尿管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留置导尿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颅脑外伤昏迷而留置导尿管患者138例,总结发生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依次为尿路感染(25/36)、尿道损伤(4/36)、包皮嵌顿(3/36)、阴囊皮肤过敏性皮炎(2/36)及会阴部湿疹(2/36).结论 针对颅脑外伤昏迷留置导尿管患者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及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建波;韩晓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