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吴培凤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结果 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3例中转开腹患者手术顺利,经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术后上门回访满意率100%.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LC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必要措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护理干预在平产妇产后自行排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及分析采用护理干预的预防手段在平产妇的产后自行排尿中的相关应用和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60例平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的80例平产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则采取产前以及产后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手段,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全部160例作为观察对象的平产产妇,经过相应护理后,观察组共有2例产妇发生尿潴留,占2.5%,对照组则有10例产妇发生尿潴留,占12.5%(P<0.05).结论 经过相应的护理方法护理后,观察组平产产妇发生尿潴留的几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平产产妇.对于平产产妇在产前和产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的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几率,对于平产产妇在产后的自行排尿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君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

    伴随着如今外科手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手术室护士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加强而手术室护士因为其工作特殊性,很容易产生职业暴露.因此,需要对于手术室中存在的潜在职业危害进行提前评价以及做好自身防护.从自我防护开始,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的规范要求,以期尽量减少危害.本文就是对于手术室护士容易遇到的,血源性的传播疾病所关联的职业暴露.具有的常见危害因素以及有关的防护对策作一综述.

    作者:詹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采用LC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选取的78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经过LC治疗以及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有14例患者发生轻度感染,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好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给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得到良好恢复的关键.

    作者:颜安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鞍山市公立医院的未来及发展方向

    我市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从财政到政府的多方投入,医院到职工发展和收入的双增加,为患者创立良好的就医环境,在医改过程中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履行国务院关于医改的政策,使公立医院的未来和发展有了明确方向,各医院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吗,更好为患者服务.

    作者:康明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艾滋病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

    对HIV抗体的检测是目前常用的诊断艾滋病的方法.为此,本文详细阐述了HIV抗体筛查和确认过程中可以采用的各种试验方法.

    作者:杨桂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常见长期卧床的患者,如瘫痪,骨折及手术后的患者,糖尿病后期等等,这些患者由于不能起床活动,只能长期卧床休息,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见有很多潜在的护理问题,现根据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吴艳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中药治疗

    母儿血型不合包括ABO母儿血型不合、Rh型两大类,但ABO血型不合发生率相对较高.ABO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是指孕妇与胎儿的血型不合而引发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胎儿遗传父亲的血型抗原正好是母亲所缺少的,该抗原在妊娠和分娩过程入侵并刺激母体诱导产生免疫抗体,而这些产生的免疫抗体在胎儿、新生儿的血液中可使胎儿、新生儿体内红细胞凝集或破坏,终导致急性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生后24~48h出现黄疸,严重者可因过度贫血而死亡或因胆红素大量渗入脑细胞导致核黄痘,产科检查时需要注意,孕期和产后可做积极治疗,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赵旭辉;陈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丁氏滚法推拿的临床适应症及现代病谱

    本文对《推拿大成》中滚法推拿的44种适应症进行分析整理,并结合近年来的滚法推拿的相关文献,探讨滚法推拿临床适应症、现代病谱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作者:马昭;吕斌;管磊;孙武权;姚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与研究在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应用.方法 对我院的新生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存在或者是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发生护理缺陷、护理问题等变化,我们要及时加强护理,并完善各种制度以及护理服务,实行人性化管理.结果 在实施并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护理问题以及护理缺陷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说明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刘艳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14d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吞咽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下降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患者吞咽功能,大大减少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郝润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尿道下裂125例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 对125例尿道下裂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疼痛、尿瘘、感染及会阴部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5例中术后118例一期愈合,术后发生尿瘘7例、尿瘘并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64%.结论 尿道下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要求高,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银丰;景登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抗茵药物合理用药影响的评价.方法 选择为实施干预的2010年6月和实施干预的2011年6月的部分住院病历中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抗茵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抗茵药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 采取适当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抗茵药的合理利用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抗茵药物的合理性应用明显提高,减少机体因使用抗菌药物而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张爱军;孙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内镜联合的治疗之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并以此为临床资料,在患者接受腹腔镜内镜联合的治疗之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疗效.结果 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得到明显的提升,康复率达到97.1%.结论 在对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内镜联合的治疗方法,并在临床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进展

    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及精神行为异常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1].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资料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20%[2].如此众多的痴呆老人给家属、照料者、社会带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痴呆的进程逆转.有效的护理对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3].

    作者:农海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基层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服务的工作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探讨,从而找到相应的对策,为基层医院使用中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作者:田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探讨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T、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国年发病率约为40~70/100000,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1].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由于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SLE的基础用药.早在1976年Cathcart[2]等首次报道使用甲泼尼龙1.0g/d冲击治疗7例重型狼疮肾炎,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对于重型SLE患者,临床习惯使用MP1.0g/d冲击3~5d,报道获得较好效果,但激素相关并发症,如严重的感染等发生率亦很高,有时甚至较原发病更威胁患者生命.随着对激素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于激素冲击治疗SLE的佳剂量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董菲;赵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置管在烧伤休克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结了98例中心静脉置管在烧伤休克期的护理体会.分别从保持导管通畅、预防感染、预防空气栓塞、预防堵管、防止滑脱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该方法能更好的保护血管,并发症少,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的输入,保证休克期有效的循环血量.

    作者:张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儿科急诊护理的管理

    目的 探讨儿科急诊护理的管理.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儿科急诊科护理人员及急救药品设施的管理方法.结果 我院儿科急诊科的整体护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结论 儿科急诊患儿发病急促且变化迅速,儿科护理人员熟练的急救技术及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完好是保证患儿的治疗和抢救成功的有利保障.

    作者:余东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

    近年来,由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而出现的医学意外屡见不鲜,已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是对导致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的探讨.

    作者:牙昌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患者深静脉置管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护理

    目的 探讨不同深静脉置管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7例ICU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30例,颈内静脉置管27例,股静脉置管30例,同时进行有效地综合护理.结果 87例患者置管时间5~59d,平均(30.5±5.8)d;锁骨下静脉置管时间较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时间有明显延长(P<0.05).87例患者置管后共有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0%;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颈内静脉置管及股静脉置管,但三组间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综合护理对预防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置管前后综合护理能明显延长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

    作者:田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