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亮
本文介绍了电子标准化模拟患者的特点,以及其在心肺腹部分的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解决了当前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能保证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标准的统一性、客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临床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沈华连;林华胜;梁继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接种卡介苗引起淋巴结强反应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11年发生在我市的3例严重异常反应典型病例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接种卡介苗后引起结核性淋巴结炎为淋巴结强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提高卡介苗接种技术、接种质量和及时正确处理卡介苗接种后的强反应是防止减少淋巴结强反应和影响治愈的关键.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我国的护理工作已经遇到并将长期适应新的形势,本文从该工作面临的三大形势出发,以医院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例,着重分析了老年患者护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如何在适应新形势下完善护理工作的几种途径,为我国医院护理工作提供了自己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月心内科接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生命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对比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闭小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纠正中医院校现代医学课程设置相互脱节、间隔时间较长不连贯的弊端,弥补传统医学形态学教学模式的不足.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知识汇总、相互联系、制作课件、教学实践、整体回顾等手段,对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学三门医学形态学课程进行整合,开展一系列以某一重要系统、器官为核心的模块式教学实践.结果 建立了医学形态学课程“三环渗透式”教学新理念,突破了以往医学形态学教学过程中缺乏联系,孤立教学,要求不一致的传统教学模式,初步阐明了开展围绕重点器官、系统的各类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教学重点的医学模块式教学的可行性.结论 加强了以形态学教学为主的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点内容和知识点的统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更新教学理念,深入教学改革做了一定的积奠.
作者:赵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ICU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 在ICU成立ALSS护理小组,把肝衰竭患者统一集中在ICU进行ALSS,对38例肝衰竭患者行138例次ALSS,了解护理效果.结果 ALSS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不良反应发生少,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在ICU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对进行ALSS的肝衰竭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治疗有更好的依从性,有效的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及连续性.
作者:许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护理.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87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护理特点.结果 4例转上级医院,其余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护理措施,对促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缩短病程,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燕群;罗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引起产褥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产褥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原因并采用系统性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护患关系融洽,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65例均康复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患者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充分调动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系统护理干预操作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院是药学这门综合性学科由理论到实践、由生产到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目前药物大批量使用的主要市场,医院用药也是目前社会百姓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因其内容涉及到药品调剂和管理、药品质量监控、临床药学和药理、药物临床研究等一系列特殊要求,它又成为目前许多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学科之一.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医院药学正日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医院药房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转变思维方式,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课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世界上有很多口腔疾病患者都有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用及牙体组织缺失或缺损的现象,这些原因可能是严重的牙周炎、深龋、外伤、肿瘤等,但是传统的治疗手段仅仅只能去除病因而无法完全恢复已经丧失的牙周组织,因此对已损伤的组织实现具有正常功能的再生或重建成为我们追求的终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干细胞.其中,牙周膜干细胞(PDLSC)因具有高度的增殖和自我复制能力,具有可分化成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潜能对牙周组织的再生有着密切相关的作用,及具备自体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小、不存在伦理争议的优势,从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对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海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CSP)是一种少见而危险的特殊异位妊娠.护理质量的好坏对介入性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何护理对该疾病的转归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本文根据我院收住的子宫切口妊娠病例的介入治疗和恢复情况,分析了循证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合理运用的意义.
作者:顾明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给护理学科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根据工作内容和标准,以及所学知识和能力,找准护理工作中问题的切入点,因而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带着问题不断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王卉;牛金柱;李艳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比较超声雾化吸入和氧动力雾化吸入两种方式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07例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两种雾化吸入疗法,即超声雾化吸入组54例和氧动力雾化吸入53组例.从患者的、耐受性、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两种疗法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超声雾化吸入组较氧动力雾化吸入组耐受性高(P<0.01),而氧动力雾化吸入较超声雾化吸入组角膜的水肿程度高(P<0.01).结论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均能达到治疗结膜炎即消炎的目的,但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眼部疾病患者更易接受,减少角膜水肿等并发症.
作者:龚辉珍;容华;陈媛;陈英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口腔工艺专业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训教学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口腔工艺人才,并与企业有了良好的联系,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为了培养的学生能更适应企业的要求,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杨礼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优质化质量观念日益增强.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大都运用优质化的护理质量体系与措施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疗效”的优质服务等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内部护理质量在目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对策等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在知识内容、学科结构、学习环境等方面都有诸多变化,当基础课、临床课这些大量的陌生知识同时涌入他们的大脑时,他们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如果不能遵循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就会造成他们难以适从,终有可能导致厌学,甚至弃学.医学生终要走向临床,所以在医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实践操作技能是我们的目的,但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以基础为根本,如果没有良好的、根深蒂固的基础理论知识做铺垫,何谈高超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而药理学在卫生学校教学中就属于基础课,所以,在药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研究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将来学习临床知识、掌握临床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如何有效对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 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8例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药物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98例患者治愈95例,好转1例,转上一级医院手术2例,有效率97.96%.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迅速,并发症多,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肖小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日益受到重视.而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几乎可见于所有的术后患者,是每一位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胸外科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易造成低氧血症和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手术前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开胸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效果不好的患者,发生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的可能性大,国外文献报道开胸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高达50%~80%[2],因而胸外科术后疼痛的控制对术后恢复尤其重要.因此我科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术后的疼痛,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敏;王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腹内疝是由腹腔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间隙或囊内形成[1],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腹内疝和继发性腹内疝.原发性腹内疝临床更为少见,患者既往多无腹部手术史,大多以急腹症就诊,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频繁,酷似绞窄性肠梗阻.现将1例先天性巨大腹内疝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伟;王焕秀;谷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精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切除术后易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术后病情的密切监测,呼吸机的应用,呼吸道的管理抗胆碱药物的准确应用以及肌力地锻炼,对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胸腺瘤切除是目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和首选方法.
作者:曹玉仙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