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薇;张泽明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DR等影像诊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保障医院正常医疗需要,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不浪费资源,是医院在选择引进DR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组织、论证、引进本院DR系统的一些经验,介绍了DR工作的基本原理、优点及技术分类,从DR系统软件的特点和临床应用的角度,探讨了DR选择和应用的条件和方法,以供引进或将要引进DR系统的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平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X射线数字减影系统(DSA)是目前在中大型医院使用比较广的设备,主要用于与血管有关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照射,在平板探测器上取得注入影像增强剂的血管和人体组织的影像数据,然后由计算机对这些影像数据进行运算,消减非血管的组织影像,突出血管影像,使得医生很方便的判别血管的走向、病变情况、血液流动情况或者在使用导丝等器械治疗时器械的运动情况,并可实现对血管数据进行计算、三维重建、手术计划制定等功能.现在的DSA系统通常使用非结晶硅制成的平板探测器对经人体的X射线进行数据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送入设备的计算机系统.
作者:吕勤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药剂科作为医院的主要机构,在医院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基层医院药剂科实施妥善管理,完善及规范其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工作人员管理,提升其专业素养及技术水平,药品采购环节规范化,展开药学与临床的密切合作,对于医院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进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规范门诊抽血室的感染管理,以预防和控制门诊感染.方法 根据各环节的工作特点采用有效措施,做好医务人员手、门诊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管理;定期开展门诊感染知识的培训,加强监测及规章制度的落实,规范门诊抽血室感染工作的管理.结果 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门诊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并及时有效地发现门诊感染管理工作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清洁、安全的就医环境.结论 规范门诊感染管理刻不客缓.
作者:杨桂珠;危慧琳;吴宝凤;林闽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为以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康复情况,总结其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15例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没有留下后遗症.结论 对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结合其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采取紧急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加强心理、皮肤和口腔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有效防止持续高热造成的其他并发症.
作者:牟艳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给医院管理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仅靠经验管理和简单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而开拓创新无疑给医院生存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某区医院近10年来创新机制转变理念,人才通过内培外引,服务以创品牌创特色、便民利民举措推陈出新,管理从质量入手、效益与效率同步提升为目标,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增加了社会和患者满意度.目前医院整体运营状况良好,各项工作均走在系统较前列.
作者:黄晓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很多患者的生命以及生存质量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血液透析技术对于操作人员的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对于护理人员的经验以及技术水平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虽然这项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极高的风险,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际的临床经验,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的经验,对在临床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风险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提出自己的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作者:王晓燕;徐珊;张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研究形成性考核在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办法.方法 随机把我院2006年5月~2009年3月期间护理的90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比组以及实验组,每个组的人数都为4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的方法.结果 对比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合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帮助冠心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冯雪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顺铂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防肾脏毒性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顺铂化疗的妇科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化疗前准备;做好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结果 所有进行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通过优质的护理,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肾功能未出现大的损伤.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较重,通过顺铂药物的化疗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化疗过程中通过优质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肾脏毒性,确保化疗的效果.
作者:陆瑞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好发于40岁以下的妇女.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虽对化疗敏感但较激素受体阳性及HER-2受体阴性的乳腺癌预后差.它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且不能从内分泌或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故化疗为其唯一的全身治疗手段.TNBc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一种侵袭性病程.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无效.本文旨在从三阴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基因遗传学以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中医诊治论述TNBc新的治疗研究方向,为临床工作者的诊疗方案提供思路.
作者:闫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早期妊娠介入术的护理.方法 选择疤痕子宫早期妊娠介入术患者40例,就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0%,观察组口腔感染、会阴部感染、压疮形成等并发症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疤痕子宫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率,明显改善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琼;王震芳;柳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医学与免疫学具有类似的思想内涵,免疫学联系中医药学经典理论与现代生命科学成果的重要桥梁.本文论述了中医院校研究生《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体会,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张军峰;张旭;佟书娟;詹瑧;许冬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文章阐述了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应加强医学发展与社会历史背景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医德及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作为卫生改革的重点工作,“医药分开”已日趋临近,面对政府投入不足,医院应在新的运营模式中做好行业定位、研究经营策略,使医院保持长足稳定的发展.方法 对我院5年来与经济增长点相关指标及收费结构,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分析. 结果 统计期内,住院业务收入的增加受出院总人次、日平均收费(药占比41.78%)及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其中以前两指标的增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医药分开后要采取协作办医增加住院人次;合理提升高科技含量项目的收费标准;引入竞争机制以保持医院不竭动力.
作者:纪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内科学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将来学生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我临床见习带教的学生64名,将64名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系统规范教学的学生设置为实验组,另外采用常规教学的学生设置为对照组,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查房考核和理论考试考核.结果 实验组学生教学查房表现及理论考试成绩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系统规范的临床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值得在临床学科教学中推广.
作者:黄成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日益受到重视.而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几乎可见于所有的术后患者,是每一位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胸外科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易造成低氧血症和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手术前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开胸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效果不好的患者,发生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的可能性大,国外文献报道开胸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高达50%~80%[2],因而胸外科术后疼痛的控制对术后恢复尤其重要.因此我科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术后的疼痛,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敏;王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如何有效对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 11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8例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药物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98例患者治愈95例,好转1例,转上一级医院手术2例,有效率97.96%.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迅速,并发症多,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肖小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及精神行为异常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1].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资料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20%[2].如此众多的痴呆老人给家属、照料者、社会带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痴呆的进程逆转.有效的护理对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3].
作者:农海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8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根据其具体病情和患儿家属的心理特点,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 本组80例患儿,痊愈68例,12例好转.结论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如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更快而有效地减轻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吕春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