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莉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采用LC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选取的78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经过LC治疗以及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有14例患者发生轻度感染,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好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给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得到良好恢复的关键.
作者:颜安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概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总结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原因.从血管内皮损伤、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他方面阐述了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归纳了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防及治疗.提示临床应根据不同的高危因素部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贾葵;谢妮;窦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及管理办法. 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式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责,对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果 加强消毒供应室的医德教育、消毒工作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医院的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手段,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履行供应室职责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殷素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办法.方法 随机把我院2006年5月~2009年3月期间护理的90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比组以及实验组,每个组的人数都为4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的方法.结果 对比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合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帮助冠心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冯雪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通过对有关该病的防、治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为日后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点滴参阅功能.
作者:杨忠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领域,定性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因此,无论是卫生行政部门还是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对于定性研究方法的重视也日渐提升.近年来在卫生管理领域,陆续有些新的定性研究方法被尝试和逐渐采纳,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作者: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 结合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对2012年2~8月60例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综合护理使患者病情获得良好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正确的护理操作及计划能够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并发症.
作者:郑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农民,因停经46d,药流后3d,下腹剧痛3h急诊入院.患者神志清,精神极差,急性痛苦面容,重度贫血貌,口唇、甲床及全身皮肤苍白、湿冷.入院时血压极低60/35mmHg,P140次/min,T35℃,R24次/min.B超提示:盆腔积液,血Hb47g/L.入院后予以双管输液,急配血及急做好术准备,直接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止血术.术中见腹腔内出血约4000ml,血块500g,左侧输卵管壶腹部肿大,有活动性出血.术中吸净腹腔积血,清除血块并行左侧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术后2h左右,患者意识模糊,烦躁,心率增快150次/min,血压95/72mmHg,,呼吸急促,从口腔溢出粉红色泡沫痰,血氧进行性下降,大约2min后患者意识呈昏迷状态,无自主呼吸,立即行气管插管术,从气管插管导管内呛咳出中等量淡红色泡沫样痰,听诊双肺布满湿啰音,急查血气分析:pH为7.316,ABE-4.5,Pa025.47 kPa (42.3mmHg),PaCO2 3.59kPa(26.93mmHg);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临床征象.立即给予脱水、利尿、强心、镇静、纠酸等处理,应用激素、多巴胺等治疗,持续静脉点滴654-2,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采取辅助/控制通气(A/C)+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PEEP调至8cmH20,给予100%纯氧吸入,病情逐步稳定,30 min后Sa02达98%.术后第3d病情稳定,第4d停用呼吸机,给予中流量氧31/min吸入,Sa0299%,术后第5d拔除气管插管导管,术后第14d康复出院.
作者:李显梅;周初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很多患者的生命以及生存质量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血液透析技术对于操作人员的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对于护理人员的经验以及技术水平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虽然这项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极高的风险,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际的临床经验,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的经验,对在临床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风险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提出自己的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作者:王晓燕;徐珊;张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Ⅱ.肿大,胸片:双侧肺纹理增强,体温37.6℃,由于患者既往头胞菌素类药物过敏史,遵医嘱给予来立信100ml,bid静点,第1~5d.患者每日自行调快输液速度至30min左右静点完毕.患者于第5d输液后穿刺侧手背皮肤到前臂外侧皮肤延静脉走行,呈红肿,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呈进行性加重.即给予患者局部纱布湿敷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加地塞米松5mg和去甲肾上腺素1mg混合液30min.在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涂搽湿润烧伤膏,宽3 cm厚度约1mm至肘窝处,早晚2次/d,2w以后痊愈.
作者:周国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对《推拿大成》中滚法推拿的44种适应症进行分析整理,并结合近年来的滚法推拿的相关文献,探讨滚法推拿临床适应症、现代病谱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作者:马昭;吕斌;管磊;孙武权;姚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几年,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市场格局的变化,现代医学生的求知和从业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当前医学生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简单的重复既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学的要求.因此,如何根据医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一综述.
作者:崔雪薇;张泽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泌尿系各部的结石、肿瘤、炎症和结核所引起的继发性肾积水,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很少显出肾积水的病象,往往在完全梗阻而发生肾绞痛,肾功能不全或、无尿时才被发现[1].情况危急,肾积水病因不能去除时,先在梗阻以上行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再施行去除病因的手术.梗阻原因不能解除时,肾造瘘则作为永久性治疗措施.我院201 1年12月~2012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痿28例,在手术室局麻下完成,处理简便有效,配合术后正确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玉红;秦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介绍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联合以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后的护理体会.包括了解病情,心理护理,术后正确安放体位,皮瓣的血运观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我校2011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药理学试卷质量,查找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改进药理学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1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部980例学生的药理学试卷进行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非正态分布,平均成绩70.3分,标准差11.5.结论 本试卷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尚可,较真实、客观的反映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也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作者:陈永顺;李静;李志毅;王丽;梁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传统的夹板固定疗法,是我们祖先治疗骨折的宝贵遗产,自古至今,历久不衰.近20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义得到了发扬、提高,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者:刘宇河;何忠;陈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当前生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方式被改变,饮食.不合理、休息时间打乱等情况愈发频繁,而这种不健康的方式会直接导致慢性非传染疾病的产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作者:石利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疑难性眼科疾病,表现为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其治疗是以降低眼内压为主,而针对药物不能降低眼内压的青光眼,采取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滤过性手术在青光眼的多种手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手术虽经过了多次改良,但就单纯手术而言,失败率比例还较高.下面就如何提高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率,回顾近些年的相关文献和报告,总结中西医对于手术失败原因的认识,介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新进展及疗效的相关问题.
作者:陈占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小DNA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其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病毒和宿主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从无症状的携带者到急慢性肝炎、肝癌等不同的预后[1].实验室检测在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陈浩;张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月心内科接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生命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对比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闭小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