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满;陈路德;李贵生
现将我院1983~2004年收治的青年人肺癌误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5例,女24例,男女之比1.46:1,年龄17~40(平均32.1)岁,其中年龄<20岁4例,21~30岁22例,31~40岁33例.
作者:廖力微;李志东;虞涛;李希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自从输血技术应用临床以来,输血行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同时也成为一些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虽然输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应用,但由于部分科学技术方法的限制,要保证临床输注的血液绝对安全是难以做到的,输血治疗的风险依然存在.本文就当前输血风险存在的方式及对策阐述如下.
作者:周林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现将我院5 a来肺结核延迟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0-01~2005-07完整肺结核资料85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26例,年龄17~49岁68例,50岁以上17例.
作者:葛惠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科于1995-02~2002-12对不宜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贲门癌38例进行放化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锦东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提高对真菌性肉芽肿的临床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结合病例复习文献,报告l例罕见的颌面深部巨大真菌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结果:真菌性肉芽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确诊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细菌培养.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减少漏诊或误诊,有利于正确及时的治疗.
作者:程勇;牛艳坤;杨慧;王刚;陈卫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1病例报告男,19岁.主因意识障碍伴抽搐30 min后于当日9:50就诊.就诊前日患者曾饮酒500 ml,酒后曾呕吐1次.就诊日9:00同学发现其抽搐,送至本院.查体:T 39.5℃,BP 110/60mm Hg,HR 166次/min,R 32次/min;深度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 mm,圆形,对光反射存在,眶上压痛消失;HR 166次/min,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呼吸浅快,呼吸音粗,双肺无干、湿性罗音;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全腹软,腹肌无紧张,肠鸣音正常存在.
作者:其木格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本文前瞻性的调查和分析了本院收治的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1病例报告女,42岁.因心悸、气短、双下肢间断性水肿1 a余,入院就诊时突然阿-斯综合征发作,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李高喆;张景华;加文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1病例报告女,36岁.胃区疼痛数日,加重1 d,且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查体:上腹胀满,上腹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叩之呈鼓音,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X线提示:中上腹有阶梯状气液平,以急性肠梗阻收入院.经非手术治疗无明显好转,于次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空肠上段明显扩张,在梗阻段肠管内可触及一硬肿物,切开取出,术中判断为胃石,重约60g,术后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邸西东;高玉春;刘万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1病例报告女,6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持续性疼痛,胀痛,放射至右胸部及耻骨上区.1周前,右腰部疼痛加重,伴全程无痛性血尿,尿中有较多泡沫,同时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头晕,夜尿增多(3次/晚).就诊于当地医院,B超示:右肾占位性病变.我院门诊以右肾肿瘤收住.
作者:邓俊辉;丁月琴 刊期: 2005年第17期
1 病例报告女,8月龄,藏族.因拒乳、气促、口吐白沫3 h入院.查体:T 37.5℃,P 118次/min,昏迷状态,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口鼻大量分泌物,喉中痰鸣,双肺满布湿罗音,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皮疹,尤以腋窝、腹股沟处明显.入院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即给予抗炎、抗过敏、吸氧等对症治疗,症状无好转.追问病史,其母述1 d前小儿有过内衣敌敌畏灭虱史.检查瞳孔针尖样缩小,明确诊断后,立即更换患儿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患儿皮肤、毛发,并根据体重给予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药物及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好转,7 d后痊愈出院.
作者:刘润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则是重要的病原因子[1].临床上RSV的检测方法很多,有直接免疫荧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桥联酶标免疫法、ELISA法、病毒分离法、PCR法及核酸杂交法等.后几种方法需要特殊设备,且出结果较慢,为了找到一种准确、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本文对前4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杨瑞生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为了解唐山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唐山市3所幼儿园3~5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张洁 刊期: 2005年第17期
1氯胺酮男,1岁1月龄.因右眼瞳孔闭锁,术前肌注氯胺酮60 mg,哌替啶10 mg,15 min后又追加同样的药量,之后又3次静注本品15 mg,术后3 h患儿T 41.2℃,给予对症治疗,体温波动在37.9~39.3℃,11 h后体温又高达41.3℃,呼吸急促,50~60次/min,P 180~200次/min,节律不齐,四肢肌张力高,继之出现鼻孔出血,抽血针眼处出血不止,确诊为DIC,不久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于术后19 h死亡[1].
作者:梁峰;牛英;肖春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1病例报告例1:男,2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 d于2003-03-16入院.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胸片未见异常,WBC 9.0×109/L,N 0.78,L 0.22.入院后急诊手术,术中探查阑尾轻度充血,无脓性渗出物,而回盲部5 cm范围内肠管僵硬,互相粘连,当时未作进一步探查,仅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持续高热,物理及药物降温治疗,效果不明显,术后5 d右下腹可触及一约8 cm×8 cm×8 cm肿块,超声检查为混合性肿块,再次急诊行剖腹探查,发现回盲部有一肿块,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右半结肠切除,病理报告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术后因一般状况较差未行化疗,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2003-06-20死亡.
作者:陈宏尊;田金豹;冉启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现将我院1994~2004年误诊肺吸虫病4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7例,年龄3~46岁;来自农村34例,城镇9例.20例有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出现多发性浆膜腔积液5例;16例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消化道症状6例;其中出现游走性皮下结节13例,提供有吃生蟹或喇蛄29例、饮溪水、捉过溪蟹9例次,5例无确切流行病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41例,39例肺吸虫病皮试(+),2例皮下结节、2例颅内病灶术后病理发现肺吸虫童虫及夏科来登结晶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潜伏期短1个月,长2.5 a,以受染0.5 a内发病率高(本组病例33例于受染后0.5 a内发病,占76.9%)[1].本组后均经肺吸虫成虫抗原皮试阳性、病理活检及诊断性治疗有效而确诊.
作者:唐凌;钟利;任小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院从1993-05~2005-04收治了多发性骨髓瘤(MM)106例,其中误诊65例,误诊率61.3%,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天弼;廖建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占四肢动脉损伤10.7%,易延误诊治,预后差,截肢率高[1].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近2 a来收治误诊5例分析如下.
作者:付德生;吴锦坤;郑松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1病例报告男,35岁.以失血性休克、腹部钝击伤、肝破裂收住院.查体:T 35.4℃,P 94次/min,R 20次/min,BP 40/0 mm Hg.急性痛苦面容,皮肤黏膜色泽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 94次/min,律齐.腹平胆,腹肌紧张,上腹偏右压痛明显,肝区叩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B超提示腹腔积液、肝破裂.
作者:蒋永利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院自2003-12以美国Stryker电视胸腔镜行电视胸腔镜治疗(VATS)35例,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文才;火旭东;陈季北;仇爱民;李海蜂;施展 刊期: 200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