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美兰;罗志方;王建宁
目的 研究杜仲舒筋丸的药效作用.方法 以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法、小鼠疼痛扭体法、小鼠耳肿胀法观察杜仲舒筋丸的药效作用.结果 杜仲舒筋丸能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结论 杜仲舒筋丸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丁伟姣;尹松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柳州市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柳州市2011年报告的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柳州市共报告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18种24063例、报告发病率为3571.69/10万,死亡7例,主要以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男性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为主、幼托儿童次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结论 儿童肠道及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是控制全市传染病流行、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
作者:沈潘燕;钟柳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老年患者硬膜外穿刺更加实用、安全的穿刺方法.方法 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采用经腰椎棘突间隙旁0.5~1 cm硬膜外侧入发穿刺术;B组50例采用经腰椎棘间隙中点硬膜外穿刺术.结果 A组在出血、多次进针、穿刺失败和置管不顺方面均低于B组(P<0.05),两组在穿破硬脊膜方面无差别(P>0.05).结论 老年患者的硬膜外麻醉中,采用侧入法穿刺有穿刺易成功、穿刺过程组织损伤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黄耀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用于根管消毒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80例共320颗患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甲硝唑为实验组,樟脑酚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封药后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98.75%,对照组为70%.结论 甲硝唑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用于根管内消毒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明显高于樟脑酚.是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根管内消毒药物.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高血压在我国属于一种常见病,治愈困难,需终身用药.目前在我国高血压的预防中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实施对血压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的干预形式以及相应的进行展开了具体综述.
作者:李祖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84例精神病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精神患者术后健康状况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和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结论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剖宫产术后细心观察和全面的护理,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和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蓝江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术前血管彩超指标(桡动脉动脉直径、头静脉静脉直径,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预测标准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53例提前造瘘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均行术前彩超检查并收集拟手术血管情况指标与临床资料,术后8w根据内瘘是否成熟分为成熟组、失功组,计算内瘘失功率并分析彩超等指标与内瘘早期失功的相关性.结果 53例患者中,内瘘成熟组41例患者,内瘘失功组12例患者.内瘘早期失功率为22.6%,单因素分析提示头静脉直径纤细、桡动脉粥样硬化、年龄、糖尿病、TC、LDL为内瘘早期失功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头静脉直径、桡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总胆固醇(TC)是AVF早期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桡动脉直径、年龄、性别等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早期失功无关.结论 术前血管彩超可以早期提示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危险性,根据术前血管彩超结果选择恰当的手术位置或者长期通路模式可有效避免内瘘的早期失功.
作者:饶建辉;陈长云;杨国云;崔天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将自2008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其中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15例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产妇的年龄在22~44岁之间,平均年龄32.15岁,其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5例,平均孕周37.3w,孕次在1~4次之间,将不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保守治疗的产科急症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0~38岁之间,孕周在37.1w,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术后出现DIC病例数、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以及多发性或者巨大子宫肌瘤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临床应用制止产科顽固性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要加强计划生育,做好孕妇围产期的保健,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提高手术的技巧,积极防治急症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以及术中或者术后并发症,有效降低患者急症子宫切除率,提高产科的抢救质量.
作者:张娇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CT增强检查中造影剂使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02例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实验组为心理护理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CT增强检查中使用心理护理可以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张婉红;颜柳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进行诊治的60例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详细讨论其治疗方法.结果 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个人的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结论 出现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到刺激,防止大量出血,在出血期间禁止性交同时保持外阴清洁,这是预防功血的主要方法.
作者:许世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斜疝8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6年~2012年6月,采用美国巴德(Bard)公司提供的聚丙烯网片作为修补材料,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手术时间短.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好,技术难度较小,复发率低,麻醉选择范围广,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善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哮喘诊断并采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哮喘患儿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采用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前后哮喘控制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轻度、中度、重度患儿ACT评分分别为(17.12±1.32)(16.17±1.42)(15.18±1.84),治疗后轻度、中度、重度患儿ACT评分分别为(21.02±2.34)(19.54±1.84)(18.86±2.24),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有助于控制患儿哮喘发作,促进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泰;龚涛;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135.2±28.5mg/d)和利培酮组(5.7±0.8mg/d)各56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w,随访6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治疗6个月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者P<0.01).齐拉西酮组GQOLI总分及各维度与利培酮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维度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GQO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随访,在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是,齐拉西酮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利培酮.
作者:张顶强;唐雪萍;朱自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72例,常规西药加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照组7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7%,对照组80.3%;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0.9%和69.4%;治疗组明显改善血脂,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廖祖发;韦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2011年1月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0例给予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疗效评定为优者15例,评定为良者12例,效果差者3例,优良率为90.00%.术后l例发生膈下感染,l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发生切口感染,并经处理后痊愈.术后2个月胆道镜检查显示1例左肝内叶结石合并胆道狭窄者发现结石,其余病例均未发现结石残留.本组无死于胆管炎或发生与胆管炎有关的并发症者.结论 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临床应合理选择应用.
作者:丁自梁;张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对118例患者进行妥善护理,合理治疗,预防复发等综合护理.结果 患儿的症状均得到改善,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咳嗽、胸闷、气急明显减轻.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采用科学的护理技术,正确的健康指导,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迅速的缓解,病程缩短,减少复发,加快康复.
作者:韦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术中联合局麻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在我院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全麻,术中局部以0.1%肾上腺素棉片收缩双侧鼻腔;观察组则在局部使用的棉片中加入1%丁卡因20ml,其余同对照组.以术中出血量为观察指标,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1~3级出血量32例,占71.1%,观察组1~3级出血量41的例,占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术中联合局麻可以减少鼻内窥镜手术术中出血量.
作者:刘巧花;谯承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使用Streamlined Liner of the Pharynx Airway(SLIPA)喉罩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进行气道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Ⅲ级,无困难气道的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SLIPA组(S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以咪达唑仑0.01mg/kg、芬太尼2.5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0mg/kg进行全麻诱导后安置SLIPA喉罩或气管导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为:潮气量8ml/kg,频率12次/min,吸呼比为1:2.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2~4mg/(kg·h)以及瑞芬太尼5~20μg/(kg·h)维持麻醉,间断静注0.04mg/kg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入室时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建立人工气道时一次性气管插管或安置SLIPA喉罩成功例数,建立人工气道后1min、30min时的气道压(Kpa)、MAP、HR、SpO2值,以及拔除人工气道后1min时MAP、HR、SpO2值.并随访记录术后48h患者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情况.结果 SLIPA喉罩在建立和拔除人工气道时MAP及HR较气管插管组稳定(P<0.05).结论 SLIPA喉罩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可安全的运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身麻醉中建立人工气道.
作者:方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发现右乳腺外侧无痛性包块一月余以右乳腺癌于2006年3月23日入院.患者2006年2月20日洗澡中无意发现右侧乳腺外侧有拇指大小包块,无疼痛,可以推动,按乳腺增生治疗半月无效,入院前1w觉包块稍变大,隐痛,遂来我院门诊行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右乳腺癌而入院.生有双胎,平时月经规律,体健.
作者:曾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经前列腺电切术(TUVP)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疗效肯定的手术方法,TUVP是利用电凝和电切切除增生的前列腺并电凝出血的血管,具有创伤小,无腹部切口,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高龄及术前合并症不适合开腹手术的患者[1].因此,手术的成功与否同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措施有着直接的关系.方法 术前1d巡回护士访视患者,准备所需要的器械及物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制定心理护理内容,视患者情绪做好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紧张的心理压力,使之很好配合手术,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医生,有效地处理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果 施行经前列腺汽化电切术358例,每1例手术都获得圆满成功,无1例因护士技术,配合因素而出现手术不顺利和术中出现并发症等问题.结论 术前精心的准备,包括患者的心理准备,器械,物品按灭菌规范和手术流程需要准备,术中应用娴熟的技术、技巧与医生配合默契使手术顺利进行,更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史明艳;符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