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娣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脱垂行曼彻斯特(manchester)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在我科住院的26例子宫脱垂曼彻斯特(manchester)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做好子宫脱垂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促进临床术后患者康复起着关键作用。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对子宫脱垂术后患者治疗成功,改善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琦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在进入医院之前的急救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相对应的急救措施以及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以及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新生儿分娩处理以后对其呼吸道要立即进行彻底清理,迅速精准的建立一个静脉通路和采取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曹爱民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病区患者及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及责任护士共同组成,从而组成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控制管理病区护理管理,并将护理质量检查得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施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检查得分明显大于参考组(<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大于参考组(<0.05)。结论在病区护理管理中实施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有效护理质量及管理效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芸;皮哲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22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人文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平静愉悦程度、配合程度以及满意度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人为关怀护理,有利于医患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曾佳;尹晓娟;薛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diminuta,BD)原称为缺陷假单胞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该菌为环境微生物,全球分布,可在水、土壤和植物中分离到。缺陷短波单胞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感染。我院在1例40d大婴儿脑脊液中培养出缺陷短波单胞菌,临床确诊为缺陷短波单胞菌颅内感染,积极治疗取得成功。在国内尚未见缺陷短波单胞菌致婴儿颅内感染的报道。
作者:杨爱梅;龙丽华;余明友;田如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采取住院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找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研究解决这些隐患的正确措施。结果本文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研究调查,发现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隐患。结论为了降低护患之间的纠纷,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采取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多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谢鸿雁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随着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出更有效地门诊护理管理措施,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非常迫切的,本人是眼功能科的护士长,深感做好眼科就诊前宣教、就诊中的指导、就诊后的二次导诊及贯穿就诊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十分重要[1]!
作者:陈俊娥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其中包括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效果评分为(32.18±3.23),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云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MRI和CT确诊为颈、腰椎盘突出患者52例,对患者采取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结果本组颈、腰椎间盘切除术成功50例,失败2例,手术成功率96.2豫,经疗效VARS评定标准,患者VAS平均下降5.91分,FRS功能提高39.34分,患者疾病得到明显改善,<0.05。结论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袁朝勇;黄燕辉;朱涛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待产的孕妇98例随机分为激励式护理干预组49例和常规护理组49例,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周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为了降低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人工流产手术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适症状,让患者以更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安全度过手术。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1月我院行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人工流产手术600例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人工流产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手术护理密切相关。要求手术护士术前准确充分,术中配合娴熟、观察仔细,并能做好意外情况的配合抢救。
作者:郑坚;冯国彦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护理,并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医患的护理水平还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对其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将60例留置双J管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功能制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优质护理。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移位,17例结石形成,12例尿路感染,15例血尿,16例出现尿路刺激症状;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移位,7例结石形成,5例尿路感染,6例血尿,7例出现尿路刺激症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为(1.90±1.03),情绪功能评分为(1.93±1.05),角色功能评分为(1.83±0.79),躯体功能评分为(2.20±0.89),总体质量评分为(7.86±3.76);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为(4.33±0.84),情绪功能评分为(4.20±0.92),角色功能评分为(4.10±0.76),躯体功能评分为(3.67±1.03),总体质量评分为(16.3±3.5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使留置双J管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龚霞玲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在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态度对于护患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在护理服务中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导致护理工作质量大幅下降,使护患关系矛盾频繁出现。本文对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打造出一支高质量的护理队伍,为提高外科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借鉴依据。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一期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6月收治采用该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18例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呼吸道护理、情志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和评价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和满意率。结果本组8例经采用该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呼吸道护理、情志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练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加强上颈椎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上颈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进行讨论,观察责任分组护理的实践成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在我市精神病医院的精神病患者50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的该医院的精神病患者5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分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由护理组长1次/月对本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服务形象、服务质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同时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在精神病房护理管理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心血管危险的关系,探寻一种评价SLE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的简便方法。方法选择26例单纯SLE患者组,32例SLE合并心脏损害组,同期本院体检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SLE疾病活动的评估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计算。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BNP水平及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结果 SLE合并心脏损害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SLE组和对照组(<0.01),单纯SLE组BNP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01)。 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与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SLEDAI积分、激素使用总量及超声心动图的其他参数没有相关性。结论对SLE患者进行血浆BNP的测定能反映其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情况,给临床无症状的SLE心肌病变提供依据,防止患者的突发性事件出现。
作者:尚可;皮慧;王友莲 刊期: 2014年第39期
脑卒中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不同程度的身体、认知和语言障碍[1]。脑卒中遗留的残疾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和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2]。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工作必不可少,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作者:陈香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落实治疗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实施整组包干全程全方位护理,找出产科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结果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有效地避免不良护理缺陷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结论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可减少和避免不良护理缺陷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产科的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26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回顾分析其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CT表现。结果平扫绝大多数病灶表现为低密度,20例可见肿瘤内或周围肝内胆管扩张,14例见肝包膜回缩,10例见肝《萎缩;三期增强动脉期19例病灶强化表现为轻度至中度边缘连续或不连续环状强化,病灶中央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延迟期23例病灶由边缘向中央逐渐强化,强化呈延迟性、向心性的特点。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吴忠意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