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毛根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发热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施行妇科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妇科术后出现发热症状者共计5例(5.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热病症患者共计33例(33.00%),两者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术后发热护理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2.73%,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临床妇科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吴芸 刊期: 2014年第39期
随着护理教育层次的提高护理实习生学历由中专变为护理本科、护理硕士,延用原来带教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如今实习生的需求,但在临床带教中发现扔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是在我科室内存在的护理带教方面的一些问题。
作者:金春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65例血液透析患者,均给予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0.01)。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提高了动静脉内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毅;袁善斌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行肝胆外科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对症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满意率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根据行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进行护理,可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患者远期预后,提前出院。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择90例初产妇,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依据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使用舒芬太尼的不同剂量分组,即A组(3μg)、B组(5μg)、C组(7μg)各30例,对新生儿和产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起效时间迟于B组、C组,10min、15min、30min、60minVAS评分均高于B组、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0.05),提示A组镇痛效果较差。出血量、总产程、新生儿Apgar's评分各组无差异(>0.05),A组孕妇满意率为73.3%,B组、C组均为100%。三组均无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病例,A组皮肤瘙痒26.7%,B组30%,C组43.3%,组间无差异(>0.05),但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应用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中,依据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率综合评估,5μg左右舒芬太尼剂量效果较理想。
作者:冯荣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因素,抗心磷脂抗体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西医治疗多采用免疫抑制剂或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虽然可提高胎儿存活率,但长期应用有一定副反应。而中医以补肾健脾、交通心肾,活血止血、化瘀清热药物治疗或结合西药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
作者:梁桂芬;冯敬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提高安全意识,重视病房安全管理,减少老年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方法针对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找出引起护理安全的诱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果重视病房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杜绝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由此可见老年患者安全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陈琼娥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CU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参照组(46例)和实验组(46例)。给予参照组患者CCU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CU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成功撤机率(97.83%)和护理满意度(100%)均明显高于比参照组(71.74%,76.09%),且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CU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种急慢性疾病,主要以肢体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包括淋巴系统疾病和静脉疾病等。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乏力、患肢疼痛、运动疼痛等,这种疾病的病程很长,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等方面对其护理与康复进行探讨与分析,供大家参考。
作者:田丰萍;高娟霞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病残与弓形虫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血凝试验(IHA)和膜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对297例先天性病残儿童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结果弓形虫感染与儿童先天性疾病关系密切。结论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可以引起儿童先天性疾病,应该及早检查,注意生活习惯优生优育。
作者:张进尊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选取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脊柱骨折患者在病程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脊柱骨折患者中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概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患者护理的难易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沈利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本文中2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2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消失,3例患者明显好转。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优良率,减少并发症,是临床应用前景治疗的首选。
作者:章小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MRI和CT确诊为颈、腰椎盘突出患者52例,对患者采取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结果本组颈、腰椎间盘切除术成功50例,失败2例,手术成功率96.2豫,经疗效VARS评定标准,患者VAS平均下降5.91分,FRS功能提高39.34分,患者疾病得到明显改善,<0.05。结论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袁朝勇;黄燕辉;朱涛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临床输血安全的培训、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信息化的建设平台、输血的流程的改进等对2013年1月~12月我科863例次输血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结果通过输血安全护理管理,达到患者输血安全。结论建立临床输血安全的培训长效机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责任到人,同时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安全输血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玉梅;吉承玲;何丹;胥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Gilbert综合征又名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属常见的遗传性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01年由Gilbert首先报告。其临床特点为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多无明显自觉症状。
作者:杜晴敏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优选酸枣仁中3种抗抑郁有效组分的佳配伍比例。方法根据均匀设计法进行分组,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用小鼠不动时间作为药效学评价指标。结果酸枣仁抗抑郁有效组分的优配伍为总脂肪油10mg/Kg,总黄酮100mg/Kg,总皂苷10mg/Kg。验证实验证明,酸枣仁抗抑郁有效组分的佳配伍组合抗抑郁疗效确切。结论应用均匀设计法与药效学相结合确定酸枣仁活性组分配伍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郭蕾 刊期: 2014年第39期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脑血管疾病20%是急性脑出血。急性脑出血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发病数小时到数天死亡,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1]。护士必须争取有效的治疗时间,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争分夺秒,与医生快速急救与积极配合,患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提高成功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金晨曦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方法改革传统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分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三个层级,应用扁平理论将信息技术与网络工具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对各项资源与信息进行共享。结果有效减少中间层级,让护理人员更容易了解临床护理情况的变化以及患者情况,真正的将护理人员还给了患者,实现了整体性的管理。结论将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在妇科优质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成效。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100例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实验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便秘发生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输入人血白蛋白、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下肢骨折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其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
作者:万志红 刊期: 2014年第39期
探讨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后的护理。治疗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对紧急情况的及时处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术后健康教育及电话随访治疗效果,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方法合理和有效在不孕症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廖太秀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