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离株基因型与耐药性的研究

王朝甘;彭艳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耐药性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离株基因型与耐药性。方法选择本院妇科的门诊及住院RVVC患者,收集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共计100例,平均年龄(52.2±27.9)岁,对RVVC患者致病念珠菌进行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分析,比较了不同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对6种常规抗真菌药的MIC值及耐药性。结果80株为单一条带,大小为450dp,与A型标准菌株ATCC96113电泳条带相同,为A型;12株为840dp,为B型克柔假丝酵母菌ATCC6258;8株为450bp和840bp,为C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ATCC22019。不含内含子组(B型与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5-氟尿嘧啶、咪康唑、克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的MIC值与含内含子组(A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白假丝酵母菌对咪康唑及5-氟尿嘧啶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含内含子组(B型与C型)更低(<0.05)。结论不同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别在体外试验中对不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和敏感率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医生需重视临床真菌的检测,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控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重复感染。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手足口患儿家长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足口患儿家长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手足口患儿家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儿家长不进行处理,实验组患儿家长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不良心理反应和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出现紧张,焦虑,自责,猜疑心加重等不良心理反应,发现实验组患儿父母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的概率(28.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父母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76.67%),实验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70.00),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手足口患儿家属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增加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乾艾娜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

    目的观察和分析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及时手术室治疗护理,同时做好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2例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痊愈出院。结论对异位妊振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及时,有效抢救和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术后康复,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雅秋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家庭化产科护理对80例初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住院的初产妇80例,其中40例为观察组行家庭化产科护理,40例为对照组行普通产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后48 h的母乳吸吮时间和母亲角色适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48 h的母乳吸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初产妇行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有利于减轻其产时疼痛,缓解产时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实施母乳喂养,促进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

    作者:严玲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80例育龄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生殖健康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后性生活总满意率为94.44%,护理干预后总患病率为23.43%;对照组对护理干预后性生活总满意率为77.88%,护理干预后总患病率为53.3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的提升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可以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倩倩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影响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展开护理研究,了解有效护理操作对患者病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来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型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结果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仅为91.43%,观察组则达到了100%,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呈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采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脑卒中发作几率,对疾病控制起到较强辅助效果。

    作者:周桂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疼痛的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晚期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其目的在于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刺激症状,改善下肢负重力线,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骨科患者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疼痛常常难以自控,而且敷料包扎过紧也可引起患肢肿胀和疼痛。疼痛影响着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1]。因此,做好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邱铁英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剖宫产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后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值得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春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序贯疗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AECOPD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0.05),VAP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05);两组的再插管率以及病死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AECOPD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PCI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研究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存在支架贴壁不良(incomplete stent apposition,ISA)现象,根据血管内超声支架贴壁不良分为早期支架贴壁不良和晚期获得性支架贴壁不良。晚期获得性支架贴壁不良好发的部位可以在支架中间也可在支架边缘。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可能机制为血管壁正性重塑和支架部位的血栓溶解。形成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长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行直行PCI术及支架厚度等。出现支架贴壁不良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支架贴壁不良患者,此类患者应长期口服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作者:蔺宇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对隐睾症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目的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对隐睾症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并进行过术后焦虑与抑郁自测隐睾症患者23例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取2013年10月~2014年7月收治隐睾症26例为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采用同种方法进行焦虑、抑郁自测,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苏醒时、苏醒后2d、出院时焦虑水平(38.2±15.8)分、(38.2±4.1)分、(37.1±5.5)分低于对照组(45.2±14.3)分、(56.0±15.3)分、(53.1±11.9)分,抑郁水平(42.1±10.8)分、(40.1±15.9)分、(37.7±18.2)分低于对照组,出院时干预组抑郁自测水平低于苏醒时,对照组焦虑、抑郁自测水平高于苏醒时,苏醒后2d对照组焦虑水平高于苏醒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引起患者抑郁、焦虑的原因较多,术前患者对隐睾症的认知、态度决定术后抑郁与焦虑状况,手术、预后等因素可加重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术前掌握患者心理动态,给予心理支持,术后充分解释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减轻患者顾虑,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况。

    作者:袁迎春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4)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n=24)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0.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体征例数均明显减少(<0.05),且观察组更为显著(<0.05);观察组治疗不同时期结核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贵化;朱红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护理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8例胆道手术治疗患者。对他们实施T管引流,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统计和分析88例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显示,88例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6.59%(85/88),且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采用全面性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LEEP刀联合中医调理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LEEP刀在治疗宫颈糜烂方面被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其具体的临床效果以及联合中医调理的诊疗体系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其推广奠定基础。方法搜集本院在2012年~2013年的相关病例100例,针对患者诊断结果与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别采用LEEP刀(对照组)以及LEEP刀联合中医调理方法(实验组)来进行处置。对临床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其总体的有效率为98%,痊愈率为56%,有效率为42%,与LEEP刀治疗方式相比有显著的提高。结论 LEEP刀联合中医调理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更好,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CT定位钻孔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中等量壳核出血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在CT定位下行壳核出血钻孔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和经侧裂岛《入路开颅手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优劣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高血压中等量壳核出血病例16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进入血肿腔行血肿清除手术,B组在CT定位下行壳核出血钻孔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术后对两组患者病死率、再出血率、手术操作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①两组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B组患者治疗手术操作时间明显优于A组患者(<0.05),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A组患者更低(<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再出血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中等量的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CT定位下行壳核出血钻孔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比开颅经侧裂岛《入路进入血肿腔行血肿清除手术效果明显且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坤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ICU危重患者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行有创血压监测的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中发生堵管1例,局部感染1例,意外脱管2例,其余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凤燕;戴圆圆;王东丽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1例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探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急救和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临床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结果该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临床特殊护理,可好转并生活能自理出院。结论提高对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认识,合理的应用护理程序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地康复。

    作者:蒋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投稿小知识

    标题和图表本刊对来稿有权删改或摘要发表,如不同意删改者,请注明“请勿删改”字样。文章中各级标题依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1,各级标题均需顶格写,均需要加小标题。文章中图、表务求少而精,且需要图序、图题、表序、表题,不能用“附表”表示。能用文字表述的尽量不用图、表,文字、表、图三者表达切忌重复。表格要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起搏器介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经在心脏起搏器介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安置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住院总天数、总费用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起搏器植入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率,减少住院总天数总费用,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华;杨庆娟;杨莎;王泓鳗;李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新医改形势下医院门诊药房人员管理及服务流程重组探索

    门诊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对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新医改形势下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分析,阐明了门诊药房管理模式改变和服务流程变化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服务,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益铭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宋雪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