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孝军;吴军;唐雄伟;龙飞
目的在对门诊护理质量进行提高的过程中,探讨人性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对某院的98例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在人性化护理实行前后,进行医治疗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具体的分析。结果在未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时候,来院患者对就医治疗的满意度大概为69%,而在对患者进行了人性化护理之后,患者度就医的满意度上升到了91%。结论在对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人性化护理之后,就医治疗的满意度以及对门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作者:杨玺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CEUS)检查临床价值,以提高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符合率。方法对97例甲状腺良恶性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测,对甲状腺良恶性肿块各个类型的超声造影剂灌注过程及超声多普勒频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腺瘤超声多普勒频谱表现为正常血流动力学频谱,超声造影剂灌注后呈现明显快进慢退过程,呈明显强化。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多普勒频谱表现为收缩期血流频谱增宽,峰值血流频谱后移,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造影剂显影时间同步或稍慢于正常甲状腺,增殖达峰值强度不一,伴钙化出血坏死可出现显影不均,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同步消退。甲状腺癌超声多普勒频谱表现为收缩期峰值前移,收缩期上升及下降速度均增快,表现为上升波及下降波陡直,甲状腺癌超声造影剂显影时间明显稍快于周边甲状腺组织,部分表现为高增强明显不均,部分呈结节状强化,有的出现动静脉瘘形成其达峰显影强化以等强化或低强化为主,甲状腺癌造影剂消退较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肿块良恶性在临床上是一项值得重视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徐伯礼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引流管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给予相应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术后引流管的全面护理,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1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手给予引流管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王洪湄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CT定位下经额微创穿刺术配合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首先通过CT片确定血肿中心,然后微创穿刺清除脑内血肿。并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促进颅内血肿吸收。结果49例患者中治疗存活43例,存活率88%,其中效果良好35例,恢复良好率72%;死亡率13%。结论 CT定位下经额微创穿刺清除术能早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中医中药能加强治疗效果。
作者:陈刚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对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细节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俞英 刊期: 2014年第38期
总结了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和体会。强调良好的护患、医护沟通,完善的术前准备(包括术前访视、特殊仪器的检查、物品准备),以及对手术过程的熟悉程度,术中主动配合手术的能动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术后的器械清洗与保养是保持其性能完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金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无痛性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此类患者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归纳。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无痛性人工流产术的120例孕妇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120例不使用任何止痛方案的孕妇为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成员血压变化幅度、术中出血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术中波动幅度和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性人工流产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华霞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对B超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对子宫出血的诊治的可行性进行讨论,以期对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在临床妇科检查中的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对120例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单纯宫腔镜检查以及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使用宫腔镜检查患者的检出率为74.1%,使用B超联合宫腔镜的检出率与实际患者数量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明显。结论 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可以有效检查出患者发生的病变,并且可以降低患者误诊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其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而加以推广。
作者:郭辉;王国华;董艳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宋雪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了解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腹症患儿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24豫)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豫),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强化急腹症患儿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确保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马红丽;谷敏;冷燕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讨论研究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10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各5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行日常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行完善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护理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等指标。结果护理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其对护理非常满意及满意人数显著多于常规组且一般及不满意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实行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其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均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0.05)。结论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了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方式,使其意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在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下大程度的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低,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建青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研究超早期血肿抽吸加冰盐水冲洗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导向定位,在超早期分血肿抽吸,并给一定量1~4℃冰盐水冲洗。结果超早期血肿抽吸加冰生理盐水冲洗治疗脑出血,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超早期单纯血肿抽吸(<0.05),显著优于早期血肿抽吸加冰生理盐水冲洗(<0.05)。结论超早期血肿抽吸加冰盐水冲洗治疗脑出血,既能及早清除血肿,又能有效解决抽吸困难和再出血问题,达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福岭;谭卫卫;孙贤桢;姜楠;姜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本文通过评估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院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与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也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宋保志;刘佳华;高玉玲;孙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住院的初产妇80例,其中40例为观察组行家庭化产科护理,40例为对照组行普通产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后48 h的母乳吸吮时间和母亲角色适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48 h的母乳吸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初产妇行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有利于减轻其产时疼痛,缓解产时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实施母乳喂养,促进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
作者:严玲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本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208例。根据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2例,对照组96例,对两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对预防术后并发恶心、呕吐、肩部疼痛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0.05)。结论通过对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薛桂凤;薛萍;孟小敏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取本院自2008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控制水平以及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好转,患者的心情逐渐明朗起来,眼内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的情绪不仅没有好转,相反还恶化了不良的情绪,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组患者在眼压以及负面情绪等方面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了患者的眼压,促进了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辉;黄映霞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重症消化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2013年收治的重症消化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共68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止血成功22例,成功率为64.7%,实验组止血成功31例,成功率为91.2%,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重症消化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止血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情况,降低病死发生率。
作者:王晴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观察研究计划生育中人工流产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共90例计划生育中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措施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计划生育中无痛人工流产采取临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负担,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施学丽;张德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对应用床边责任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床边责任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床边责任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曹娟娟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68例长期卧床有压疮高风险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以进行治疗,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压疮1例,发生率为2.9%,对照组发生压疮8例,发生率23.5%。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入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蓝晓琴 刊期: 2014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