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淦华;许辰阳;吉灵;孙晖;江文发;杨瑞平
目的探讨愉快因子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COPD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辅以愉快因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睡眠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实验组患者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维持率及睡眠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康复的过程中,辅以愉快因子疗法,可显著改善老年COPD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卿蒲姣;龚放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而且手术室护士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精良的护理技术,还要更加全面的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优质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原则,从环境、技术、人文等方面全面提高,从患者数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给予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邬俊凤;张存贵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蛇伤致肢体肿胀用小切口深筋膜切开及拔罐术治疗与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用2012年20例蛇伤致肢体肿胀的患者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作为对照组和2013年20例蛇伤致肢体肿胀的患者用传统方法加用小切口深筋膜切开及拔罐术的治疗与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用小切口深筋膜切开及拔罐术治疗蛇伤致肢体肿胀的疗效显著,无肢体溃烂,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费用。结论小切口深筋膜切口及拔罐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受到患者的好评。
作者:蒋冬英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在VSD治疗皮肤缺损积极作用的观察,总结有效积极的临床护理途径及措施,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间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40例皮肤缺损患者,以回顾性方法,从心理护理、饮食基础护理及负压引流护理方面分析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VSD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创面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血运情况良好,无创面感染发生,治疗时间明显缩短,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结论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皮肤缺损,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创面的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雪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50豫硫酸镁湿敷联合微波理疗治疗围手术期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因静脉输液所致围手术期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50豫硫酸镁湿敷联合微波理疗,对照组采用50豫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痊愈所需时间。结果采用50豫硫酸镁湿敷联合微波理疗患者痊愈时间少于50豫硫酸镁湿敷患者(<0.01)。结论50豫硫酸镁湿敷联合微波理疗可有效治疗围手术期静脉炎,短时间内可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君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究牙髓炎治疗中应用一次性及多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100例患有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一次法根管、分次法根管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患者疼痛、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发现一次法根管治疗效果优于分次法根管。
作者:周颖蕊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存在支架贴壁不良(incomplete stent apposition,ISA)现象,根据血管内超声支架贴壁不良分为早期支架贴壁不良和晚期获得性支架贴壁不良。晚期获得性支架贴壁不良好发的部位可以在支架中间也可在支架边缘。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可能机制为血管壁正性重塑和支架部位的血栓溶解。形成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长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行直行PCI术及支架厚度等。出现支架贴壁不良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支架贴壁不良患者,此类患者应长期口服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作者:蔺宇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镇痛级别以及护理评分质量、护理满意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取本院自2008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控制水平以及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好转,患者的心情逐渐明朗起来,眼内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的情绪不仅没有好转,相反还恶化了不良的情绪,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组患者在眼压以及负面情绪等方面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了患者的眼压,促进了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辉;黄映霞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于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要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机械通气时间得到显著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李江红;李江平;曾志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临床分析暴力行为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以来收治的52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暴力行为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率42.31%(11/26)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9.23%(5/2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51,<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实施暴力行为控制护理可有效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进而保障患者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促进医患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鹏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石骨症是一种罕见的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0万~1/50万[1]。现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婴儿恶性石骨症病例,希望通过对该病的学习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为该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欧阳学军;程燕;王斌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浅前房的形成原因,探讨其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64例192只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眼压检测、裂隙灯观察、荧光素染色等,配合加压包扎、散瞳、抗炎及手术治疗。结果发生浅前房17例,经精心护理、保守及手术治疗均恢复正常前房。结论密切护理观察能及时协助医生发现诊断浅前房,恰当的护理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松龄;李艺君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脑内神经递质变化与抑郁相关性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对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来我院就诊的150例抑郁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采用中枢神经递质分析系统(脑讯息搜索SET),分析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相关变化规律。结果对于150例抑郁症患者6种脑内神经递质功能的检查,分别出现的数量各不相同,且INH、5-HT、Ach、DA、NE和EXC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亢进或是低下;150例抑郁症患者脑内各神经递质水平的低下、正常、亢进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对150例抑郁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相关性研究中,5-HT与DA呈显著正相关(r越0.873, P<0.01);Ach与NE呈显著正相关(r越0.766,<0.01);INH与EXC呈显著负相关(r越-0.821,<0.01)。结论抑郁症的类型有多种,抑郁症的发作往往是因存在不同的脑内神经递质彼此间的平衡失调。一种或者几种单纯的神经递质的降低或亢进并不一定能引起抑郁症的发作。
作者:侯红艳;刘诗翔;杨传友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康复治疗的70例肢体挛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肢体功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于患者康复干预前、康复干预后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挛缩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秦祖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肾脏疾病儿童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肾脏疾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方式给患儿进行输液,观察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结果患儿均一次穿刺,无吊针和感染患儿;留置过程中有3例患儿出现渗血,43例患儿敷贴脱落;5例患儿在更换敷贴时出现套管脱落。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肾脏疾病儿童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在护理时要注意及时更换敷贴、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同时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应用留置针的效果。
作者:杨文静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头颈CTA个性化对比剂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招募44例患者行研究组个性化低对比剂量方案扫描,搜集常规方案扫描资料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对比剂量,将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后利用CTviewer和AVA软件获取轴位、MIP、CPR和VR等图像,评估目标血管CT值、图像质量及动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血管CT值、对比剂量、图像质量、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0.05设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动脉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间对比剂量、血管CT值、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对比剂量减少50.7%,血管CT值小于对照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头颈CTA扫描技术可显著减少对比剂量,减轻静脉回流、减少或消除静脉对比剂滞留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梁世伟;黄海波;黄桂雄;管俊;曾嵩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行有创血压监测的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中发生堵管1例,局部感染1例,意外脱管2例,其余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凤燕;戴圆圆;王东丽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探索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措施,提高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4600名农村妇女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和宫颈癌筛查项目认知程度调查;实施妇科常规检查,醋酸染色/复方碘染色检查,阳性体征者行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查出13159例患有一种以上的妇科病,总患病率90.13%。其中宫颈疾患率47.29%;阴道疾患率42.20%;盆腔疾患率21.01%;外阴疾患率2.09%;宫颈癌前病变率0.08%;宫颈癌发病率0.08%。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防癌意识是降低本地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薄文提;陈文彦 刊期: 2014年第38期
目的讨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对血小板的沉积与聚集进行有效抑制,大幅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进而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量,改善患者血管的内皮功能,进而强化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经平 刊期: 2014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