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强化大型医疗设备的性能检测和监督管理

胡茂智

关键词:医疗设备, 大型, 性能检测, 监督管理, 维修
摘要:目的强化大型医疗设备的性能检测,促使大型医疗设备得以科学配置,切实提高使用效率。方法选取我院及周边县市县级以上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100台,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设备的性能加以检测。结果 CT机、MRI、DSA、LA的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3.0%、86.7%、83.3%和90.0%,同时,设备的监督管理较薄弱,医院管理层的重视程度有限。结论大型医疗设备的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必须强化设备的监管管理,以便提高质量合格率和使用效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普遍开展,其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的优势和良好效果,从手术治疗方面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此,腹腔镜普遍受到患子宫肌瘤患者的欢迎。为了掌握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进一步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黄海英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新医改对医院药剂管理转变的影响分析

    目的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行,医院药剂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原本的药品供应型转变为技术服务型。医院药剂管理各个环节都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所以,必须调整好医院药剂管理的模式,加强对药品的监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

    作者:郁殿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综合护理配合脑亚低温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配合脑亚低温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给予脑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GCS及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2个月GCS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CS(11.30依2.55)及Barthe(70.45依7.89)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0依1.84)、(54.53依9.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干预后2、7d颅内压(3.43依0.42)、(2.83依0.42)明显低于对照组(4.03依0.37)、(3.69依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认识、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提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使患者康复更好、更快。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97%,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4.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配合脑亚低温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朱叶春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主要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50例,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邹荣花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第一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90例,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发病2~7d即进行了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则在1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后的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康复护理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康复的有39例,总有效率为86.7%,而对照组患者康复的有25例,总有效率为55.6%,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在发病不同时间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明显的发现在发病早期就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更加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康复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曾桂香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29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术前均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回顾性分析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过程及诊断情况。结果电子支气管镜检出玉型6例(20.7%),域型12例(41.4%),芋型8例(27.6%),郁型2例(6.9%),吁型1例(3.4%)。镜下活检的阳性率为68.4%,灌洗为72.4%,刷检为55.2%,灌洗的阳性率高于活检和刷检,刷检的阳性率低,但三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诊断中,电子支气管镜是重要的诊断工具,与刷检、活检、灌洗联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作者:杨言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B超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对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B超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对子宫出血的诊治的可行性进行讨论,以期对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在临床妇科检查中的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对120例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单纯宫腔镜检查以及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使用宫腔镜检查患者的检出率为74.1%,使用B超联合宫腔镜的检出率与实际患者数量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明显。结论 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可以有效检查出患者发生的病变,并且可以降低患者误诊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其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而加以推广。

    作者:郭辉;王国华;董艳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分析老年患者阑尾脓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阑尾脓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患者阑尾脓肿治疗的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运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阑尾脓肿实施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干预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Dandy Walker综合征1例报告

    Dandy Walker综合征又称Dandy-Walker畸形,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性出生缺陷,筛查与初次诊断符合率低,从发现至今少不足千例,国内发现不足300例。Dandy Walker以脑室扩大及小脑发育不良或小颅后窝小脑蚓部发育缺陷或不良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特征不典型,需经CT/MRI确诊。Dandy Walker孕前筛查不易,患儿出生后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在1岁左右因发育迟缓而就诊,部分患儿可多伴有反复性抽搐、发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临床表现,但临床鉴别、诊断不易,部分患儿家属初诊时不愿接受CT/MRI诊断,致病情迁延,威胁患儿生命[1]。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Dandy Walker综合征1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特点,总结诊疗经验。

    作者:杨爱梅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的选取某医院中一百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的制度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护理,并不断的完善手术室中不同的护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及进行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对两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护理质量也到了相应的提高。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袁玉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细节护理方式下手术室感染预防效果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细节护理方式下手术室感染预防效果相关问题。方法选取了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院内300例患者,按照是否采用了细节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方式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细节护理组即观察组、常规护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15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入了细节护理指导模式,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指导模式。集中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及相关护理后手术室感染发生的病例数以及不同组别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方式下患者手术室感染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细节护理方式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方式的满意度评价均大于对照组。<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方式下患者手术室感染概率减少,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方式的满意度,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张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循证护理在90例异位妊娠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9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采取循证护理的应用疗效。方法90例异位妊娠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组(n=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3项健康指数来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健康指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安抚其消极情绪,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浅析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了解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就医的200例孕产妇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进行关于我院妇产科护理管理实施及效果的评价调查。将她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是护理管理未实施之前来就医的孕产妇及其家属;观察组则是在护理管理实施后前来就医的孕产妇及其家属。结果在本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孕产妇及其家属和对照组相比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管理对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提升作用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白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观察及护理的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治疗的40例患者,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进行观察及护理。实验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治疗进行观察及护理。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出血、尿失禁及尿路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统计学上有意义(<0.05)。实验组在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方面受到的影响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来治疗前列腺的增生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作者:吴小琼;海兰;陈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的冠脉搭桥手术患者104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健康相关行为评分情况及生活质量(WHOQOL)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WHOQOL评分比对照组高,HAMD评分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明显,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健康相关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李小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三步逐层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三步逐层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6例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三步逐层推拿正骨手法治疗同时,加强情志调护及疼痛护理,采取正确的体位干预、纠正不良姿势、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及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随访1~3年,痊愈47例(71.21%),显效9例(13.63%),有效8例(12.12%),无效2例(3.03%),总有效率96.96%复发13例。结论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和巩固疗效、减少该病复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凤清;方军;方萍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8月共收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50例和对照组5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1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及早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禹晓娟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院前急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针对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及对策。方法分析2012年急诊科在院前急救中发生的28例护理不良事件,查找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采取针对性地防范措施,2013年院前急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2起,减少了0.7%。结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重视工作流程的改进等是减少院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作者:郁海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30例高血压鼻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高血压鼻出血全面系统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鼻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出院指导以及健康教育。全面系统的护理,对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焕荣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尧准确、有效的护理,可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结果102例患者中袁痊愈54例,好转28例,转上级医院14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94%,病死率为6%。结论通过对心梗患者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降低了病死率袁提高了生存率。

    作者:车彩霞 刊期: 2014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