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肾镜的围手术期护理

田金莲

关键词:经皮肾镜,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为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围手术的护理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而且还能够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多发颅内复杂动脉瘤夹闭术及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报告了对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远端梭形动脉瘤,采用自体颞浅动脉移植、行血管搭桥及对前交通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基础护理,控制血压,防止动脉瘤破裂。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严防颅内出血;注意有无感觉障碍、失语或偏瘫等缺血性脑损害的表现,尽早发现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吻合血管血栓形成;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本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作者:于欢;吴娟;童孜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46例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

    目的寻找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46例ICU腹泻患者设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的46例作为参照组。结果试验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为19.57%,参照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为58.70%,试验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结论科学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Wellens综合征1例并心电图特征分析

    Wel ens综合征是一种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严重狭窄有关的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其特征为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而缓解后发生T波改变,即胸闷症状与心电图变化分离。其属于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应尽早行介入检查治疗,否则可能会发生严重心血管病事件。临床医生应熟悉这一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与左前降支病变致急性心肌梗死有关。

    作者:卢红涛;李欣;许臣洪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浅谈传统文化学习在医学职业素养培养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尤为需要。但我国目前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尚无明确规范及措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于培养医学职业素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努力提高专业水准;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医学职业素养,提高医学职业道德,将有益于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李宝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护理需求干预方案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短期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需求干预方案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短期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60例,选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月收入情况、住院次数、医药费支付情况以及感染情况等做出相关调查研究。将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30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对实验组实行干预护理,对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在对两组病患进行相关的护理治疗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各领域方面的得分均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康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竞争也日益增强,为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增大竞争实力,必须加强医院成本核算。2012年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全成本核算内容、成本核算原则等提出来了具体的要求,为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纲领性的指导。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医院对于成本的核算上还存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静脉用药的机会也日益增多,注射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逐年增多。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停止用药后机体所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伤害的反应[1]。临床表现一般是局部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也增加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当今一项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3],门诊输液室由于输液患者集中,年龄跨度大、用药多且缺乏连续观察,ADR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再加上所学的专业知识,现将有效地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赖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严重胸部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胸部损伤(chest t rauma or thoracic t ranma)根据损伤暴力性质不同可分为钝性伤和穿透伤;根据是否造成胸膜腔与外界沟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胸部损伤[1]。胸部严重损伤时常有严重的合并症,如出血性休克、血气胸、呼吸衰竭等危重症。患者来急诊科就诊时往往来势凶猛、病情危急、生命征不稳定,需要紧急抢救。在抢救治疗和护理中,如何积极正确地抗休克、稳定生命征治疗,加强生命体征、反常呼吸的观察,合理应用机械通气等措施。现将我们救治的80例严重胸部损伤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黄洁;陈热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试探优质护理在临床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临床内科病房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次试验采取对照试验,实验对象为我院从2013年1月开始收治的1000例在临床内科病房就诊的患者,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并对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病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对医生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论通过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探讨分析发现,对临床内科病房内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确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强患者以及医生的满意程度,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因此优质护理具有非常好的临床使用作用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月素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培养医疗社会工作者开创医院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医院的医疗模式已经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治疗疾病和保持生理机制运行协调的阶段上。疾病也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来认识,这包括了疾病的预防、公共卫生政策的宣传,患者的心态的调适以及医患关系的处理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医务工作者根本无法解决,此时,推行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服务领域,展开医疗社会工作实践,将会顺应时代潮流,开创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曾祥腾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我国护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本文综述了我国护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向,侧重介绍目前护工行业在护理工作中体现的作用以及社会环境,与过去护工的基本职责作出比较,分析了未来护工行业的可预期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指出目前护工行业所缺乏的监督管理及其他方面问题,提出对于护工行业发展有利的意见与建议,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水平与质量。

    作者:潘德玲;胡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鼻饲温开水治疗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鼻饲温开水治疗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疗效和护理。方法32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确诊后给予鼻饲温开水37益~42益,150mL/次,6~8次/d,同时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治疗7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血钠值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0.01。结论鼻饲温开水治疗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疗效有临床意义,且方法实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吕莲;王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现状

    笔者通过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综述,以期望使患者的疼痛减轻,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杨惠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浅谈护理质量管理

    目的为了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服务。方法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制订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计划,抓住关键环节,保证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作者:李祖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法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法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给予参照组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00%)远高于参照组(69.7%),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黄亚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损害的3例报告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炎性细胞侵润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涎腺和泪腺等外分泌受累外,可同时合并其他系统损害,其中神经系统损害约占10~30%,即可有周围神经损害,也可有中枢神经损害,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常见。本文报告2013年本院住的两例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pSS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探讨脑梗死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5例,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分别给予患者溶栓、抗凝、降纤和抗凝、降纤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预防并发症等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全面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脑梗死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治愈8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2例患者放弃治疗出院,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通过与脑梗死患者以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功能恢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值得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双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观察两组的焦虑程度,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焦虑率为27.5豫,低于对照组总焦虑率67.5豫;实验组满意度为85.0豫,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4.0豫。两组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值得相应科室推广应用。

    作者:孙明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肛肠病术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

    目的探究与分析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进行肛肠手术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后造成尿潴留的原因及其较为正确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影响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因素有麻醉原因、术后疼痛、年龄、输液量过多、药物作用等。 B组患者尿潴留、术后疼痛级别、尿路感染、患者满意度占比32.22%(29/90)、13.33%(12/90)、10.00%(9/90)、97.77%(88/90),与A组的11.11%(10/90)、2.22%(2/90)、2.22%(2/90)、80.00%(72/90)占显著优势,<0.05。结论解决肛肠病术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应做好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输液量限制、诱导排尿、饮食护理、导尿管导尿等护理措施,以治疗和预防术后尿潴留发生。

    作者:陈秀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

    医院作为基本的公共场所和社会细胞,是体现全民便民功能的重要场所,在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创建过程中具有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彩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