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虫类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理作用机制

郭咏梅;张帆;蔡定芳

关键词:虫类活血化瘀药, 缺血性脑卒中, 药理机制
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对虫类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进行综述与评价,显示了虫类活血化瘀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肯定作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初步探讨口底癌术后并发口底瘘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对口底癌之术后口底瘘并发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17例行口底癌术患者的病情进行全程观察,同时在术前进行口腔准备以及在术后注意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等相关护理措施对口底瘘的产生进行预防。结果本次研究共17例患者(15例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在术后有口底瘘出现,在进行抗生素更换以及换药后均痊愈并出院。结论在患者行口底癌术之前充分进行口腔准备,并在术后使口腔保持清洁,引流充分,对体温、引流液等变化仔细观察,都会对口底瘘有效预防以及尽早发现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组17例患者均终痊愈并出院。

    作者:祝青;潘曦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Wellens综合征1例并心电图特征分析

    Wel ens综合征是一种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严重狭窄有关的心电图T波异常改变,其特征为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而缓解后发生T波改变,即胸闷症状与心电图变化分离。其属于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应尽早行介入检查治疗,否则可能会发生严重心血管病事件。临床医生应熟悉这一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与左前降支病变致急性心肌梗死有关。

    作者:卢红涛;李欣;许臣洪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人管理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人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成立培训小组,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培训项目,对辅助人员进行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结果2013年在我院没有1例因为器械消毒不严格,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和其他问题,导致院内感染的情况,和其他问题也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类似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和有效的工人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余安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探析

    目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暴力、出走、自伤以及住院的实践明显较少。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等较高,<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不仅有利于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还有利于医院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作者:刘秋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术前肝硬化评分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预后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是恶性程度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以及其他原因。国内原发性肝癌主要见于长期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及其导致的肝硬化。正常肝脏有巨大的储备功能和再生能力,即使切除80%的肝组织,余肝再生之后可维持机体的需要[1]。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肝功能衰竭[2],而肝硬化患者是肝脏的储备功能降低,导致肝癌治疗适应症缩小。对于原发性肝癌,人们更多关心患者的预后,而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大小、门静脉转移、肝硬化程度、术前肝功能评分。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心手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术前肝硬化评分以及肝功能分级有可能使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扩大,并为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霆;杜成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提高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满意度中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护理满意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肺炎并发腹泻婴幼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1±0.9)d]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7%)明显大于对照组,且<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利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和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1年时间内收治的18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9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理论为依据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疾病康复情况。结果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在护理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且处于显效的比例更多。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儿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促进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吴春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论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

    为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通过规范化带教、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规范操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规范化临床带教,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确保护理实习生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作者:严学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循证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循证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78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只进行了常规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循证护理。护理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满意度评价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压疮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例急性肝衰竭行肝移植术后大出血患者的护理

    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是指既往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短期内肝脏功能急剧恶化,导致进行性意识改变甚至昏迷和凝血功能障碍的症候群[1]。肝移植技术是目前治疗AHF的佳方法[2],可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011年4月28日我科收治1例AHF患者行急诊肝移植术,术后出血量大,各器官受损严重。

    作者:谭小庆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基于信息技术的医院医保管控探索

    本文基于目前医院医疗保险发展现状和拒付的形成,明确了医保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医保管控的原理和方法,并在某三甲医院实施管控后得出有效性评价,从而提出了管控指标参数化、变事后反馈为事前干预的全流程实时监控以及动态管控、智能管控的医院医保管控新理念,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更为精细化医保管理的新思路。

    作者:贾宇;韦云;姚月朋;田瑾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现状

    笔者通过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综述,以期望使患者的疼痛减轻,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杨惠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对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护理进行相对应的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患者,将这156例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传统护理办法,也就是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体征进行临床观察,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办法,由提出问题、总结文献、护理计划以及护理实施等组合而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63%,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达12.5%,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4.21%,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59%,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2.31%,可见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办法的满意度。结论预防性护理方法可以使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得以一定程度上的提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临床满意度得以提高。

    作者:张运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浅谈提高药师药学服务质量的措施

    在当前医患关系敏感的情势下,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是关键问题。药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务。本文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必要性入手,详细探讨了药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一系列措施。以期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作者:洪向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通过对前来我院进行青光眼治疗的2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对其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手术进行治疗后,很多的患者都出现浅前房或无前房的症状,对他们的护理包括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结论浅前房或无前房是青光眼患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进行观察,并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症状进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史小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宫颈环状电切治疗宫颈疾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环状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科在2013年3月~11月共收治78例患有宫颈疾病的女性患者,78例患者的宫颈疾病包括炎症、肿瘤、损伤、宫颈糜烂和宫颈息肉等,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对78例患者实行宫颈环状电切(leep术),并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对78例患者实行宫颈环状电切术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6.3%、复发率为3.5%、并发症为1.2%、患者满意度为95.8%。结论宫颈环状电切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复发率小的特点,使用该手术治疗宫颈疾病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万婷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医院人事管理的运行机制及方式选择

    在医院人事管理中,正确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增加医院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探讨医院在绩效考核,培养人才等方面的方式及机制,旨在为增加人事管理的合理性,实现医院的效益大化,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作出指导。

    作者:陈敏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基于网络空间教学的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

    目的研究如何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开展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方法以湘南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网络空间教学平台的《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结果开展网络空间教学后,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和期末考试成绩均普遍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基于网络空间教学的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作者:周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控制与校准

    本文先是对四线电阻式接触屏进行有关的介绍,然后主要是对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控制以及对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校准方法进行有关的探究与分析。

    作者:远奇;李丕丁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公立医院护理管理模式在民营医院应用的初步探索

    目的民营医院引入公立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成效。方法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合作,公立医院派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医院护理部主任,建立规章制度,采用分层培训、柔性管理等措施。以定期考核和年终考核方式,确定管理的成效。结果护理团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队伍日趋稳定,护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明显提升。结论民营医院引入公立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是提高护士素质及临床技能、增强护士队伍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洪文;李雪红;殷泽登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