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清莲
目的:研究呼吸机在临床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较治疗前明显较低,PaO2、S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胃肠胀气,发生率为5%;1例患者发生鼻梁红肿,发生率为1%;10例患者发生面罩漏气,发生率为10%。无患者死亡。结论呼吸机在临床呼吸衰竭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加强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苏芳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冠脉搏搭桥术患者68例,所有患者在常温心跳不停跳以及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完成CABG手术,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完成CABG手术,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d死亡,其余67例患者均痊愈终出院,通过术后半年随访发现,67例患者的生存状态良好,没有出现严重心脏疾病的情况。结论:针对CABG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如何识别、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患争议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等问题,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本文从消化内镜主要类型与相关技术、消化内镜治疗技术两个方面,阐述我国消化内镜现状,并作出展望。
作者:袁胜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的心理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12例,随机将212例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护理组的SAS评分为(49.26±4.58),SDS评分为(32.11±5.4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悲观等,通过采取有针对的护理对策,可以缓解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治疗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作者:李彩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乳癌术后化疗致白细胞降低的护理措施。方法将30例乳癌改良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与实验组15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局部护理,全身护理等措施。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骨髓抑制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药物护理等措施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中有均发生白细胞下降,15例对照组患者其中3例<1×109/L,经局部和全身护理数周后白细胞上升,15例实验组患者有1例<1×109/L,经对症给予营养支持,口腔护理,对症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后数日迅速恢复正常水平。结论通过严密观察静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现象,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罗翊翔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起病急骤、病程进展迅速、极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的急腹症。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和尿淀粉酶增高等症状。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由过去单纯的临床护理转向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刘艳琴;周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的质量,医疗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护理质量管理,而全面质量管理在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上,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与价值。在护理管理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大且现实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阐述,并指出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沈定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1],占头颈部肿瘤的7.9%~3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2,3]。手术是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但却面临着发音功能障碍、永久性气管造瘘、身体外形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起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很多社会心理问题,因此仅用生存率已不足以评价喉癌治疗效果。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将生活质量纳入评价喉癌治疗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研究喉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耳鼻咽喉学科重要研究内容,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进行的带蒂皮瓣移植手术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经过术后5~18个月随访,患者下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李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白癜风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常表现为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导致黑素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迄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自身免疫、黑素细胞自毁、神经化学因子等因素的影响下,抑制体内色素相关酶系统的功能,使黑素生成障碍或直接破坏黑素细胞,终导致皮肤色素脱失。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老年患者在浅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留置针的临床护理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留置针浅静脉输液治疗,对所有患者的留置针操作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降低患者的穿刺次数,并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给予适当的保护,使得患者的治疗以及抢救的工作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浅静脉输液治疗时,浅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输液工具,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反复输液治疗时,可以对浅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黄雪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行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公益性评价。方法采取德尔菲法构建公立医院公益性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取调查研究法获取评价数据,应用TOPSIS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指数在0.1502~0.5706,其中公益性评价指数高的医院主要在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救助、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做的比较好,公益性评价指数比较低的医院主要是在医疗支援、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做的不好。结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指数都不高,需要强化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作者:姚中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的外出检查的安全护理措施。本组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3±16)岁,其中脑外伤或出血15例,胆囊癌胰头癌术后15例,食管癌及纵膈肿瘤13例,脑干肿瘤及精髓肿瘤5例,脑干梗塞伴全身基础疾病5例。采取正确有效地护理治疗抢救措施,预防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在检查途中的生命安全。53例患者全部安全返回病房。外出前做好充分准备,检查中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途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可以降低患者外出检查风险。
作者:李丹丹;杜俊玉;吕田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探讨增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2012年9月~2013年10月神经外科住院的168例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通过采取各种积极进行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思想教育、神经外科特有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危险因素发生。做好神经外科患者的术前术后安全护理,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新新;胡晓佳;任利培;石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腺苷作为内源性保护因子,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但至今尚无确切有效减少和修复受损脑组织的治疗方法,所以大家迫切希望能探索出能被临床采用的根本性的治疗措施。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腺苷及其受体的来源、分布及其对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影响做一综述,希望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本文所指的高年资护师是指有15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主管护师。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知识的老化、身体健康状况的日渐下降及职业倦怠感等职能现状的困境,直接制约着护师的职业发展。如何摆脱困境、促进其职业发展、为护理一线挽留人才,已成为医疗系统广泛关注的问题。
作者:杜淑燕;周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要求也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医患矛盾出现在医患沟通方面。而当今的新护士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新人类,因为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大多养成了娇惯、独立、自我主义的个性,进入临床后遇见矛盾不知如何解决,不懂如何与病人更好的交流。因此在临床护生的带教中,应该把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放在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手指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复发临床工作中较少见,治疗亦有一定困难,如何既完整切除病灶又减少副损伤,减少术后再复发率,临床医生亦有争议。
作者:杨建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腔内压快速升高所致的食管壁全层发生撕裂或破裂,是一种迅速危及生命的少见的胸外科急诊[1]。病程进展快,误诊率、病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则预后良好。为提高术后患者的治疗率和生存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探索护理经验,现将术后主要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帅毅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