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干预

路径

关键词:胰岛素泵, 静脉滴注, 糖尿病,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因素较复杂,即使应用了胰岛素泵治疗仍可出现血糖控制不稳欠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旨在总结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作为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患者,结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血糖控制,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特殊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

    目的:通过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报道1例特殊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炎,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回顾。结果 CT提示输尿管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透明细胞CD68阳性,RCC和KER阴性。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炎性病变,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以进行明确诊断。

    作者:曾柯;李家泉;黄贵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在国内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治疗神经科和精神科疾病的新技术已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国内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甘大高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晚期血吸虫病腹腔镜下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18例晚期血吸虫病腹腔镜下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重点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仅术后发生2例胸腔积液、1例皮下气肿,1例腹水,经治疗和护理,均治愈。结论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娟娟;杨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慢阻肺(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2例,所有患者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并行专业、细致、周到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气分析(PH、PaCO2、PaO2)、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PH明显改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下降,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P<0.05);6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护理满意度为94.23%。结论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后,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及时纠正低氧与高碳酸血症,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侯晓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具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概况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中医内治法结合西医、中医外治法结合西医以及中西医内外综合等三种治疗方式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足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心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

    目的:将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融入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中,比较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级护理系两个班大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82名,采用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班80名,仍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结果1班学员卷面平均分为(86.8±11.2)分,2班(78.5±8.6)分,1班学员情景考核平均分(82.4±8.8)分,2班(68.3±7.4)分,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护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可提高学员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水平,促进学员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应变能力的提升。

    作者:黄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HELLP综合征的诊断及处理进展

    HELLP综合征患者很容易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肝被膜下出血(0.9%)、肺水肿(6%)、急性肾衰(7.4%)、胎盘早剥(16%)、DIC(21%)等。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诊治,那么会严重影响到母婴预后情况。一旦出现HELLP综合征,围生儿死亡发生率为7.7%~60.0%,孕妇病死率为3.4%~24.2%。本文首先阐述了 HELLP综合征的病理学及发病机制,其次,分析了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同时,深入探讨了HELLP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蓝春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并将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紧张情绪的缓解度及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并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对于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立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复发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1例

    手指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复发临床工作中较少见,治疗亦有一定困难,如何既完整切除病灶又减少副损伤,减少术后再复发率,临床医生亦有争议。

    作者:杨建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致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

    中药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在很多疾病的治疗方面有其无可替代的疗效和优势。中药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心律失常为特征的心脏毒性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部分中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注度逐渐升高,相关文献也不断发表。本文根据文献报道,例举了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的49种中药,分析了其中20种中药通过作用于心肌细胞的钠、钾及钙通道等而导致心律失常。通过对中药的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并规避其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刘磊;李雪华;王伟;陈可塑;王中越;陈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91只术眼,在整个围术期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291只术眼中236只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23只眼虽视力无改善,但眼球外观正常;15只眼术后出现玻璃体出血,经二次手术后好转;9只眼3个月后复发视网膜脱离,二次手术复位;8只眼术后虽无光感,但眼球外观正常。结论对于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痴呆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

    在当今社会,老年痴呆患者逐年增加,已成为家庭社会特别是其照顾者的沉重负担,家庭是患者康复的主要场所,照顾者则承担这项义务时所遇到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负担,对其自身生活质量及患者的预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唐秀忠;戴文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乳腺癌的高场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如何早期诊断乳腺癌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往临床对于乳腺癌的检查通常采用红外线、超声、钼钯X线、CT、MRI等。近年来,随着乳腺专用线圈的开发和推广,乳腺MRI的图像质量由此得到提升,如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 usion weighted Mrimaging,DWI)及磁共振波谱(MRS)等功能技术的在乳腺癌的应用,都使乳腺MRI影像诊断从既往单纯的形态学诊断转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现将乳腺癌的高场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谢锦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损伤原因及预防

    腹腔镜手术由于术中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活动早、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妇科领域广泛应用。在其手术优越性日益突显。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术中进行分离、止血、切割、缝合等方面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仪器设备、器械和方法,具有其特殊性。目前随着临床医师操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手术范围逐渐扩大,难度增加,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正确认识、及时发现和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须引起妇科临床医师高度重视。腹腔镜妇科手术因其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瘢痕小,术后恢复快,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书中并发症多见于气肿、气体栓塞、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血管损伤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做好相应的术前评估及准备,可预防其发生,减少发生率。妇科临床医生必须熟知并掌握腹腔镜手术中并发症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孔笑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儿科教师素质培养

    提高儿科教师素质是保证儿科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科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通过探讨如何提高儿科教师素质,对发展儿科学这门重要的临床学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郭红;王成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15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60)于全程护理中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90)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配合度及护理前后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不满意现象,对照组护理不满意12例,护理不满意率为20.0%,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手术主动配合度高达81.10%,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9.95±8.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较好,可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手术配合度。

    作者:王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痴呆患者院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老年痴呆症患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据调查,65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为7.8%,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痴呆的患病率便升高1倍[1]。由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不能自理,而且住院时间长,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导致院内感染率明显上升,现就老年痴呆患者院内感染的现状、常见部位、危险因素、防护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徐建娣(综述);奚翠云(校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肺癌伴类白血病反应1例临床分析

    类白血病反应是继发于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白血病样反应。国外于1926年首先报道,国内1954年开始陆续有报道[1],该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某些因素刺激机体,机体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增加,出现幼稚细胞多在5%以上,少数病例白细胞可正常或降低,骨髓象原始细胞多在20%以下,但也可高达90%[2]。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类白血反应,多提示肿瘤负荷过高,机体代谢紊乱,疾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我科近期诊治肺鳞癌合并类白血病反应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程晓磊;王志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方法在普外科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式(CNP)带教方法在普外科本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方法将8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以临床护理路径为理论框架制订的临床教学路径进行带教。出科前比较两组在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出科考核成绩(理论、操作)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普外科本科实习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积极的临床教学模式。

    作者:黄丽琴;邓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