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结核的研究进展

张杰(综述);胡良安(审校)

关键词:妊娠, 结核HIVγ-干扰素
摘要:数10年来,结核病一直是危害公共健康的严重传染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艾滋,是高负担国家乃至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的医院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初探

    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目前难以对医院服务水平进行客观、综合评价的现状,试图探讨一种适用于数字化医院服务水平的评价理论,从医院基础建设、经济效益、工作质量、用户评价这4个方面的多项指标中,运用Saaty的层次分析法构建数字化医院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从而分析研究数字化医院建设对医院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深入发现问题,弥补不足,促进医院的均衡发展。

    作者:朱朝霞;冯怡;肖飞;景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恶性周围性神经鞘瘤1例报告

    恶性周围性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MPNSTs)是来源于周围神经或神经鞘膜细胞(如雪旺氏细胞,神经周细胞或纤维母细胞)的一类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0.001%,占软组织肉瘤的5%~10%。

    作者:马继远;周志刚;陈栋;周孝斌;胡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我院首例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并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并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2011年1月16日我院成功实施首例食管大部分切除,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护理组按护理程序给予积极的术后护理。有效的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护理效果良好,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倪弘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神经网络算法和蚁群算法在医学图像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CBIR)技术是根据图像对象的内容及上下文联系在大规模多媒体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将CBIR应用于医学上,是从医学图像本身提取灰度、形状、纹理等底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构成描述图像内容的特征向量,并以特征向量作为建立索引和匹配准则的客观依据检索所需图像。 CBIR技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海量医学图像数据库中快速寻找具有类似病理特征并诊断医学图像,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肖雪梅;袁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116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复发率为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复发率为17.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宫颈炎效果肯定,且复发率低,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作者:林棠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本科生导师制”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教学阶段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形成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临床实习学生在每个临床科室的实习时间有限,带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不够,带教老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总体实习情况,难以给学生一个较为全面概括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实习阶段的全面管理,难以保证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1]。如何提高实习生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快速适应临床工作,将书本理论知识顺利转化为诊疗疾病的实际技能,是临床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临床带教的难点和重点。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行实习制度的弊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霞;张天奉;冯军;彭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和维生素D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尿病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4类。其中发病率高的是2型糖尿病,其基本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茁细胞功能下降[1]。而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自身胰岛茁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其他还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终可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等,增加死亡率和(或)致残率。预计到203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增涨至5.29亿(来源于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届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将会是全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对糖尿病预防及治疗的探索需不断进行。

    作者:张敬红;邓华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临床中应用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患有骨外科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钟治疗方法在骨外科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一共50例患者,其中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36.00%,总有效率为96.00%,无效率为4.00%;而治疗组一共50例患者,其中显效率为630.00%,有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96.00%,无效率为36.0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它还可有效降低切口平均换药的次数,不仅减少上药的复杂程序还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所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适用于骨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作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钟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期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伤口的愈合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使得自身的代谢速度加快,体内蛋白大量分解,致使患者机体处于负氮状态。此外,患者体内能量消耗过快,使得患者的身体极度虚弱。无论是免疫力,还是抵抗力都很低下,这样就会加大烧伤患者感染的发生率。通过对相关的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死亡是由感染致使的。为此,在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防止患者感染情况的加重,还要加强患者感染期的观察和护理,这样才能够确保患者及早的康复。本文主要探讨了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期临床观察和护理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邱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机制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手术室接收的未采用护理安全干预的对照组患者300例和采用护理安全干预的观察组患者250例,对比两组患者医疗事故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后,观察组的250例患者其医疗事故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而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能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式器械不断出现,腹腔镜技术逐渐提高。对于临床常见的且发病率较高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新式的手术方式被更多的医生及患者所选择。1985年德国的Hauer首先将腔镜技术引入治疗下肢静脉疾病,开展了SEPS术。与传统的Linton手术相比,具有切口远离病变区,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我院自2009年6月~2013年10月,共开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SEPS术共21例。通过熟练的手术配合及精心的护理,患肢切口均无感染发生,曲张静脉及静脉团消失,下肢酸胀及沉重感逐渐减轻,无静脉曲张复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成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8例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口腔糜烂的护理

    目的总结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口腔糜烂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观察对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口腔糜烂的综合护理方案及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积极保持口腔清洁,应用药物治疗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后,28例患儿口腔黏膜炎的分级0度25例,I度1例,II度2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及时正确的综合护理对预防和处理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口腔糜烂至关重要。

    作者:阿米那·吾斯曼;茹先古力·艾买提;哈斯也提不韦·依拉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儿及家属问卷调查,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院护士因素,患儿家属因素,医院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均会引起儿科护理纠纷。结论儿科护理纠纷的防治,要从细节入手,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率,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罗彦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300例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取300例血糖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血样并分离血清,然后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的测试。结果经血脂指标检验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与正常人相比较高,而糖尿病患者各种指标如TG、TC及LDL也会相继提高,因此,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严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接种百白破疫苗红肿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索接种百白破疫苗红肿的预防与护理。方法以本社区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8例,年龄3~7.5岁,平均5岁。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一组是预防未告知组,一组是预防告知组。结果告知组儿童没有出现红肿的25例,出现少量红肿的3例;未告知组儿童红肿的20例,没有出现红肿的8例。结论未告知组的儿童出现副作用人数比预防告知组多。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期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5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1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2例,年龄5~8周岁;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9周岁,入院后行介入治疗治疗缺损。整体护理法预防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轻度主动脉反流且均出现于VSD患者(表1),患儿住院天数14d~29d,平均(25.3d依4.2)d。结论通过整体护理可明显减少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等级医院评审中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探讨如何按照国家二级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评审细则来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感染管理制度及各科室的考核细则、将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质量考核挂钩、定期考核奖惩;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相关感染知识培训。结果通过以上对策及措施,可以使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找到思路,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结论按照等级中医院评审感染管理细则来规范和梳理基层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以减低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可以切实推进感染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水平提升。

    作者:杨绍丽;郭立新;吴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的进展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也高。怎样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致残率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辅助治疗作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夏国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社区实施预防接种的38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000例及对照组180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调查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较高。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使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提高其安全性。

    作者:戴慧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