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峰;李雁冰
目的研究实施优质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医院统一使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急诊观察室的护理工作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开展优质护理前(2011年)后(2012年)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知晓率。结果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院78.178.61分;开展后为院925.69分,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值院-4.514<0.01),开展优质护理后急诊观察室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护士知晓率院56%;开展后为院75.4%,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值院17.876<0.01),开展优质护理后急诊观察室护士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在急诊观察室实施优质护理后,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的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急诊观察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何百蕙;胡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氯吡格雷应用的日益广泛,大有取代噻氯匹定之势。以前认为氯吡格雷致TTP发生率比噻氯匹定低,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致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无论TTP发生率和严重TTP发生率都是氯吡格雷高于噻氯匹定。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发生TTP的患者改用环孢素A和噻氯匹定而没有发生TTP的例子,可以得出药源性TTP还存在非免疫学机制。可能是由细胞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于损伤的血管内皮处形成血栓,导致微血管红细胞溶解和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继发性病变。
作者:文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胰腺解剖部位深在及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75%患者已属晚期,病情进展迅速,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居高不下[1],因此化疗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联合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使部分病情得以缓解。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33例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毒副反应的观察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赟;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龈紫龈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为黑色杆状G+耐氧厌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可定殖、感染于口腔组织,并通过牙龈蛋白酶降解胞外基质及细胞骨架蛋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入侵和胞内自我复制。研究发现,Pg定殖、感染后可促进宿主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释放、介导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并在感染部位通过多通路调节宿主细胞凋亡,引发牙周疾病。实验证实,Pg可调节牙周组织的中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的凋亡活动。 Pg诱导的细胞凋亡调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P2X7嘌呤受体及AKT/IP3信号对Pg调控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 s、HGEC)凋亡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艳春(综述);税艳青(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是指对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吸吮空的橡皮奶头。早可见于27 w早产儿,其特点为周期性的快速吸吮动作伴有短暂的间歇,而营养性吸吮的特点是较慢而连续的[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救活率的提高,非营养吸吮在早产儿护理的开展日趋成熟,其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NNS在早产儿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郭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腰椎病小针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50例腰椎病行小针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腰椎病小针刀术后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康复锻炼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业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64例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前来儿科就诊的64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选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应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分别为93.75%、96.8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家长的满意率分别为84.37%、87.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0.05)。结论对腹泻患儿进行合理的中、西医联合护理治疗,两者各取所需,保证患儿肠胃功能的恢复,加快整体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很多新的研究发现取代了我们陈旧的治疗手段,但血液仍然是一种稀缺而又被普遍需求的公共资源;是临床抢救和治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手段。血液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值得广大血液工作者深思。
作者:王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骨质疏松症原因改善预后,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方法本文对我院自2009~2013年在我院住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从心理护理、日常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精心护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情况加以阐述。结论骨质疏松已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中老年人骨痛骨折及因骨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分析总结找出完善的护理方法,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张玉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专卫校毕业生与高校医学毕业生相比就业竞争力明显不足,即不能直接进入省市级大医院工作,由于生源地区经济条件一般较差,自己独立自主创业也困难重重。在中等卫校学生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下,思考如何面向市场培育学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教学、课程设置等方向来分析如何面向市场培育中专卫校学生,终希望实现中等卫校学生的培育牢牢抓住市场需求,为市场培育人才,也实现学生的终成长、成才。从而改善学生家庭生活状况。
作者:马芸;廖建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环境、饮食、心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为观察组患者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3依3.7)分、患者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84.7依3.3)分、75%,经后期随访,观察组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精力(VT)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CU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取得较佳的临床满意度。
作者:杨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湿疹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我科主要选用的是具清热解毒燥湿功效的中药配方颗粒剂外敷治疗湿疹,用药简单,便利价廉,收效良好,不易复发,且能避免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尤其注重皮肤护理和用药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和宣传教育,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取得本病良好疗效的关键。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预防了本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郭军;吴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院后勤管理是一项庞大又涉及部门相当广泛的系统化工程项目。无论从硬件设备上、人员招聘和培训上,后勤部门都肩负着意义重大的责任。本文就萍乡市人民医院如何实现后勤管理的现化代,从观念、制度、设备、人员、管理等几个大方面进行了专业性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可供参考实施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彭洪波;汤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兴趣是成功之师,一直以来,学习的兴趣都是指导学习者进步的主要方法。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教学,总结了几个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例如院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等,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钟静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WebQuest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问题为载体的新型网络探究教学模式。本文针对营养学知识的实用性、更新快和综合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以《幼儿营养》为例对WebQuest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团队合作以及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作者:刘霞;王乙;孙丽红;顾翠英;朱明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营养支持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50例,参照营养不良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符合营养不良者,在实施营养支持治疗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50例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49例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营养支持的治疗护理简便安全,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连萍;张艳锟;王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被整体护理模式所替代,而心理护理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对患者在接受疾病的诊疗、恢复及预后都起着不可所视的作用,而手术的患者心理护理更为重要。
作者:朱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OP的病理机制主要与成骨分化能力减弱、成脂分化能力增强,骨组织微循环血供减少有关[1-2]。BMSCs(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 s,BMSCs)是成骨细胞的起源。在老龄OP患者中,BMSCs的含量不仅显著减少,分化能力明显减弱,且增殖缓慢,移植过程病毒感染风险大,免疫原性与成本也较高。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 s,hUCB-MSCs)在体外诱导条件下具有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巨大潜能[3],来源更丰富,临床取材方便,分离纯度更高,具有强大的增殖与自我更新能力,免疫原性较低,能耐受更大程度的HLA配型不符,蕴藏着比BMSCs更加优越的临床应用价值[4]。因此,通过持续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启动与增强hUCB-MSCs的自身成骨分化能力,为临床OP的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孙杰聪;李广盛;林颢;刘田丰;曾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人性化护理,并将实施措施细节化,具体化,以便缓解术前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和手术能够得到顺利进行,并在使术后积极配合医生顺利恢复。本文通过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中的重要应用,列举出相关对策。
作者:陈燕;魏小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可能滋生腐败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骨科高值耗材登记表格的设计与应用,保障高值耗材的质量和安全使用,提高临床管理。方法笔者特设计一种骨科专用高值耗材使用登记表,表格由十五项组成,此表由科室专人负责填写,用于记录高值耗材的使用、记账及支出情况。结果减少了护士的统计核查的工作量,数据更准确、更清晰,同时又避免了耗材的积压和短缺现象的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结论规范并严格执行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表格有关患者信息及耗材信息内容详细齐全,便于查找及核对。有利于及时登记手术患者费用,避免漏帐及跑帐。确保收支平衡而不是被动支出影响绩效。按月归档,便于科室或库房查找及统计,做到账目清晰明确。是科学、高效管理的有力保障。
作者:谈惠群;胡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