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佑翠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利用筋膜扩张器行前尿道狭窄扩张术的手术护理技术技巧及手术中的配合要点。方法分析1例男性前尿道狭窄经输尿管镜下行尿道扩张术的手术护理技术技巧及手术中的配合要点。结果该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5h,术中出血量约10ml,术中出血少,创作小,可在直视下行尿道扩张术,手术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未发生因手术器械物品准备不齐全而导致改变手术方式。患者尿道极度狭窄首次扩张成功,免行尿道狭窄粘连段切除后尿道吻合术。患者住院18d,留置三腔导尿管10~14d。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尿道扩张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燕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14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选择14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14例术后患者侧凸Cobb角15~71o,平均31.3o,纠正率71.9%,后凸22~48o,平均34.9o,纠正率59.3%,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7月~31月,平均12.7月。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障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手术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袁文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实施优质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医院统一使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急诊观察室的护理工作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开展优质护理前(2011年)后(2012年)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知晓率。结果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院78.178.61分;开展后为院925.69分,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值院-4.514<0.01),开展优质护理后急诊观察室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护士知晓率院56%;开展后为院75.4%,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值院17.876<0.01),开展优质护理后急诊观察室护士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在急诊观察室实施优质护理后,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的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急诊观察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何百蕙;胡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牙周炎的患者采用护理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1例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7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后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率为84.1%,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对老年牙周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使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使口腔保持清洁,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肖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心理干预配合物理因子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物理因子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躯体化症状和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配合物理因子可以改善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敬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胰腺解剖部位深在及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75%患者已属晚期,病情进展迅速,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居高不下[1],因此化疗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联合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使部分病情得以缓解。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33例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毒副反应的观察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赟;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措施对近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尤其针对患者的焦虑、疼痛、抑郁情绪等方面。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100例近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系统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都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骨折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罗雪芬;占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急性肾损伤(AKI)在新生儿中常见且存在频临死亡和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1]。过去几年里,新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为这种认识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另外,研究者不再依赖简单的新生儿AKI定义[例如,血肌酐(SCr)>1.5mg/dl],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楚明确的AKI定义如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分期系统和RIFLE分级[2]。此外,关于这类人群中新的生物学标记的新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些生物学标记将提高我们诊断和处理新生儿AKI的能力。本文目的是,综述近年来的研究,增强对AKI流行病学的理解,突出尿AKI生物学标记数据和他们在新生儿中的使用,通过提出未来研究框架鼓励持续关注新生儿AKI这一问题。
作者:李怀玉;田淑萍;杨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社区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及慢性病管理护理,观察并对比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的变化。结果经过相关干预后,120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干预前,且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较实施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程度和认知水平,值得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作者:刘喜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良反应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致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3例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致过敏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效果。结果经过处理,3例患儿症状均有所好转或恢复正常。结论对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致过敏反应患儿,应及时给予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严防不良后果发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李瑞宏;沈立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脑出血患者经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常规治疗药物,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全程康复护理,出院后继续给予康复指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日常活动能力更优,且在SIS大部分指标上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实施全程康复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并能够有效控制继发性损害,降低患者因残疾所致的功能活动障碍,以此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华雪峰;荣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及为治疗此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3月~8月收治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6例,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在护理之后的HAMA、HAMD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约0.05)。结论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时候,适当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治疗。
作者:王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及效果,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2012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各方面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知识掌握能力测试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其中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4.2,<0.05)。两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9.6,<0.05)和(字2=7.1,<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邓英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的一种病症。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外邪侵袭所致。那么,通过具体分析疾病病因、症状和食物的性味,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从而达到增进患者的食欲及营养的目的。中风患者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患者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
作者:袁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单数)和对照组(双数)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95.25依4.74)分、满意度(9.73依0.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60依10)明显短于对照组;运动(71.8依4.5)、痛觉(76.8依3.4)、触觉(86.5依4.9)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各项功能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我院肿瘤病房一起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引起的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暴发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1]。方法我科于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有1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生CRBSI,立即采取措施,并拔出PICC导管。结果并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 PICC导管并予送检导管末端化验,结果示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结论院在临床护理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严格操作规程,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拔出导管后症状好转就该提高警惕CRBSI发生,及早作相关检查,得出诊断,就可以避免CRBSI案例发生。
作者:李张;李满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逐渐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四方面进行综述研究,以期为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作者:杨小梅;喻圣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内皮素系统与骨转移性癌痛之间关系,进一步深入研究骨转移性癌痛的形成机制,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疼痛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外医学期刊中内皮素与骨转移性癌痛的研究资料,综述内皮素与骨转移癌性疼痛之间关系。结果内皮素与骨转移性癌痛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能成为控制骨转移性癌痛的新药。
作者:彭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但上胸椎(T1-T4)结核发病率较低,报道较少,目前尚未形成一种权威的治疗方式,本文就手术治疗上胸椎结核的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唐海斌;官众;彭兴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针对性的改进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患者40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400例为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率、死亡率、瘫痪率分别为21.00%、5.25%和10.25%,优于对照组的28.25%、8.50%和23.25%,护理差错率、投诉率、意外事故率分别为0.25%、0.00%和1.25%,优于对照组的3.00%、1.25%和5.75%,住院时间、基护次数、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5.30依3.15)d、(94.75依28.36)次/人、(93.28依20.03)分优于对照组(18.31依5.23)d、(73.16依26.19)次/人、(81.40依21.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于神经内科行老年病临床特点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抑制并发,控制风险,促进患者转归。
作者:秦少真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