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梅;喻圣斌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3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我院的精心治疗护理后,患者的咯血症状均得到控制,病情均好转,顺利出院。结论我院的护理措施是患者顺利出院的关键。
作者:金桃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产科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中后的临床教学阶段,是护理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带教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现阶段临床教学的发展,针对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时出现的问题,如何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提出和采取相应的带教对策,取得良好的带教和实习效果。
作者:江丽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国内医学职业专科学校医药营销专业正逐步建设和发展。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探讨如何进一步创新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便满足市场及企业对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则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齐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老年抑郁症指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上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是一种长时期出现抑郁症状的精神障碍。是一种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精神疾病。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精神病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老年抑郁症已成为重要的心理卫生任务。无论从经济还是人生安全方面考虑抑郁症都造成极大危害。抑郁症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破坏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减退、不能承担工作、难以维持人际关系等。因此对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要有充分的认识,应根据其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护施,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脊椎外科领域应用逐步广泛,传统上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采用普通的内固定方法,缺少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由于骨质疏松患者骨骼变脆弱,锚着力和骨的支撑力不够坚固,术后承载过大的负荷,内固定-骨界面间的弹性模量较大,造成微骨折和内固定松动、拔出,导致内固定失败,假关节形成[1];影响椎弓根钉把持力的因素主要有螺钉的直径、长度[2],螺纹结构[3]、置钉位置[4]、椎体骨密度以及术后承载负荷等,其决定因素是钉-骨界面的强度。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如何提高钉-骨界面强度己成为骨科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针对这一项的研究,总结国内外的新报道做一综述。
作者:韩晓辉;韩永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我院肿瘤病房一起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引起的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暴发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1]。方法我科于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有1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生CRBSI,立即采取措施,并拔出PICC导管。结果并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 PICC导管并予送检导管末端化验,结果示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结论院在临床护理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严格操作规程,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拔出导管后症状好转就该提高警惕CRBSI发生,及早作相关检查,得出诊断,就可以避免CRBSI案例发生。
作者:李张;李满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7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患病时间、病情、治疗方法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面的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有效率观察组为97.65%,对照组为81.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观察组为1.18%,对照组为9.4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继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体位有密切关系。临床为了满足手术的需要,患者在手术中被放置成各种手术体位以配合手术的进行。由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等原因,手术患者已成为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
作者:翟艳;董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自2010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5例患儿立即组织抢救,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在严密监测下有计划降低血糖,控制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综合护理。结果5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护理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才能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高琴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炎症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气道重塑和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气道重塑是发生气流阻塞的主要病理基础,在COPD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地位。在气道重塑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的细胞因子的参与与作用。本文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在气道重塑的作用和在COPD气道重塑中的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潘晶晶;嘉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临近及环境恶化,晚期癌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化,护理工作从单纯对患者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通过心理护理,情感的支持,让患者拥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这样的心理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效果。而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临终关怀强调患者和其家属情感的、心理的、精神的需要,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祥、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作者:张虹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乳癌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乳癌患者23例,对其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并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经过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以后,有1例患者的患侧上肢水肿、1例患者皮下积液,不用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均自行缓解,对日常生活、工作没有任何影响。结论乳癌手术以后采取康复护理和功能恢复锻炼,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洁;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肿瘤标志物的概念肿瘤标志物(TM)仅存在于胚胎组织中,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是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是反映肿瘤性质的生物类物质[1]。患者的各组织中都可能存在肿瘤标志物,测定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辅助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向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调节护理法在青光眼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情志调节护理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了中医情志调节护理之后,治疗的依从性、积极情绪等方面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中医情志调节护理,能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消除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戴彩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腰椎病小针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50例腰椎病行小针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腰椎病小针刀术后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康复锻炼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业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护理,实验组39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6例选择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护患满意率为94.4%,对照组护患满意率为77.8%,差异较大(约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护患满意率也得到较好的提高。
作者:雷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导诊人员是患者一走进医院首先接触到的医务人员,导诊服务质量的好坏给患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因为现今导诊护士的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已不仅仅只为患者提供分诊、指路等服务,还肩负着对患者进行咨询、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管理,门诊导诊工作质量直接反映医院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1],所以导诊服务质量的如何也就直接关乎到患者的就医感受。我院从道德素养、服务意识、专业知识3方面对导诊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升了导诊人员的服务质量,让患者得到真实的利益,直接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并有效打造医院的良好形象。
作者:齐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51例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结果51例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早期即得到及时控制,未发生冻伤,压疮。结论有效的亚低温治疗,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达到预期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保证,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
作者:冯素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介绍了老年ACS临床特点及行急诊PCI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针对老年急诊病患的不同护理方法,术前术后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分析。
作者:周早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方法、效果及手术配合的技巧。方法回顾总结全麻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术前、术中配合过程。结果55例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及手术室护理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前物品设备准备充分,术中配合娴熟,熟练掌握特殊仪器设备及器械的使用方法。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