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抢救与护理

高琴峰

关键词:糖尿病, 酸中毒, 抢救,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自2010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5例患儿立即组织抢救,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在严密监测下有计划降低血糖,控制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综合护理。结果5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护理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才能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PVP、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PVP、PKP已经成为治疗OVCF疼痛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随着接受手术患者的数量增多,术后效果不佳的病例时有报道。本文通过对近年相关文献回顾,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一些因素及专家提出的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智猛;孙广江;姚啸生;李洪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散光的治疗进展

    散光(astigmatism)是眼屈光系统的角膜和晶状体各屈光面中,互相呈直角的主要径线弯曲度不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在空间形成互相垂直的二条焦线。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从全球的第4位跃居到第2位。本文就治疗散光的方法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杜娟娟;吴西西;刘洪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

    本文以基层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作为出发点,对现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论述,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马淑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腹部手术中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方法对CSEA麻醉的中上腹部手术的患者82例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CSEA在腹部手术中麻醉效果得到改善、术后并发症少,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便于术后护理,费用低等优点。结论充分地了解麻醉操作程序、麻醉药理及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是麻醉护理配合的重要内容。

    作者:魏蓝;肖石;田瑶瑶;张文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高值耗材登记表格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为了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可能滋生腐败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骨科高值耗材登记表格的设计与应用,保障高值耗材的质量和安全使用,提高临床管理。方法笔者特设计一种骨科专用高值耗材使用登记表,表格由十五项组成,此表由科室专人负责填写,用于记录高值耗材的使用、记账及支出情况。结果减少了护士的统计核查的工作量,数据更准确、更清晰,同时又避免了耗材的积压和短缺现象的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结论规范并严格执行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表格有关患者信息及耗材信息内容详细齐全,便于查找及核对。有利于及时登记手术患者费用,避免漏帐及跑帐。确保收支平衡而不是被动支出影响绩效。按月归档,便于科室或库房查找及统计,做到账目清晰明确。是科学、高效管理的有力保障。

    作者:谈惠群;胡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和手术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眼压下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极易产生诸多负面心理状态,临床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治疗进程,加快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吴美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载脂蛋白A1、B100与肝硬化研究进展

    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在脂蛋白代谢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检查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1及ApoB100用以判断肝硬化病理生理变化以及与肝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已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并为治疗肝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严一鹏;王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并探讨脑出血患者经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常规治疗药物,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全程康复护理,出院后继续给予康复指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日常活动能力更优,且在SIS大部分指标上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实施全程康复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并能够有效控制继发性损害,降低患者因残疾所致的功能活动障碍,以此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华雪峰;荣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就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所进行的1486例分娩手术,产妇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3.9岁,同时在分娩期间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本组共行686例自然分娩,800例剖宫产术,剖宫产术占到了53.83%,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剖宫产术目标值<15%相差甚远,且剖宫产率较我院前几年情况来看,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率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非医学因素影响,孕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医源性因素、产妇对剖宫产的信任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人性化护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服务经费,使得护理、诊疗有序,也能够让患者获得较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生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时间护理研究

    目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初筛通过率提供相应的数据。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12月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娩出的活产的200例新生儿,并根据新生儿出生的时间,将其分为出生7d的A组与出生30d的B组,对两组新生儿采用GSI70全自动耳声发射筛查仪进行筛查与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初筛的通过率,对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筛查与护理后,①A组初筛通过率为70%,明显低于B组94%的初筛通过率,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统计学有意义。再通过复查后,两组通过率并无显著的差异性,>0.05,统计学无意义;于不同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并无显著的影响,>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在新生儿出生10d~30d以内进行听力筛查,能够有效的提高初筛通过率,降低假阳性的发生,节约筛查成本。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环境、饮食、心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为观察组患者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3依3.7)分、患者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84.7依3.3)分、75%,经后期随访,观察组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精力(VT)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CU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取得较佳的临床满意度。

    作者:杨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现状

    药物治疗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从治疗药物分类、联合用药情况以及相关药物的市场分析等多方面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作者:梁宇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癌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癌症中居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2008年全世界的胃癌新发病例约989600人,其中超过70%的新发病例来自发展中国家[1]。国内研究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因此了解与胃癌相关的风险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胃癌的发病机制。

    作者:吴俊麒(综述);燕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办法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的经验和办法。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我院院感管理的经验总结,形成相应的办法。结果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严把质量关、做好质量监测是院感管理的重要手段。结论通过积极探索院感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消毒供应室院感发生,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朱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的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总结,提出护理对策和要点。方法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护理要求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心理情况进行全面监护,尤其要预防情绪波动加重病情,提升护理水平。

    作者:官用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中风患者的饮食护理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的一种病症。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外邪侵袭所致。那么,通过具体分析疾病病因、症状和食物的性味,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从而达到增进患者的食欲及营养的目的。中风患者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患者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

    作者:袁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齿髓腔底穿置失活剂引起牙周组织损伤及下唇麻木1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某女,53岁,右下颌后牙自发痛数日,来口腔科就诊。患者于21日前右下颌后牙自发痛,遇冷热食物时疼痛剧烈。口腔科以47急性牙髓炎诊治,用裂钻开髓后,窝洞内有鲜血冒出。探﹙垣垣﹚,叩﹙依﹚冲洗后置樟脑酚棉球,2d后又在47窝洞内置失活剂(亚砷酸)。患者隔日因疼痛剧烈,随来口腔科,自述疼痛一天一夜,牙龈处溃烂,下半口牙及面部疼痛剧烈,无法进食。医生随即取出窝洞内失活剂,换樟脑酚棉球,全身用抗生素药。2d后患者复诊,自述下唇麻木,喝水时右侧口角漏水,右侧下颌牙及头颞部疼痛剧烈。

    作者:罗文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近半个世纪来人类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的为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之一。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特性、移植免疫及HLA配型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的出现和综合治疗能力的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从初的一项作为终末期患者的挽救措施,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HSCT患者造血系统经预处理后严重受损,造血高度抑制,对患者的恢复有严重影响[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3~54d[2]。此阶段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密切观察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对预防和治疗出血很关键,对移植成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作者:吉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反应活性氧与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反应活性物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机体代谢及信号传递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反应活性物质的种类按活性基团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院反应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反应活性氮类(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反应活性硫类(Reactive Sulfate Species,RSS),反应活性氯类(Reactive Chloride Species,RCS)。其中以ROS含量为丰富,相关研究也多。ROS与RNS是机体内正常氧化呼吸代谢产物,并且在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ROS生成增多还是清除减少都会引起体内ROS水平增高,进而导致氧化应急[1]。过量的ROS具有细胞毒性,使细胞更易罹患其他有害因素而造成损害。相关研究表明ROS通过对DNA,转录因子及细胞周期的修饰与调控,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抗氧化剂对预防前列腺癌具有明显效果,故本文简要对ROS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唐宇哲(综述);张旭(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全面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腹股沟疝择期修补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精细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约0.05)。结论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中实施全面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费用负担,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龚春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