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翟艳;董新

关键词:手术, 体位, 压疮
摘要: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体位有密切关系。临床为了满足手术的需要,患者在手术中被放置成各种手术体位以配合手术的进行。由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等原因,手术患者已成为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和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后的预后效果。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两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4例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54例在对照组的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同时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有所提高(<0.05)。施行整体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状态受心理、睡眠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影响人的生理反应。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翻阅和整理,着重查阅精神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与心理辅导老师交流,分析心理与精神状态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心理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反过来,精神状态也会作用于心理,改变人的心理。

    作者:李文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组织胞浆茵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播散型组织胞浆茵病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2007年10月至今我科收治的5例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及护理。结果5例患者皆痊愈;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严密观察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病情及体温热型的改变,做好护理工作,对本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廖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65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高淳人民医院儿科三年来收治的65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儿均出现典型皮肤紫癜,经过精心护理与治疗,65例患儿中,痊愈出院50例,好转出院13例,2例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在治疗过程中,护士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正确指导患儿日常生活与学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恢复与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我院消毒供应室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目的总结我院消毒供应室现在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方法通过我院消毒供应室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针对我院供应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规范和流程,全面提升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结论领导重视,加大消毒供应室硬件设施投入,改变消毒供应室人才梯队结构,加强培训,规范流程,为我院的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洪淑琴;寇学品;张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与其效果评价

    目的讨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并对其效果予以客观评价。方法以8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作两组,一组定义为对照组(43例,整个手术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另一组定义为观察组(43例,整个手术过程中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手术并发症方面,观察组(11.63%)明显优于对照组(46.51%);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53.49%)。结论对于手术室护理而言,合理引入和应用细节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总之,可以大幅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姜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老年抑郁症指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上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是一种长时期出现抑郁症状的精神障碍。是一种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精神疾病。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精神病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老年抑郁症已成为重要的心理卫生任务。无论从经济还是人生安全方面考虑抑郁症都造成极大危害。抑郁症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破坏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减退、不能承担工作、难以维持人际关系等。因此对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要有充分的认识,应根据其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护施,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药物洗脱支架(DES)明显地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重建率,支架内血栓可直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虽发生率低但危害巨大,愈发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对其机制、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予以综述。

    作者:刘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后轴性症状防治

    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对于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受压相关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术后出现的轴性症状却一直困扰着人们,为防治轴性症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本文从术式改良,手术工具改良,康复治疗,中医外治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旭洋;姚啸生;孙广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操作。它具有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引起的痛苦;对血管的刺激小,并且可以随血管的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减少液体外渗,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魏晓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法在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法在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法。观察两组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度、肌力、肢体周径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12.3依1.35、14.5依1.65)明显低于对照组;肢体周径明显(35.9依5.68)cm、术后1年观察组评分(89.5依12.4)明显高于对照组(<0.05、0.01)。结论综合护理法应用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彭凤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

    目的分析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护理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自2010年至今收治偏瘫及长期卧床患者82例采取基础护理、营养护理、皮肤护等措施,采用观察、询问、记录等评价的方法,层层落实护理计划。结果通过运用护理程序,82例长期卧床患者实施皮肤护理,达到皮肤完好的预期目标,也使出院后仍需卧床的患者家属掌握了正确的皮肤护理操作方法。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卧床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可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作者:刘慧霞;马静;沈欢欢;张红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研究

    通过对国内医院信息系统文献研究系统回顾,介绍了国内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并重点阐述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种的原因,后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作者:夏晓琼;胡正路;田璐;吴潇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例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针对20例胃癌术后患者护理的回顾性记忆,对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进行综述。

    作者:郭璟;徐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0.05)。结论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关注,并且,由于大部分内科疾病病情复杂,病因难以明确,其中一些内科疾病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一些内科疾病治疗的成败和护理工作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现在,随着生活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处理要给患者做好基础的护理之外,还必须要注意对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以实例出发,对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作者:杨俊;杨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腹部手术中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方法对CSEA麻醉的中上腹部手术的患者82例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CSEA在腹部手术中麻醉效果得到改善、术后并发症少,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便于术后护理,费用低等优点。结论充分地了解麻醉操作程序、麻醉药理及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是麻醉护理配合的重要内容。

    作者:魏蓝;肖石;田瑶瑶;张文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

    目的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16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并发症少。结论严格落实护理措施,做好健康教育,16例中13例恢复良好,2例意识障碍,1例植物生存,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娄玉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研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发病率为5%~12%[1]。近年来调查发现,我国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孕周提前,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有升高趋势,而乡村人口的比例升高,严重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可发生抽搐、昏迷、脑出血、心肾衰竭、胎盘早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率为412/10万,占死亡总数的9.3%,位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2]。虽然国内外对本病已进行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但到目前为止,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引起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3]。针对本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做好孕期保健工作,积极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这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与病因、预防和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黄凤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士长对护士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管理

    目的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中出院患者病历160份,住院患者病历80份。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0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的要求及其相关规定对护理记录进行审阅、分析。结果180份病历中,112份存在缺陷(62.22%),其中,37份字迹潦草、错字、漏字等(33豫),18份无连续性、未显示动态变化护理记录(18豫),病情与护理记录不相符缺乏效果评价22份占19豫;存在主观判断内容缺陷16份占14豫;护理记录时间不准确、与医嘱不相符8份占7豫;重点内容无记录或记录不详9份占7豫。结论重视护理记录质量,严格把关,有效地控制护理记录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书写水平和护理病历的合格率。

    作者:周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