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杆菌素对抗尿路感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郑倩(综述);方克伟(审校)

关键词:大肠杆菌, 细菌素, 大肠杆菌素, 尿路感染, 耐药性
摘要:临床上多重耐药菌株普遍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大肠杆菌是泌尿外科临床中常见也是难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株之一,如何预防及治疗大肠杆菌的感染、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是迫在眉睫的临床问题。大肠杆菌素由大肠杆菌产生,其抗菌谱窄,不易产生耐药性,被视为有效的预防策略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本文综述了重要的大肠杆菌素作为一种替代手段来预防、治疗尿路各种大肠杆菌相关的感染,分析其抗尿路感染的前景及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仔细回顾并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3年5月收治住院的89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将89例患儿分成了临床诊断组(36例)、临床诊断+血培养阳性组两组(53例),统计分析根据不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是否一致,并计算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同时归纳总结了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找出常见的一种。结果89例败血症患儿中的38例出现了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为42.70%,并发症发生率为42.70%。主要表现出的临床特点是院出现体温异常的患儿33例发生率86.84%,明显高于呼吸暂停,惊厥以及前颅饱满和吸允减少的发生率,23.68%.、55.26%、28.95%、3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所引发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只有了解掌握其主要的临床特点对快速做出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金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地震伤后截肢患者的护理

    报告了20例四川汶川地震伤后截肢患者的护理。术后的心理护理,残肢的局部观察、预防感染、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与功能锻炼,并针对地震后预防气性坏疽的观察。体会到在地震后针对性的护理对截肢患者的心理调适,减少并发症、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晓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椎体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椎体骨折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7月的椎体骨折患者46例,对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3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61%,观察组满意度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椎体骨折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大肠杆菌素对抗尿路感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临床上多重耐药菌株普遍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大肠杆菌是泌尿外科临床中常见也是难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株之一,如何预防及治疗大肠杆菌的感染、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是迫在眉睫的临床问题。大肠杆菌素由大肠杆菌产生,其抗菌谱窄,不易产生耐药性,被视为有效的预防策略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本文综述了重要的大肠杆菌素作为一种替代手段来预防、治疗尿路各种大肠杆菌相关的感染,分析其抗尿路感染的前景及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郑倩(综述);方克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类型的一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长时间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后直接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1,2]。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3,4],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引起血流中断,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随着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活动载体探究

    对医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在校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在工作岗位上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并终形成高尚廉洁的人格品质。研究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活动载体的类型、特征、功能,把握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活动载体选用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对提高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李嫣;龚小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运动、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研究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加速了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itus,T2DM)的发生和发展,也增加了患代谢综合症(metabolicsyndrome, MS)的危险性。IR是目前临床上治疗T2DM和MS的重点和难点。20世纪就有人提出炎症是产生IR的重要因素[1],炎症导致IR的分子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长期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IR。但是在运动领域,IR与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

    作者:高静全;陆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直肠癌MDT治疗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手术和术后化疗的临床治疗模式疗效并不理想。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直肠癌佳治疗的模式,准确的直肠癌治疗前评估是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个体化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中规范化手术、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了直肠癌的疗效。本文对此复习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直肠癌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范增鹏;黄敬敏(综述);张成武;王成(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

    21世纪是信息与高科技应用发展的时代,医院档案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是趋势。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作者:刘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烟雾病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烟雾病是由于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颅内和颅外侧支循环代偿性增生,导致异常的疾病,影像学表现为典型的烟雾状血管。其病因尚不明确,手术治疗也有各种各样的。儿童烟雾病显示缺血症状,成年人的和大出血症状。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12例成人出血性烟雾病,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除术(血管减压),辅以钻孔(一种改进的简化间接血管搭桥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例蜂蜇伤患者行CRRT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交流探讨CRRT治疗应用于蜂蜇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例蜂蜇伤危重患者应用CRRT治疗,重点对患者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种护理,及时发现并协助医师处理并发症。结果经CRRT治疗后,肝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 CRRT治疗对蜂蜇伤危重患者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胆囊动脉的解剖观察研究进展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常规手术方式。然而,据目前文献报道,LC并发症发病率高于剖腹胆囊切除术[1]。其中,术中及术后出血为LC严重并发症之一[2~4]。Lee等[2]统计资料表明LC血管损伤发生率为0~0.9豫,有的报道甚至高达4.3豫,日出血中转手术率为0~0.3豫,手术死亡率为0~0.01豫。,Deziel等[3]报道血管损伤致死率为0.02豫,占L C占死亡数的21.3豫,而术后继发出血死亡占LC死亡数12.2豫。其出血的原因以胆囊动脉及其分支损伤常见。另外,国内文献显示,胆囊动脉解剖变异常常是造成手术困难和术中大出血而被迫开腹的重要原因[5~8]。因此,处理胆囊动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重要一环,掌握胆囊动脉的解剖及其变异对该术士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有关胆囊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变异情况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皮亮;罗诗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部游离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手外伤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7月的93例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手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4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予拆除部分缝线后好转,3例出现皮瓣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好转,2例胸脐皮瓣、1例足背复合皮瓣坏死,余皮瓣色泽、弹性良好。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移植游离皮瓣的成活率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吴菲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是骨科常见的严重合并征之一,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治疗会迅速发展为肢体坏死或坏疽,严重者可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我科对20例患者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及时治疗,杜绝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魏娟娟;全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身麻醉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残留容易导致误吸、呕吐、呼吸道梗阻及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全身麻醉苏醒期间的预防、观察及护理对预防全身麻醉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关键的作用。现就全身麻醉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车美华;穆兆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改善作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各10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出院后常舒适组患者精力、社会功能为(64.3依13.5)、(54.7依11.1)优于常规组(59.8依14.3)、(51.0依9.1)差异显著(P约0.05),舒适组生理机能、一般状况、情感功能、精神健康分别为(49.1依8.1)、(61.2依16.8)、(73.2依10.8)、(83.3依21.9)优于常规组(41.2依15.8)、(45.5依10.5)、(64.6依8.3)、(43.5依10.7)差异极其显著(约0.01),舒适组生理疾病为(35.0依9.3)与常规组(34.1依13.4)差异不显著(跃0.05);两组患者出院后各项指标较入院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约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对精神、情感、一般状态、身体机能等指标改善作用极其显著。

    作者:李雪松;师成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异位胰腺的诊治进展

    异位胰腺是指在正常胰腺解剖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产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造成的。其常在外科手术或内镜检查时发现,多为单发。临床常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腹痛、腹胀等,也可表现为肠套叠和消化道梗阻。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异位胰腺的诊断变的更方便、准确。目前多认为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随访;有症状、诊断不明的患者,可以选择内镜下粘膜切除、腔镜下手术切除或开放手术切除。

    作者:贾春娟;李延龙;王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内涵,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的操作流程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人员素质培训等方面,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结果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每个工作流程紧密相连,只有落实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实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才能全面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运玲;梁革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取决于残余肾功能,尿量及透析间隔时间尤其对少尿或无尿患者,如饮食控制不合理可导致严重的高钾血症、导致水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可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设法改善患者的营养对患者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勤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6例重症肝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重症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患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加强护理措施。结果经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精心治疗护理,患者脱离危险。结论重视疾病的观察与护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是提高重症肝炎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