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初探

罗辑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多媒体, 教学, 改革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改革又一次走向了创新,它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人体解剖学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几年来,总结了一些教学重点、优势及不足,供大家探讨、参考,以促进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工作的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不断增加,加上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也在不断加快,使农村留守老人也在不断增加,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4亿,其中农村老人超过1个亿,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8.3豫[1]。由此可见,农村留守老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由于子女外出务工,留守农村老年人为了生计而做农活,照顾自己,而且不得不照顾孙辈们,加重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因无法与子女沟通、交流,留守老人出现孤独感、失落感、疏远感、抑郁、焦虑[2]。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现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及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凌彩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肠粘连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的临床进展

    肠粘连是腹腔、盆腔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肠粘连不但可以导致肠梗阻、慢性腹痛、不孕不育等并发症,并且增加了腹腔再次手术的难度。肠粘连的形成过程复杂,确切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炎症介质、纤维溶解系统、基质蛋白酶系统及神经系统均参与其中。目前临床上预防肠粘连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屏障(液体屏障和固体屏障)及药物治疗。关于肠粘连的分子生物目前研究较少,为肠粘连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作者:吴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椎体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椎体骨折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7月的椎体骨折患者46例,对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3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61%,观察组满意度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椎体骨折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例妊娠糖尿病产后10年未规律随访致多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 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目前全球糖尿病孕妇中80豫以上为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14%,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10~l5年约有50豫发展为糖尿病[1],随着随访年限的延长,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比率逐渐升高,并可能发展为远期糖尿病。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规律随访具有长远的、前瞻性的指导意义,能有效地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早发现产后持续糖耐量异常的情况,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以腧穴为靶点的多种急性胰腺炎临床治法研究

    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在传统中医针灸腧穴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人体腧穴行针刺、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按摩可有效抑制急性胰腺炎炎性反应,缓解胃肠动力障碍,其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黄伟;吴俊;李思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预防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分析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进行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一系列预防护理措施,明显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邝本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后复苏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麻醉复苏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6例处于麻醉复苏期的氯胺酮麻醉患儿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加强病情监测和安全防范的管理。结果196例氯胺酮麻醉患儿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效果较好。结论对氯胺酮麻醉患儿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有利于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作者:叶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学院校中生物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物力学课程是首都医科大学的特色专业基础课,面向不同专业对象开设,医工结合特色使得该课程无论对工程还是医学专业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医学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实际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调整了课程线索与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扩充了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宋红芳;闫松华;钱秀清;张昆亚;王辉;吴宝平;刘志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的原因及健康教育

    本文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抑郁特征,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用多种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维持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冯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病毒转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病毒转阴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均随访,对照组4例脱失病例。观察组中完全依从率、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对照组治疗后仅综合健康、躯体功能、生理、活力、躯体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0.05),而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完全依从性和DNA转阴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芳;祝丽娟;詹琼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的影响因素研究

    溶剂挥发法是制备载药微球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溶剂挥发法的几种变型,详细论述了影响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的因素,包括材质组成和性质、制备参数、制备条件等。这将有利于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和参数,改进制备过程等手段,制备出符合实际要求的载药微球。

    作者:袁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熏蒸治疗骨痹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骨痹的疗效。方法选择骨痹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辛温祛寒、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强筋壮骨方,通过中药熏蒸床对患处进行熏蒸,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骨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松飞;刘艳芹;张晨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概述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但多数病例就诊时已为进展期肿瘤。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术前新辅助化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加之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作者:郭宇;程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践探讨

    目的对优质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的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入院第4d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忧郁、恐惧以及焦虑等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状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讲,观察组患者发生忧郁、恐惧以及焦虑的概率明显要低,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明显要高。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手外伤患者的忧郁、恐惧以及焦虑等心理状况的明显降低,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胡先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哺乳期乳腺炎76例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治疗,并采用不同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24%的患者经抗感染加乳腺疏通按摩治愈,51%的患者经粗针穿刺抽脓治愈、25%的患者经脓肿切开引流后治愈,其中63%的患者治愈后继续母乳喂养;实验中有73例患者对我院护理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3.58%。结论哺乳期乳腺炎的患者,根据病情程度不同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乳腺相关知识指导及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庞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军队疗养院文职人员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探讨

    近几年来,受军队编制缩减和体制调整的影响,军队疗养院自2006年始试行非现役文职人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职护士队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艰巨的任务[1]。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整体护理发展的需要,培养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护理,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人才,我院从2006年开始对文职护士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对38名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带教,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丽;周满臻;谭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护理及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常见病因为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肝硬化晚期食管静脉曲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极为凶险,如果救治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与护理极为重要。近年来我院救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就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例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 blastoma, RB)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婴幼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小儿视力和生命[1]。手术治疗仍为目前大多数RB患儿采取的治疗方式[2]。由于本病的恶性性质以及高致残风险,不仅患儿承受身体痛苦和精神创伤,同时患儿家长也承受着难以解脱的精神压力,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应激。我科于2013年12月15日收治1例RB患者并进行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征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房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本文对乳房癌术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观察,探讨乳房癌术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措施。方法根据11例乳房癌术后抑郁患者的病情,采取心理护理,观察心理护理对乳房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乳房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11例乳房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6例患者睡眠、情绪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对乳房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的特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引起的形象改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改善,对减轻乳房癌术后患者抑郁有明显效果。

    作者:罗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本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180例初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自然分娩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变化。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43.5依1.36)、抑郁评分(24.1依0.42)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使初产妇掌握分娩基本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可深化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