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队疗养院文职人员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探讨

张志丽;周满臻;谭春红

关键词:军队疗养院, 文职人员, 临床护理带教, 文职护士, 护理人员, 现报道如下, 规范化管理, 医疗护理, 体制调整, 实施系统, 人员制度, 人员不足, 康复护理, 军队编制, 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 护士队伍, 护理人才, 护理发展, 带教工作
摘要:近几年来,受军队编制缩减和体制调整的影响,军队疗养院自2006年始试行非现役文职人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职护士队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艰巨的任务[1]。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整体护理发展的需要,培养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护理,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人才,我院从2006年开始对文职护士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对38名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带教,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近况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已经成为人类疾病史上的灾难性疾病,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机会性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而非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动脉高压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际上肺动脉高压已成为HIV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HIV感染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上较特发性性肺动脉高压又有很多限制,预后较差,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在HIV感染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与心肺相关症状时,应考虑到HIV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并及时给予干预以期提高HIV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杨萍;赵贺红(综述);冯萍(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外敷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兼用中药外敷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4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兼用中药外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硬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在采用保温,供给足够热量,控制感染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兼用中药外敷,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秋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类型的一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长时间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后直接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1,2]。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3,4],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引起血流中断,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随着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的原因及健康教育

    本文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抑郁特征,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用多种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维持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冯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药物治疗依从性,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约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生化指标变化状况,无统计学意义(跃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显著优于护理前的,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小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地震伤后截肢患者的护理

    报告了20例四川汶川地震伤后截肢患者的护理。术后的心理护理,残肢的局部观察、预防感染、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与功能锻炼,并针对地震后预防气性坏疽的观察。体会到在地震后针对性的护理对截肢患者的心理调适,减少并发症、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晓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对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化疗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并现场指导对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化疗降低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5月的化疗患者设为实验组,2010年8~12月的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不包括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实验组在化疗前按自编的静脉化疗健康教育卡进行宣教,化疗时现场指导患者预防药物外渗的方法,其它护理按化疗护理常规;对照组按化疗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化疗人次和药物外渗人数。结果实验组使用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化疗人次明显高于对照组(<0.01);化疗药物外渗和滴注其他液体时外渗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0.05),两种外渗合计(<0.01)。结论健康教育并现场指导明显增加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化疗人次,明显降低药物外渗人数,减轻了肿瘤化疗患者的痛苦。

    作者:凌艺;涂聪梅;梁曦;熊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发症状表现多个方面,例如患者上腹疼痛、餐后饱腹感重、恶心呕吐等都是它病发后的临床症状。若以上这些临床症状持续了3个月,经过B超、胃镜检查后,将器质性病变情况排除,则患者可以被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它的发病率较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对其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其进展。

    作者:张剑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椎体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椎体骨折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7月的椎体骨折患者46例,对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3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61%,观察组满意度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椎体骨折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手术的配合护理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阶段,与成人不一样,其各个器官、组织结构甚至功能都有不同的特点。近年来,因各种生理、病理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小儿越来越多,如何正确配合手术进行护理,让小儿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大限度降低其对手术的恐惧以及手术带来的伤害,值得深思。本文就小儿手术的配合护理特点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赵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用于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经舒适护理后,观察组在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明显(>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结论舒适护理对提高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能够使患者提前康复并出院,在临床上值得被推广。

    作者:丰山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本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180例初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自然分娩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变化。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43.5依1.36)、抑郁评分(24.1依0.42)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使初产妇掌握分娩基本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可深化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线网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分析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在医院临床中的应用面临信息安全问题,通过解决方案的分析以及有关权威机构的研究,该技术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医院医疗管理系统的效率。

    作者:李锋;李翠荣;张艳;陈光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用于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7月~2013年4月收住70例肺心病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85.7%,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护理学科发展的趋势。

    作者:叶芳婷;温莉萍;谢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门诊药房效期药品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门诊药房效期药品管理的有效途径。方法对门诊药房效期药品失效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储存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管理因素是导致药品失效、过期的重要因素。结论专人负责,加强效期药品管理,备用药品检查,药品效期管理的信息化,是加强门诊药房效期药品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钙网蛋白与分化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是一种常驻内质网腔内的分子伴侣蛋白,在体内的蛋白质折叠、Ca2+稳定的调节器、白血病分化、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CRT与分化的关系及其在多种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单健(综述);苏琦(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集中消毒供应的质量与成本分析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中专门负责消毒清洗以及相关器具提供的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中,由于医疗器具多样,且使用频繁,其管理工作量较大,而且较为复杂。管理方法十分重要,以往大多是分散式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现在正朝着集中式的模式转变。本文对此做了简要分析。

    作者:张智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胰头癌手术方式的现状与进展

    在现代临床中,胰头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胰腺癌起病隐匿,不易发现,手术切除率低,约20%,常合并胆管十二指肠梗阻和顽固性疼痛等症状[1]。现在临床中较为有效的治疗胰头癌的方法是根治性手术[2]。近年来其发病率增加的趋势较以往明显,在我国各地该病死亡率为2.62/10万,在所有的恶性肿瘤,占死因第10位[3]。西方国家统计每年大约有超过3万人死于胰腺癌,胰腺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第4位[4]。胰腺癌中主要为胰头癌,占胰腺癌的70%~80%。目前对胰头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切除是唯有望根治胰腺癌治疗方式。胰腺癌分为:可切除;有可能切除;或不可能切除(如发生远处转移或局部晚期表现)。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五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全胰切除术(TP)、扩大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PD)、区域性胰腺切除术(RP)[5]。本文就几种胰头癌手术方式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涌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髋内收畸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髋内收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采用解除股内收肌痉挛和挛缩的手术方法,内收肌切断、内收肌切断结合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结果本院采用两种方法结合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治疗脑瘫后遗症具有髋内收畸形6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手术同样重要,结合其他综合性功能康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结果。

    作者:侯惠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异位胰腺的诊治进展

    异位胰腺是指在正常胰腺解剖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产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造成的。其常在外科手术或内镜检查时发现,多为单发。临床常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腹痛、腹胀等,也可表现为肠套叠和消化道梗阻。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异位胰腺的诊断变的更方便、准确。目前多认为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随访;有症状、诊断不明的患者,可以选择内镜下粘膜切除、腔镜下手术切除或开放手术切除。

    作者:贾春娟;李延龙;王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