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科
目的: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分离鉴定前列腺癌干细胞。方法分别用含血清及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癌细胞系 PC-3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的比例。结果 PC-3细胞可以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生存并形成可以稳定传代的悬浮细胞球,细胞中CD44+、CD133+及 SP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PC-3贴壁细胞的比例。结论通过无血清悬浮聚球培养可以从PC-3细胞中简便、高效地分离出前列腺癌类干细胞。
作者:夭志刚;邱学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5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增强了战胜疾病信心;家属理解患者,患者生活乐趣提高了,自杀率下降了;加强了安全管理,对自杀防范做的全面了;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疾病的好转,提高了疾病的痊愈率。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与多元素有关,掌握自杀发生的时间、特点,加强护理防范意识,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冠脉造影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IL-1、IL-6、TNF-α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肾脏损伤,选取100例患者为正常组,为正常进行冠脉造影患者未发生急性肾脏损伤;选取100例患者为肾损组,为冠脉造影后发生急性肾脏损伤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浆IL-1、IL-6、TNF-α变化分析。结果肾损组患者血浆IL-1、IL-6、TNF-α监测水平、平均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重症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针对冠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致病因素较为复杂,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 IL-1、IL-6、TNF-α的监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患者,可对急性肾损伤的严重性进行良好的评估。
作者:张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方法,明确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早期筛查与诊断来判断该组患者的统计情况。结果原位癌及癌前病变可发生在女性各个时期,经早期筛查可发现如下疾病,包括:原位癌、癌前病变、人乳突瘤病毒、生殖道感染等。对36例原位癌与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后发现其中34例患者逐渐康复(94.44%)。结论对早期宫颈癌进行筛查可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为患者的临床治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原秀莲;车燕;王志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强化妇产科实习护生的角色意识,明确患者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实习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龙立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位异位妊娠的观察,心理护理,手术护理及中药辅助护理的过程。结果经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及精心护理,138位患者手术治疗113例(其中开腹手术63,腹腔镜手术50例),保守治疗27例(其中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手术治疗2例)。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通过院前生育健康保健、院中密切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全面专业的健康指导等综合措施,可以提供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意识和异位妊娠的治疗率。
作者:王海燕;李敬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的8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护理经验。结果88例中,顺利分娩为23例,占26.1%,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面完善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保持佳心理状态,使其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对手术的顺利开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齐倩;程旭;张凌雪;于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不合理的应用,交通事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骨科创伤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不仅给患者的心理增加了痛苦,同时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据我院统计,针对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骨科卧床患者,采取适时心理干预、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芳;于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高血压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责任护士对高血压病出院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运动和自我检测指导,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指导。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健康意识提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姚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大黄与栀子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采用大黄栀子汤治疗的急性水肿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并通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配伍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效34例,占总数的80.95%,有效7例,占总数的16.67%,无效1例,占总数的2.38%,总有效率为97.62%。大黄与栀子配伍对于治疗火热上炎、湿热黄疸、血热出血、热毒疮疡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从这些方面确定了大黄与栀子配伍的药效及机制。结论大黄与栀子的不同配伍机制及作用对于指导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择11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入院第1、10d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并对两组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入院第10d两组SAS评分均下降(P<0.01),但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10d观察组SCL-90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能够减轻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症状,结合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使焦虑症状减轻更明显。
作者:丁素洁;梁发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改良MIPO技术结合LCP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3年6月应用改良MI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6~70岁,平均48岁,按OA分类:A3型10例,B3型6例,C2型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坠落伤7例,跌倒伤2例,均为新鲜骨折;伤后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3~4h,闭合性骨折4h~10d,平均为5d;统计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3~15个月随访,骨性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为4个月,踝关节活动度背屈(12.53±1.43)°、跖屈(49.68±2.67)°,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35.27±11.97)°、伸直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MIPO技术结合LCP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功能良好、并发症少、减少了医生暴露在放射线区域时间等优点。
作者:李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充盈检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诊治上消化道溃疡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充盈检查法进行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充盈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3.62%(88/94),其他6例患者漏诊。结论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超声充盈检查法是在胃镜检查与钡餐试验之后客观、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弥补胃镜与 X线检查中的一部分不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流产后患者恢复存在的问题,提出流产后关爱体系的应用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80例患者资料,对流产患者临床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探讨女性患者在流产后呈现的异常状态,为其提供专业性的医疗服务体系,帮助其解决流产术后恢复遇到的相关问题。80例分为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等两组,每组各40例,根据流产情况拟定可行的流产后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服务3个月,对女性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统计两组流产患者关爱前后的症状差异(P<0.01)。结果经过对人工流产、自然流产患者的持续关爱,所有女性症状均得到有效恢复,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均恢复正常水平,术前异常状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现代妇产科推广流产后关爱服务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临床价值,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陆淑娟;张伟东;郭明;孙鲲;王英华;张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我省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进行了解,为痛风病的筛检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我省随机抽取年龄在20岁以上的40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流调过程中所筛查出的与诊断标准中的一项以上相符合者80例作为高危人群,利用尿酸酶法对其血清尿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人群中,男性的血尿酸平均值为(285.4±72.4)umol/L,女性为(232.6±62.2)umol/L;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5.0%,女性发病率为6.25%。在高危人群中,男性的血尿酸均值为(364.5±92.4)umo/L,女性为(284.5±76.8)umol/L,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男性22.0%,女性9.5%。高危人群血尿酸均值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与正常人群相比都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人群的尿酸水平与国内的以往调查结果相比较,明显比较高。与痛风流调的诊断标准相结合,在高危人群中对血尿酸进行检测能够显著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便秘中医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缓泻药物预防便秘,观察组根椐不同的致病原因采用辨证饮食。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对于老年便秘患者进行中医辅助的护理,有效的解决患者的便秘问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巫玉兰;王益平;代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34例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产后出血患者28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切除子宫例数、术后并发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减少数值及切除子宫例数均显著少于传统方法治疗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可显著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减少输血量,避免子宫切除,对产后月经恢复无影响。
作者:窦晓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经检查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11月我院外科共收治1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实施CT检查,7例患者实施MR检查,3例患者在实施GI检查的同时行MR检查,2例患者在实施GI检查的同时行CT检查。结果1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有10例为单发,其中5例出现在胃部,3例出现在小肠部,2例出现在直肠部;5例为多发。10例患者属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现象;1例合并有多发肝转移现象。结论研究影像学表现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谭庆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明确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手术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12月妇产科手术患者中随机的3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别治疗护理。结果明确了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手术有着提高自然生产率和阿氏评分的双重作用。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的患者,有必要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护理。
作者:覃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氟比洛芬酯在中耳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中耳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患者术前5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mg/K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观察术中的出血量,血糖的变化,及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记录术后2、6、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麻醉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中出血量Ⅰ组和Ⅲ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术前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和术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6hVAS评分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hVAS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察中均未发现不良的并发症。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了氟比洛芬酯可用于中耳手术的术后镇痛。
作者:陶维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