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实习护生角色意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龙立娥

关键词:强化, 实习护生, 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强化妇产科实习护生的角色意识,明确患者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实习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其差异。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减缓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仕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通过对目前胰岛素注射工具的种类、胰岛素注射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胰岛素笔注射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胰岛素需要注意的事项。结果胰岛素注射工具的正确使用,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良反应有效减少,并发症得到延缓,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论随着胰岛素的更新换代及不断改进的注射工具,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自身应当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同时应当指导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注意事项,从而使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蒋艳琼;严卫红;徐澍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本文从课程定位、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讨论了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建议。

    作者:包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便秘中医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缓泻药物预防便秘,观察组根椐不同的致病原因采用辨证饮食。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对于老年便秘患者进行中医辅助的护理,有效的解决患者的便秘问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巫玉兰;王益平;代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指体表l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存在的差异,至今QTd已作为衡量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应用上日趋广泛,可对心肌缺血、心肌病变、心室肥厚、再灌注治疗的疗效等进行评价,其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现就有关研究涉及的方法学、电生理基础及在诸多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敏(综述);陈国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死后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对脑梗死后长期卧床患者所发生的褥疮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探讨和分析其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长期卧床患者所发生的褥疮采用红外线照射和针灸以及西药等治疗,同时给患者进行必要的针对性护理。观察其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在这60例褥疮患者中,其中痊愈:I期40处、II期52处、III期2处;有效:III期4处;无效:III期2处。结论对临床上脑梗死后长期卧床患者所发生的褥疮情况,对其采用红外线照射等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地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褥疮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康复。

    作者:刘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分为4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寻常痤疮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月经过少15例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合并月经过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慢性盆腔炎合并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例和对照组7例。两组均为慢性盆腔炎导致的月经过少。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为口服抗生素。结果经6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8例中有6例临床症状消失,月经量明显增多,量在30~50ml,2例临床症状消散,月经量较前稍多,量约25ml;对照组7例临床症状消失,但所有患者月经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合并月经过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蒋奕蕾;魏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对糖尿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定范围内的应激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体内的内环境起到稳定作用,而由于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恐惧、各种麻醉及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疼痛等一系列刺激容易导致机体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1,2]。应激反应的强度评定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临床普遍认为C反应蛋白主要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机制。当有组织创伤和炎症反应刺激时,激活单核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从而刺激肝细胞加速合成C反应蛋白并使其上升并迅速达到峰值,随后随着损伤组织的愈合则迅速下降。大量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应激状态程度成正比,相同部位、相同损伤的手术后CRP变化时相曲线基本相似,组织破坏越重,C反应蛋白峰值越高,即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只与组织损伤大小和损伤部位有关,,不同损伤部位及创伤、手术造成骨与软组织损伤的比例决定了C反应蛋白值,与麻醉方式、出血量、手术时间、投药、年龄以及性别等无相关性[3]。较多研究证明:术后感染发生时,血CRP会持续升高或先下降后再升高。若CRP恢复正常预示着疾病的康复。因此C反应蛋白值是反映麻醉及手术应激程度的可靠指标,其测定已广泛应用于目前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已广泛应用[4-6]。

    作者:关开华;卢寒冬;黄雄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MSCT胸部低剂量扫描技术的研究进展

    由于MSCT具有高分辨率及其对细微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使得其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应用中愈来愈广泛。然而,与X线平片相比,MSCT是一种高辐射剂量的检査手段,CT的辐射剂量占所有X线检査总剂量的34%[1]。随着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注意到X线检查中放射剂量的问题。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主张射线诊断应遵循防护优化原则[2]。因此,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在CT检查中所受的辐射剂量,是我们放射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覃正宏(综述);刘铁军(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1年1月~2012年6月兴宁区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兴宁区孕产妇HIV阳性状况,评估干预措施的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辖区就诊或住院分勉的孕产妇 HIV检测,对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给予抗病毒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观察所生婴儿HIV阳性情况。结果兴宁区孕产妇HIV 阳性率为0.26%,对阳性孕产妇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后,母婴阻断成功率为100.00%。结论开展孕期早测、使用抗病毒药物和人工喂养方式,可有效阻断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作者:蒙增慧;黄华兴;蒋武;黄礼庆;何林;谢慧;肖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经真实,95%的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均为细菌外病原所引起,其中以病毒感染为常见,在临床诊断中,对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的诊断意义显著。本文出于对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目的,对病毒分离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者:李宏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衰竭患者甲胎蛋白早期动态变化观察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甲胎蛋白的早期动态变化,判断其在肝衰竭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6例肝衰竭患者,分别检测入院后第1、3、10d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观察其在1、3、12个月的生存情况,比较肝衰竭患者不同生存期内各个时间点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结果106例肝衰竭患者入院时第1、3、10d甲胎蛋白值同期存活组较死亡组有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随访期两组患者入院初始甲胎蛋白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水平,但存活组甲胎蛋白值水平在第1、3、10d检测值是逐渐递增的,而死亡组则升高不明显或呈下降趋势。结论血清甲胎蛋白的早期动态变化可以较好地预测肝衰竭的预后,是临床上方法简单、易于检测的预后判断指标,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罗一钧;刘春文;许飞;王利勤;朱俊芳;杨沛华;周观林;蔡志诚;曾敬科;梁斌;罗颖敏;姜曼蕾;叶建敏;温蕾;黄慧;黄云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83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83例老年高血压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3例中痊愈62例,好转16例,未愈达5例。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有效控制高血压,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马宏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如何有效控制ICU护士负面情绪

    在ICU特殊的工作环境及工作节奏下,由于工作强度超负荷,护士们往往背负着强大的心理压力,这无疑深深地影响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本文简要介绍了ICU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并且针对控制ICU护士负面情绪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作者:林良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孕妇应注意的事项及护理

    目的:探讨孕妇应注意的事项及护理。方法对孕妇怀孕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孕妇怀孕期间应当对乳房的支托、乳房清洁、乳头的护理、皮肤护理、孕妇的衣着、休息和各种活动等方面引起重视。结论孕妇在孕期加强各项自我保健,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其以良好的身体及心理迎接孩子的出生。

    作者:赵海燕;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炎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气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呼吸道炎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2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气动雾化吸入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雾化吸入后2~3 min开始起作用,15 min 后胸闷、气喘症状减轻。结论气动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炎症较早地得到控制,操作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同时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赵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患者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剂量多巴制剂(美多巴62.5mg,3次/d)对2例患者均有明显疗效。结论 DRD是一种较为罕见地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小剂量多巴制剂疗效显著,并需与其他肌张力障碍相鉴别。

    作者:邓天玲;王翔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狼疮性肾炎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确诊为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分别采用吗替麦考酚酯和环磷酰胺治疗,对比观察症状改善情况,以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同时做小鼠实验。结果治疗组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4 h尿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血清自身抗体显著减少,补体C3,C4升高,15例患者重复活检,肾小球活动性病变显著减轻。所得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吗替麦考酚酯能够明显诱导Balb/c小鼠体内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发病,MMF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来改善狼疮肾炎的增生病变;吗替麦考酚酯能有效控制Ⅳ狼疮肾炎,提高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毅;刘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