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王仕贤

关键词:冠心病, 优质护理, 应用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其差异。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减缓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冠脉造影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IL-1、IL-6、TNF-α变化分析

    目的:对冠脉造影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IL-1、IL-6、TNF-α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肾脏损伤,选取100例患者为正常组,为正常进行冠脉造影患者未发生急性肾脏损伤;选取100例患者为肾损组,为冠脉造影后发生急性肾脏损伤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浆IL-1、IL-6、TNF-α变化分析。结果肾损组患者血浆IL-1、IL-6、TNF-α监测水平、平均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重症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针对冠脉造影后急性肾损伤致病因素较为复杂,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 IL-1、IL-6、TNF-α的监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患者,可对急性肾损伤的严重性进行良好的评估。

    作者:张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对于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e, TN)良恶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网络检索中英文数据库 Medline、EMBASE、Cochra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等。征集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临床诊断实验,应用Metadisc1.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9个研究共4573例受试对象纳入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超声判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的敏感度为0.82(0.78~0.85)特异性为0.87(0.86~0.88),诊断实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结论超声评价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无创诊断方法。

    作者:孙更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现代妇产科PAC体系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妇产科流产后患者恢复存在的问题,提出流产后关爱体系的应用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80例患者资料,对流产患者临床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探讨女性患者在流产后呈现的异常状态,为其提供专业性的医疗服务体系,帮助其解决流产术后恢复遇到的相关问题。80例分为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等两组,每组各40例,根据流产情况拟定可行的流产后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服务3个月,对女性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统计两组流产患者关爱前后的症状差异(P<0.01)。结果经过对人工流产、自然流产患者的持续关爱,所有女性症状均得到有效恢复,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均恢复正常水平,术前异常状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现代妇产科推广流产后关爱服务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临床价值,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陆淑娟;张伟东;郭明;孙鲲;王英华;张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00例妇产科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探究科学有效的妇产科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一组采用人性化舒适护理方法,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分娩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分娩质量,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对妇产科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减重步态训练提高1例大面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分析

    目前国内有关脑卒中偏瘫平衡训练以Bobath技术及Brunnstrom技术为主,包括站立平衡训练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1]。然而脑卒中偏瘫后身体摆动幅度大,使重心偏离支撑面,双下肢重心对称性受到破坏,患肢负重能力下降,这既增加健肢的负担又加大重心转移的难度,影响其平衡的维持和行走的质量[2]。减重步态训练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康复方法之一,它主要是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的负重减少,步行能力提高。患者平衡能力的提高是其步行能力改善的前提。笔者现报道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减重步态训练对提高其平衡功能的作用,为促进后期步行能力康复提供支持。

    作者:於来康;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糖尿病的血糖检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糖,B组使用床旁血糖仪监测血糖,对比两组血糖监测效果。结果 A组患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监测结果显示早、中、晚血糖值均略高于 B组床旁血糖仪的血糖监测水平,1、2、3d的血糖值也均略高于B组床旁血糖仪的血糖监测水平,但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B组血糖检测与自我检测、药物治疗、控制饮食依从性均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血糖监测方式监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床旁血糖仪检测血糖的患者各方面依从度更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灵活选择血糖监测方式,但需要注意操作规范。

    作者:文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妇产科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的一大杀手之一,为了提高早期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所以探索新的诊疗技术势在必行。

    作者:彭雪芳;黄梅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七总皂苷对肝细胞保护作用机理

    目的:分析研究三七总皂苷对肝细胞临床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接收的60例肝细胞病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A组与治疗B组,其中治疗A组的患者采用基础的常规治疗,治疗B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三七总皂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A组相比,治疗B组采用技术治疗加三七总皂苷治疗以后,临床各项症状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细胞的四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B组各项值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患者的ALT、AST 以及TBIL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ALB、A/G都明显上升,且治疗B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干细胞保护得到了临床的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禹白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区近5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回顾与思考

    目的:回顾分析广州市越秀区近5年来兵检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今后兵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防部征兵体检标准,使用广州军区配发专用试剂,对广州市越秀区市区应征青年进行(抗-HIV)、(HBsAg)、(ALT)、尿常规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进行严格检测。结果5年内参加征兵体检,其中抗-HIV均为阴性,HBsAg阳性率为2%,ALT异常率为9%,尿常规不合格率为20%,MOR/MAMP阳性率为0.6%。结论广州市越秀区应征男青年 HBsAg携带率较低,ALT及尿常规是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检测全过程,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即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中肺动脉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成功实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即房间隔缺损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50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对肺动脉压力在介入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正常/轻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轻度升高,前者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中度肺高压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PH是AS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肺动脉压力是其手术时机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对合并PH的ASD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用肺动脉频谱法可以较准确地估测肺动脉压力,其对于PH的ASD具有重要诊断价值。③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PH的ASD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能明显降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作者:唐峰;杨天和;刘晓桥;杨永曜;谭洪文;梁清龙;李世英;王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化道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探讨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38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是大量呕血与黑便等,均进行介入治疗。38例患者均经过导管栓塞治疗,在栓塞治疗后立刻止血。有6例患者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复发,其中1例需要再次进行栓塞治疗,治疗后效果良好。其余患者出血不严重,因此在内科保守治疗之后恢复。所有患者在栓塞治疗1w后左右接受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不出现和手术相关的重大并发症。内外科治疗无效时,对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手段,正确地选取栓塞靶血管和适合的栓塞材料与用量,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黄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强化实习护生角色意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强化妇产科实习护生的角色意识,明确患者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实习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龙立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康惠尔透明贴在输液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治疗静脉输液护理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6例静脉输液外渗所致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结果痊愈率观察组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儿透明贴可以提高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所致局部肿胀及静脉炎的痊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底挤压法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底挤压法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宫底挤压组50例及按摩组50例,宫底挤压组接受宫底挤压法,按摩组接受按摩法,比较应用两种方法后产妇的舒适度及残余尿量,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宫底挤组舒适度明显高于按摩组,而且宫底挤压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按摩组。结论宫底挤压法对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延慧;仇永贤;于亚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中心静脉实施肠外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在不能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不足情况下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52例重症患者实施经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5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也未发生代谢并发症,有效的肠外营养支持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保障,使其顺利出院。结论经 CVC和 PICC置管肠外营养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钟方萍;潘旅平;陈映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

    后腹腔途径随着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单纯肾切除术、肾癌根治术、肾输尿管切除术、活体供肾的肾摘除术以及肾部分切除术等已获得成功。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于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22例,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饮食、情绪、活动、遵医行为、戒烟以及体重控制等方面的行为均较健康前显著改善(P<0.05),患者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控制指标、健康行为方式以及复查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对冠心病及健康行为方式的认知程度,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

    作者:杨慧娟;王彦欣;牛春华;李存进;张树桥;戚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死后抑郁症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症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者128例,按照HAMD评分将其分为无抑郁组78例与抑郁组5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法对3组的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抑郁组与无抑郁组血清 FT3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组与无抑郁组血清FT4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组血清FT3指标低于无抑郁组(P<0.05);抑郁组血清 FT4指标高于无抑郁组(P<0.05)。结论PCID患者甲状腺功能表现为血清FT3降低、FT4增高,甲状腺功能检测能够作为脑梗死后客观观察患者情感障碍的一组有效指标。

    作者:余国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例越野训练致热射病的护理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诊,伴有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甚至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对机体造成广泛的损伤,其病死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快速降温及各脏器的对症治疗、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卉;宋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文章对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临床路径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作者:范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