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区近5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回顾与思考

陈允

关键词:征兵体检, 实验室检查, 分析,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广州市越秀区近5年来兵检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今后兵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防部征兵体检标准,使用广州军区配发专用试剂,对广州市越秀区市区应征青年进行(抗-HIV)、(HBsAg)、(ALT)、尿常规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进行严格检测。结果5年内参加征兵体检,其中抗-HIV均为阴性,HBsAg阳性率为2%,ALT异常率为9%,尿常规不合格率为20%,MOR/MAMP阳性率为0.6%。结论广州市越秀区应征男青年 HBsAg携带率较低,ALT及尿常规是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检测全过程,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

    目的:通过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提高临床医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认识。方法对2012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多个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患者入院静脉血糖示:104.4mmol/L,血气分析及尿常规提示酮症酸中毒,伴有淀粉酶、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升高及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重,立即给予降糖、补液、抗感染、持续血液透析等治疗,3d后实验室各项指标亦逐渐好转,病情稳定。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急骤,导致体内严重代谢紊乱及胰腺外分泌腺的破坏,并可继发横纹肌溶解从而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直接威胁生命安全,需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来挽救生命。

    作者:刘君静;艾智华;游志清;郭蔚;程莹;郎红梅;万勇;邢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与用药安全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与用药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00例,并与同期相关护理人员42名一同作为研究对象,在出院时进行影响护理质量因素调查,并统计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判断其主要责任方。结果患者调查所得构成比前四位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24.35%)、自身护理能力意识(21.76%)、护理人员经验(13.73%)与患者依从度(12.69%),而护理人员则为患者依从度(22.78%)、自身沟通能力(21.11%)、管理因素(17.22%)及患者自身护理能力意识(17.22%);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50例,用药失误、操作失误、其他意外分别为23、13、14例,院方责任、护理人员责任、患者责任分别为6、16、28例。结论应加强心血管内科护患间的交流沟通,增加健康宣教质量,促进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能力、治疗依从性提高,此外还需加强护理人员综合培养与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阎斌;李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减重步态训练提高1例大面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分析

    目前国内有关脑卒中偏瘫平衡训练以Bobath技术及Brunnstrom技术为主,包括站立平衡训练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1]。然而脑卒中偏瘫后身体摆动幅度大,使重心偏离支撑面,双下肢重心对称性受到破坏,患肢负重能力下降,这既增加健肢的负担又加大重心转移的难度,影响其平衡的维持和行走的质量[2]。减重步态训练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康复方法之一,它主要是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的负重减少,步行能力提高。患者平衡能力的提高是其步行能力改善的前提。笔者现报道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减重步态训练对提高其平衡功能的作用,为促进后期步行能力康复提供支持。

    作者:於来康;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性医院基本公卫服务区乡联动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鄂州市中心医院)实施基本公卫区乡联动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利用公卫科的功能和职责,整合市级三甲医院的技术和设备力量,调动信息流,集中专家队伍,规范信息网络,带动区乡基本公卫工作的开展。结果发挥了公立医院的主导作用,已与葛店、太和卫生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为科学管理基本公卫项目做出示范。结论综合医院在公卫工作中体现公益性,实现了公卫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作者:蒋国娥;范志红;韩志祥;艾方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中医药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PCI术后6个月内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高达30%~50%,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如何解决术后心绞痛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中医药防治PCI术后心绞痛的研究主要通过保护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形成;对抗平滑肌增殖及迁移;抑制炎症等多方面,突出中医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综合性调节作用。

    作者:黄华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头皮良性肿瘤诊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头皮良性肿瘤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临床路径在头皮良性肿瘤诊疗护理中的应用的调查表》,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对顺义区医院41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回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头皮良性肿瘤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综合满意度。

    作者:王利利;刘广英;谭丽;郭研青;刘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56例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造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以及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青年卒中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比较复杂,为常见的是高血压病和吸烟。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相对预后较好,积极采取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病因和危险因素的发生是减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舒兆瑞;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加强医院执行力的策略

    医院执行力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是医院行使职责、完成医疗任务的的必要保障,医院有着良好的执行力,不仅能够使医院更加规范化,还会使医院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实行人道主义的神圣职责。通过分析医院执行力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从医院执行力不足的现状出发,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及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目标绩效管理以促进和提高医院的执行力。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评价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诊断原发性甲亢的方法。方法选取41例确诊甲亢的患者(甲亢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变化,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助力指数(RI)和心率(HR),对比观察两组甲状腺内部血流分布状态。结果甲亢组甲状腺显示密集均匀型和粗糙不均匀型回声,甲状腺上动脉Vmax(121.6±24.8)cm/s,HR(102.8±17.5)次/min,与正常甲状腺 Vmax(25.4±4.27)cm/s,HR(74.5±9.32)次/min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助力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内部血流分布状态及回声变化,对临床诊断原发性甲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梁隆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群血尿酸水平及其在痛风筛检中的意义

    目的:对我省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进行了解,为痛风病的筛检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我省随机抽取年龄在20岁以上的40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流调过程中所筛查出的与诊断标准中的一项以上相符合者80例作为高危人群,利用尿酸酶法对其血清尿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人群中,男性的血尿酸平均值为(285.4±72.4)umol/L,女性为(232.6±62.2)umol/L;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5.0%,女性发病率为6.25%。在高危人群中,男性的血尿酸均值为(364.5±92.4)umo/L,女性为(284.5±76.8)umol/L,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男性22.0%,女性9.5%。高危人群血尿酸均值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与正常人群相比都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人群的尿酸水平与国内的以往调查结果相比较,明显比较高。与痛风流调的诊断标准相结合,在高危人群中对血尿酸进行检测能够显著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5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增强了战胜疾病信心;家属理解患者,患者生活乐趣提高了,自杀率下降了;加强了安全管理,对自杀防范做的全面了;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疾病的好转,提高了疾病的痊愈率。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与多元素有关,掌握自杀发生的时间、特点,加强护理防范意识,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机理的研究

    临床上对于眼表的定义是包括上下睑缘间的整个黏膜上皮衬里,主要将角膜和结膜整个覆盖住了。眼表起到了保证睁眼状态下视觉足够清晰的作用,而眼表疾病是指那些损害角结膜眼表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因为眼表是一个比较整体的概念,所以在功能上需要将眼表疾病和泪液疾病结合在一起,概括起来就成为眼表泪液疾病。羊膜在早年间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作为一种敷料常常被运用到外科皮肤移植手术中,特别是眼表疾病。化学灼伤、热烧伤造成的眼表疾病以及其余的严重眼表疾病烧伤在急性期通常会引起角膜和结膜坏死、融解,甚至角膜穿孔。羊膜移植的治疗目的在于去除坏死的组织,促进眼表上皮化,缓解炎症和阻止结、角膜的融解。然而关于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机理仍在研究中,本文就此机理进行了综述。

    作者:梁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及护理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指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也就是在吸官流产手术的基础上,加上静脉全身麻醉。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痛感。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全麻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并加强舒适护理。特别是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结合本人多年经验,现浅谈一下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赵聪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通过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而采取的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体会。加强基础护理,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练,积极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促进患者早日愈合。

    作者:柯贵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潜在的护理纠纷分析与防范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保护自我就医权力意识强,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已成为困扰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思,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

    作者:吴鸿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疏肝健脾祛湿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祛湿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正常组喂养饲料用普通型,对于治疗组和模型组则采用高脂饲料来进行喂养。开始试验后,治疗组要给予疏肝健脾祛湿方灌胃,与此同时用等量的饮用水来对正常组以及模型组来灌胃,后在第8w末来将各组大鼠处死。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测定肝组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lα)含量及TXB2/6-Keto-PGFlα(T/PG比值)。结果治疗组老鼠肝脏的脂肪变性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HDL-C和6-Keto-PGFlα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TC、TG、LDL-C、TXB2和TXB2/6-Keto-PGFlα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疏肝健脾祛湿方能有效的改善肝脏脂肪变性问题,使HDL-C和6-Keto-PGFla含量升高,使TXB2/6-Keto-PGFlα比值以及TC、TXB2、TG、LDL-C含量明显降低,这很有可能就是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原理。

    作者:薛翠芳;陈小冰;郭雪梅;赵小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沙参麦冬汤加减辨证治疗慢性咽炎3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沙参麦冬汤加减辩证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健民咽喉片含服治疗,1片/次,3次/d;实验组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辨证治疗,1剂/d,分两次服用。疗程均为2w。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χ2=19.4146,P=0.0000,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沙参麦冬汤加减辩证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适应性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晔;孙敏;汤合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腹和经阴道彩超对诊断宫内残留物的作用

    目的:对我院102例流产后存在宫内残留物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腹部和阴道彩超检查,分析其结果。方法回顾性采集自2011年12月~2013年5月于我院进行清宫手术并有病理资料和辅助检查确诊的患者102例的病历。结果全部102例患者中,经腹部彩超可明确诊断87例,行阴道彩超检查可确诊97例,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和经阴道彩超均对流产后的宫内残留有良好的诊断能力,经阴道彩超诊断准确率更具优势。

    作者:朱月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经检查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11月我院外科共收治1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实施CT检查,7例患者实施MR检查,3例患者在实施GI检查的同时行MR检查,2例患者在实施GI检查的同时行CT检查。结果1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有10例为单发,其中5例出现在胃部,3例出现在小肠部,2例出现在直肠部;5例为多发。10例患者属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现象;1例合并有多发肝转移现象。结论研究影像学表现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谭庆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并诊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全部患者实行腹部切口护理。手术前对患者的饮食加以调节,并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在手术过程中坚持无菌操作,在手术之后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恢复指导与护理,促使患者身体早日恢复。结果98例实行妇产科手术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切口状况良好,且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切口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成功概率,且风险较小,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凯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