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斌;李方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口腔科2009年12月~2013年8月169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9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无伤口感染、呼吸道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均获治愈。结论细致的护理工作,有效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能使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与护理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应用胆热犯胃型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胆热犯胃型患者,均采取中药汤剂加以治疗,同时给予合理性护理。结果本组42例患者便干、咽部不适、烧心、口苦咽干等临床症状均得以明显好转。结论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效果确切,且经过合理性护理进一步促进了临床疗效。
作者:汪智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于进行唇腭裂手术的患儿采用中美的2种护理方法,将其进行比较,分析护理结果。方法对于114例唇腭裂患儿进行记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7例,分别采用美国的护理办法和我院传统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分别命名为美护理组和中护理组,后将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和治愈率进行对比。结果中护理组患儿的满意率要低于美护理组患儿的满意率。中护理组患儿的治愈率要低于美护理组。结论美护理组的满意率和治愈率都高于中护理组,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可以采用两者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作者:陈玉华;汪德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主要包括表现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功能低下等[1]。MIRI已成为冠状动脉内溶栓、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以及心脏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MIRI涉及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观点主要集中于氧化应激(氧自由基长生增多)[2]、细胞内钙超载、炎症反应、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细胞凋亡等。临床上治疗 MIRI的主要药物有硝酸酯类、他汀类、Ca2+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但长期服用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研发有效的防治 MIRI的药物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药因其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少、能作用于疾病多个环节等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孙琳琳;杨丹;冯莉;高亚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老鼠是主要的传染源[1],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卫生意识的加强,本病的患病率在逐渐下降,但每年来我科治疗的患者达5例以上,老年患者占90%,壮年患者较少见,与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总人数减少有关。病情严重,患者及家属情绪高度紧张,恐惧,我们在治疗和护理患者时,按照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效果良好,患者全部治愈。
作者:冯建贞;刘鸿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护理。方法选择本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1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实验组采用自创功能锻炼体操的方法,而对照组则未采用此种方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结论更为重要的是早期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黄俊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危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接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危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手术期采取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皆可进行疗效评价,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29%(25/28),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21/28);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排气时间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危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排气时间等,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龙菊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患侧输卵管MTX注入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有生育要求患者40例,进行宫腔镜直视下患侧输卵管 MTX注入,同时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保守治疗,动态观察血 HCG,定期复查彩超观察包块变化。结果应用该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未破裂型)40例患者中37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为92.5%,1例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给予开腹手术,2例因治疗后腹痛加剧出现内出血转为开腹手术,术中探查均系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 MTX注入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早期稳定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具有不开腹、损伤小、时间短,大限度的保留输卵管及生育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沙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定范围内的应激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体内的内环境起到稳定作用,而由于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恐惧、各种麻醉及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疼痛等一系列刺激容易导致机体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1,2]。应激反应的强度评定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临床普遍认为C反应蛋白主要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机制。当有组织创伤和炎症反应刺激时,激活单核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从而刺激肝细胞加速合成C反应蛋白并使其上升并迅速达到峰值,随后随着损伤组织的愈合则迅速下降。大量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应激状态程度成正比,相同部位、相同损伤的手术后CRP变化时相曲线基本相似,组织破坏越重,C反应蛋白峰值越高,即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只与组织损伤大小和损伤部位有关,,不同损伤部位及创伤、手术造成骨与软组织损伤的比例决定了C反应蛋白值,与麻醉方式、出血量、手术时间、投药、年龄以及性别等无相关性[3]。较多研究证明:术后感染发生时,血CRP会持续升高或先下降后再升高。若CRP恢复正常预示着疾病的康复。因此C反应蛋白值是反映麻醉及手术应激程度的可靠指标,其测定已广泛应用于目前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已广泛应用[4-6]。
作者:关开华;卢寒冬;黄雄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超声诊断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前置胎盘患者,以患者前置胎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中央性组(43例)、部分性组(24例)、边缘性组(17例)三组。对三组患者的超声诊断与临床术后确诊符合率、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患者产前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中央性组患者的超声诊断与临床术后确诊符合率为90.69%,部分性组为87.50%,边缘性组为82.35%;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在子宫切除、胎盘粘连、早产、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妊娠结局方面的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对患者的前置胎盘进行诊断,并对胎盘位置在孕期中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可及时评价前置胎盘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基于Perren提出的应变原理内固定器材在不断改进。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是AO在动力加压钢板(DCP)、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外固定架固定的基础上,结合点接触钢板(PC-Fix)和微创稳定系统(LISS)研发出来的一种支架性钢板内固定系统。本文对近年LCP内固定失败原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杨建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针对病案首页基本信息填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保证病案首页填写的质量。对病案首页基本信息填写存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常见问题有4个方面,和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措施。加强各部门监管力度,才能使病案首页填写更规范、准确,更好的提高病案信息,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刘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服务的可及性、医疗费用、服务满意度等情况,为今后改进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合理设置和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为各级卫生决策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012年居民进行现场调查,共调查2760人。结果东莞市的卫生服务可及性良好;84.35%的居民患病后就诊首选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率为39.38%,与就医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医疗支付方式和距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远近有关系(P<0.05);居民对等候时间、药品种类、设备条件、看病手续、医疗费用、技术水平等满意程度不高。结论要推进和加强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作者:杨欢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86例三维腔内后装治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后装治疗前后及皮肤护理、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86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使放疗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不适感减轻,使患者的满意度提升。结论通过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实行,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海琴;杜新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单胎头足月分娩的产力测定情况,为分娩期提供正常与异常产力的诊断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1月产科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把产妇分为经阴分娩组及剖宫分娩组,应用数字化推拉力计对两组产妇的分娩产力进行测定,并做对比分析。结果剖宫分娩组的胎头下降推力、子宫收缩力UAI、子宫收缩力MU均低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推拉力计的应用克服了目前产力测定方法存在的主观化、间接化及有创性等局限性或弊端,能够客观准确的监护产程中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李彬;李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明确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手术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12月妇产科手术患者中随机的3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别治疗护理。结果明确了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手术有着提高自然生产率和阿氏评分的双重作用。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的患者,有必要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护理。
作者:覃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96例患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均为32例,治疗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空气压缩泵喷雾吸入;对照Ⅰ组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加用储雾罐(﹤6岁)吸入或布地奈德干粉剂(﹥6岁)直接吸入;对照Ⅱ组采用氯雷他定糖浆口服(≤6岁5mg,﹥6岁10mg,qd)。结果治疗6d后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作用直接,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迅速缓解患儿咳嗽症状及缩短病程。
作者:赵宏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方法,明确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早期筛查与诊断来判断该组患者的统计情况。结果原位癌及癌前病变可发生在女性各个时期,经早期筛查可发现如下疾病,包括:原位癌、癌前病变、人乳突瘤病毒、生殖道感染等。对36例原位癌与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后发现其中34例患者逐渐康复(94.44%)。结论对早期宫颈癌进行筛查可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为患者的临床治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原秀莲;车燕;王志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护理不孕不育患者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在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后,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信心,降低了患者心里的压力,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的配合院方治疗。结论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作者:曾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采用茵陈蒿汤外洗与酶诱导剂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患儿3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采用茵陈蒿汤外洗与酶诱导剂配合治疗,就临床效果与同期收治的单纯应用酶诱导剂的30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2d、第3d、第4d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退黄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经统计显示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总有效率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在应用酶诱导剂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外洗,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无复发,患儿依从性高,可加快黄疸消除,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章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