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贞;刘鸿彬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之一,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而长期反复发作常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西医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缓解哮喘发作及控制哮喘发作的两类药物,以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为主。而中医药治疗哮喘是通过祛除致病因素,控制哮喘发作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祛邪治病,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中医治疗哮喘在控制症状、消除病因、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李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供应室是担负着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的单位。若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的感染,做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等手段,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因此,对供应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灭菌及隔离技术,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切断病原微生物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措施。
作者:周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可塑性钛合金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20例22足,均采用可塑形钛跟骨钢板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评估患足功能。结果患者术后X线拍片检查,见Bohler角恢复正常者18足,呈15°~25°者4足;其中18足切口一期愈合,2足切口部分裂开,2足切口边缘部分感染坏死,均作换药处理,2 w后创口愈合。全部患足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 w,平均(10.2±1.34)w。患足功能进行评分,优12例(54.5%),良8例(36.4%),可2例(9.1%),优良率为90.9%。结论采用可塑性钛合金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可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足功能,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马世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诺氟诺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的特点,尤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常用于泌尿系、生殖系及胆道系统、耳鼻喉腔、肠道、妇科、外科等感染的治疗,严重病例及不能口服者应静脉点滴给药。2011年10月~2012年5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护理,发现诺氟沙星在临床使用过程常有不良反应发生使治疗中断,但是如能按以下新方法观察护理能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吴福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提高肠外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通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持续引流管负压冲洗吸引的护理、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治愈率。结论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肠外瘘成功治疗之中,护理工作极其重要。作者认为肠外瘘护理有较强的专科护理特点,细致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成功的护理是肠外瘘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肠瘘患者的起积极作用。
作者:郭梅娟;韩玲;张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法对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 A组、B组与C组,每组各20例。 A组静脉推注芬太尼麻醉,B组静脉推注丙泊酚麻醉,C组在B组应用的基础上给予艾司洛尔辅助麻醉。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人流术,不过C组的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与B组(P<0.05),三组的术中体动人数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可加快术后苏醒与患者的康复,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培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于全球肿瘤发病的第8位,肿瘤死亡的第4位。我国系食管癌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例占全世界总发病例数的50%左右。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临床分期是选择佳治疗方案的前提。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主要因素在于癌肿对食管壁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早期食管癌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高,可达90%,而局部晚期食管癌手术治疗预后欠佳,可见正确的术前分期,对估计病情、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陶新路(综述);丁伯应(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回顾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123例胎膜早破病例,总结胎膜早破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3例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23例中发生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做好胎膜早破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减少围生儿死亡率。
作者:刘锦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保障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可复用性医疗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是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操作流程可对器械、器具、物品进行日常、定期的监测,使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得到保证,从而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
作者:祁连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皮外方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外用皮外方药浴,泡洗10min,1次/d。对照组:炉甘石洗剂,外搽患处,3次/d。两组疗程均为2w,均口服西替利嗪片,1次/晚。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2.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显效率53.1%,总有效率81.3%。两组总显效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外方治疗湿疹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丽平;陈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从课程定位、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讨论了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建议。
作者:包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强化妇产科实习护生的角色意识,明确患者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实习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龙立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PCI术后6个月内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高达30%~50%,严重影响其远期疗效。如何解决术后心绞痛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中医药防治PCI术后心绞痛的研究主要通过保护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形成;对抗平滑肌增殖及迁移;抑制炎症等多方面,突出中医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综合性调节作用。
作者:黄华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方法我科2009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83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对83位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观察以及交谈中,制定了相对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及家属掌握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知识,对妇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是搞好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的关键,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
作者:杜薇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后,护理工作是否有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否有提升。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建立一个层级的急诊科护理等级体系,并定期进行护理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理的效果大大提升,护理过失和不满意情况大大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结论层级管理的制度应用到急诊科护士中,能够有效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信心,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HIV及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讨论护理干预对消除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以来,我院接诊的163例 HIV及 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心理特点,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常规护理组和加强护理组用两种护理方法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HIV及 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为否认、恐惧、疑惑等,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部分患者仇视社会、报复社会。加强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可以协助更好的治疗,能大限度消除患者的负面消极情绪,尽量让患者保持心态平和,完成治疗。在抑郁量表评分中,加强护理组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有显著改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治疗依从性更高,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及 AIDS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帮他们消除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雷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6 min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采用同样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对康复组进行6 min步行运动训练。比较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实施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左室内径及射血分数、心率变化、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康复组在经过2个月的训练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明显增强。结论6 min步行运动训练对 CHF患者是安全的,可改善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孟魁;商蓉;郭利平;韩力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本地区育龄期妇女支原体感染情况与药敏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90例,平均年龄(35.6±4.9)岁,常规消毒外阴后,用一次性扩阴器扩张暴露宫颈,用无菌棉拭子拭取宫颈分泌物后,放入无菌试管内保存,检测患者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病原体对9中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90例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解脲脲原体感染67例,占74.44%,人型支原体感染4例,占4.44%,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合并感染19例,占21.11%。药敏研究中发现,解脲脲原体对交沙霉素的敏感性高,为91.01%,其次为强力霉素(87.78%)和美满霉素(86.67%);而解脲脲原体耐药率高的是罗红霉素(31.11%),其次为司帕霉素(25.56%)、克拉霉素(24.44%)及左氧氟沙星(24.44%)。结论本地区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支原体感染,主要为解脲脲原体,其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治疗首选用药。
作者:黄月红;梁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探究科学有效的妇产科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一组采用人性化舒适护理方法,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分娩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分娩质量,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对妇产科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分别为6.67%、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67%、73.33%(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14.1743,P=0.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给予其预见性护理服务,能有效地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指成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